翘扣头自动识别控制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06498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翘扣头自动识别控制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设备:PLC装置:与测距仪电连接,接收指令后对测距仪进行控制;非标支架:用于支承测距仪和隔热防护罩;测距仪:对辊道运输线上板坯的上下表面进行测距,测量结果反馈至PLC装置;隔热防护罩:对测距仪起到隔热保护作用;算法服务器:对测距仪测量结果进行处理,从而优化板坯的翘曲程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替代传统的人工检测的方法,降低企业人力成本、并避免由于人工因素造成的检测误差,提高企业检测效率、检测精度及企业检测过程中自动化程度,实现检测技术转型。实现检测技术转型。实现检测技术转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翘扣头自动识别控制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翘扣头自动识别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热轧带钢在轧制过程中受板坯上下表温差、上下辊径差、转速差和变形速率因素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轧制过程中板坯翘头或扣头现象。所谓的翘头和扣头,是指带坯头部被轧辊咬入后,在出口侧形成向上或向下的弯曲,向上的弯曲称为翘头,向下的弯曲称为扣头。当粗轧轧制后的带坯翘头或扣头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其危害是很大的,例如会影响后一道次的咬入,严重时造成堆钢;会撞击除鳞箱、保温罩、输送辊道等设备造成设备损坏;另外,翘扣头严重时还会造成中间辊道上的一些设备如边部加热器等无法使用,对产品的质量带来影响。因此生产中控制带坯的翘扣头是非常必要的。在传统方法中,采用人工对板坯的翘扣头检测,误差较大,且效率低。
[0003]在公开号为CN201394577Y的中国技术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热轧带钢翘扣头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分别设于热轧粗轧机的机架出、入口处,包括上、下设置的翘头检测部件和扣头检测部件,当具有翘扣头的板坯撞击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翘扣头自动识别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设备:PLC装置:与测距仪电连接,接收指令后对测距仪进行控制;非标支架:用于支承测距仪和隔热防护罩;测距仪:对辊道运输线上板坯的上下表面进行测距,测量结果反馈至PLC装置;隔热防护罩:对测距仪起到隔热保护作用;算法服务器:对测距仪测量结果进行处理,从而优化板坯的翘曲程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翘扣头自动识别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仪包括上测距仪和下测距仪,所述上测距仪和下测距仪垂直安装于板坯输送线的上下两端。3.一种翘扣头自动识别控制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翘扣头自动识别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翘扣头自动识别控制系统投入生产作业前,预先学习工艺板坯各规格尺寸,熟悉翘扣头角度模型,提高分析精度;步骤S2:自动生产作业中,板坯由辊道运送至检测区域;步骤S3:由PLC装置触发上测距仪和下测距仪对板坯进行测距,将测距信息反馈至算法服务器内;步骤S4:通过上测距仪和下测距仪的测量数据表示钢坯的翘曲程度;步骤S5:根据步骤S4中的翘头程度优化钢坯截断结构对钢坯的截断方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翘扣头自动识别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的翘曲程度通过板坯的翘曲高度和最大曲率半径表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翘扣头自动识别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测距仪到板坯上表面的测量距离为L1,下测距仪到板坯下表面的测量距离为L2,上测距仪和下测距仪的间距为L,根据上测距仪和下测距仪的测量结果得出板坯的翘曲高度。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翘扣头自动识别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测距仪或下测距仪测得的数据为时间序列y=y(t),曲率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锐洪涛许昌亮贺涛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