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变电设备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6338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变电设备支撑装置,主要包括基座、第一塔台、第二塔台、底座和防护罩,第一塔台设置在基座顶部,且与基座固定,第二塔台设置在第一塔台顶部,其中第二塔台顶部设置安装支架,底座底部与安装支架顶部固定连接,其中底座用于承载安装输变电机构,防护罩设置在底座顶部,且罩扣在输变电机构外围,其中利用其双层底设置使其在户外安装时更加便于调节和稳定,同时通过防护罩的夹持使其进一步的提高使用时的安全防护性。进一步的提高使用时的安全防护性。进一步的提高使用时的安全防护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变电设备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用具
,具体为一种输变电设备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流的输送往往导致因线路发热造成损耗,所以在输送的时候都是通过变电升高电压,让电流变小以减少发热损耗,高压电具有很高的危险性,且目标电器也不需要如此高压,这就需要通过变电降低电压,由于在电流输送的过程中需要多次的变电,所以把电流的输送称为输变电,而输变电设备就是完成变电过程所使用的设备总称,由于输变电设备比较危险且放置需要一定的条件,因而输变电设备绝缘支撑装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3]一般,输变电设备通常位于室外,若不进行防护易导致设备的表面受损,所以需要提升装置的防护性,而现有的输变电设备绝缘支撑装置防护效果不足,易导致烟尘和雨水在输变电设备上堆积,影响设备正常工作,同时由于输变电设备的质量较大若支撑装置不稳定,易出现装置倾斜的现象,所以需要提升支撑装置的稳定性,而现有的输变电设备绝缘支撑装置的稳定性不足,易导致支撑装置倾斜,使得设备内部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变电设备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变电设备支撑装置,包括基座、第一塔台、第二塔台、底座和防护罩,所述第一塔台设置在所述基座顶部,且与所述基座固定,所述第二塔台设置在所述第一塔台顶部,其中所述第二塔台顶部设置安装支架,所述底座底部与所述安装支架顶部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底座用于承载安装输变电机构,所述防护罩设置在所述底座顶部,且罩扣在所述输变电机构外围。
[0006]进一步地,第一塔台包括第一基柱、第一底盘和第一辅柱,所述第一底盘通过螺栓与所述基座固定,所述第一基柱和所述第一辅柱的底部均与所述第一底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辅柱至少是三根,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柱四周。
[0007]进一步地,第二塔台包括第二基柱、第二底盘和第二辅柱,其中所述第二底盘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柱和所述第一辅柱的顶部,所述第二基柱设置在所述第二底盘顶部,所述第二辅柱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底盘与所述第一底盘连接,其中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二基柱和所述第二辅柱连接。
[0008]进一步地,还设置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置在所述底座与所述输变电机构之间。
[0009]进一步地,保护层为绝缘层,且所述保护层上均匀设置有贯穿孔。
[0010]进一步地,防护罩包括外层和内层,且所述外层与所述内层之间通过加强柱连接,且所述内层上均匀设置有第一透气孔,所述外层两侧设置有第二透气孔。
[0011]进一步地,还设置有隔网,其中所述隔网设置在所述外层与所述内层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二透气孔内侧。
[0012]进一步地,还设置有吊耳,所述吊耳设置在所述防护罩两侧。
[0013]进一步地,还设置有警示涂层,所述警示涂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辅柱和所述第二辅柱上。
[0014]通过本技术前述公开,相较于现有具有以下特点:
[0015]应用本实用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提高输变电设备的安装稳定性,其中利用其双层底设置使其在户外安装时更加便于调节和稳定,同时通过防护罩的夹持使其进一步的提高使用时的安全防护性。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是,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以及
[0018]图2为本技术结构仰视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结构保护层剖视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结构防护罩局部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2]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1
[0025]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输变电设备支撑装置,包括基座1、第一塔台2、第二塔台3、底座4和防护罩5,所述第一塔台2设置在所述基座1顶部,且与所述基座1固定,其中所述第一塔台2和所述基座1组合形成第一层的基体,在安装时需要先将所述基座1在安装点进行固定,使其所述基座1与安装点形成固定模式,放置后续安装时发生危险,需要注意的是,在安装所述基座1时应当尽量使其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形成水平,
如果在发现无法做到所述基座1的水平,则需要注意的是,在安装所述第一塔台2时,应该进行及时调整,其方法可以利用添加垫片的方式进行。
[0026]其中,所述第二塔台3设置在所述第一塔台2顶部,当所述第一塔台2 安装好后,进行所述第二塔台3的安装,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安装所述第二塔台3时,就需要确保其顶部的水平,这样以便于后续的安装,其中所述第二塔台3也是形成二层的保护基体,利用两层式的基体能够有效确保支撑性的同时,也便于进行局部的调整,从而进一步使其在安装时更加安全和稳定。
[0027]所述第二塔台3顶部设置安装支架6,所述底座4底部与所述安装支架6 顶部固定连接,当两层的基体安装完成后,利用所述安装支架6与所述底座4 的组合,使其形成一个稳定的安装平台,其中所述底座4用于承载安装输变电机构,所述防护罩5设置在所述底座4顶部,在最后将所述防护罩5吊入进行安装固定,且罩扣在所述输变电机构外围。
[0028]可选的,第一塔台2包括第一基柱21、第一底盘22和第一辅柱23,所述第一底盘22通过螺栓与所述基座1固定,所述第一基柱21和所述第一辅柱23的底部均与所述第一底盘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辅柱23至少是三根,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柱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变电设备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第一塔台(2),所述第一塔台(2)设置在所述基座(1)顶部,且与所述基座(1)固定;第二塔台(3),所述第二塔台(3)设置在所述第一塔台(2)顶部,其中所述第二塔台(3)顶部设置安装支架(6);底座(4),所述底座(4)底部与所述安装支架(6)顶部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底座(4)用于承载安装输变电机构;防护罩(5),所述防护罩(5)设置在所述底座(4)顶部,且罩扣在所述输变电机构外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变电设备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塔台(2)包括第一基柱(21)、第一底盘(22)和第一辅柱(23),所述第一底盘(22)通过螺栓与所述基座(1)固定,所述第一基柱(21)和所述第一辅柱(23)的底部均与所述第一底盘(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辅柱(23)至少是三根,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柱(21)四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变电设备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塔台(3)包括第二基柱(31)、第二底盘(32)和第二辅柱(33),其中所述第二底盘(32)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柱(21)和所述第一辅柱(23)的顶部,所述第二基柱(31)设置在所述第二底盘(32)顶部,所述第二辅柱(33)一端贯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哲远王静平仲相成尚佼娟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