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养脱氮工艺装置和污水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及环保
,具体涉及一种废水工艺技术,更进一步说,涉及一种自养脱氮工艺装置和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水处理领域氮的污染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随着中国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日趋严重,以及未来污水排放标准的提升,水中氮的去除成为水处理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如何经济、高效、安全地从水中去除总氮,研发高效稳定的生物强化脱氮技术,已成为污水处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0003]生物脱氮以其较低的处理成本受到广泛关注,污水处理领域传统的生物脱氮途径为自养硝化
‑
异养反硝化,但缺点在于脱氮流程长,耗氧量大,消耗碳源多,污泥产量大。自养脱氮,无需外加碳源,利用硫、铁、亚硝酸根等可实现总氮去除,流程短,成本低、处理效率高。在自养脱氮过程中,生物膜法因其处理效率高、剩余污泥产泥量少、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在污水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4]专利CN110054291A公开了一种低C/N比城市污水脱氮的装置和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养脱氮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均质罐、中间罐和厌氧反应器,所述均质罐与所述中间罐连通,所述中间罐与所述厌氧反应器连通;所述厌氧反应器自下而上依次分为布水区、载体区、三相分离区和出水区;其中,在所述布水区设置有布水板,在所述布水板上设置有滤头;在所述载体区填装有脱氮载体;在所述三相分离区设置有中心管和喇叭状罩体;所述出水区的顶部设置有集水槽和出水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养脱氮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反应器的高径比为(1~8):1,优选为(2~4):1;和/或,所述喇叭状罩体包括上部罩体、下部罩体和连接件,所述上部罩体与所述下部罩体通过连接件连接并构成过流通道,所述上部罩体和所述下部罩体的扩口端均朝向下部,所述上部罩体的缩口端与所述中心管的下端口连接;和/或,所述脱氮载体的装填体积为所述载体区体积的20%~8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养脱氮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氮载体的平均粒径为1mm~6mm,优选为2mm~2.5mm;和/或,比表面积为1m2/g~100m2/g,优选为10m2/g~60m2/g;和/或,表观密度为0.2g/cm3~0.8g/cm3,优选为0.45g/cm3~0.75g/cm3;和/或,闭孔率为1%~99%,优选为25%~60%。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自养脱氮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氮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1: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将聚合单体和引发剂溶解于有机介质中形成均相溶液进行聚合反应,分离后得到三元共聚微球填充剂;其中,所述聚合单体包括马来酸酐、苯乙烯和α
‑
甲基苯乙烯,所述引发剂选自有机过氧化合物和/或偶氮化合物;S102:将所述步骤S101制备得到的填充剂与抗氧剂和热塑性树脂混合后挤出造粒;S103:采用超临界流体浸渍所述步骤S102得到的颗粒,然后卸压,将所述颗粒冷却并进行孔道调控,得到脱氮载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养脱氮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01中,基于所述均相溶液的质量计,所述聚合单体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22%,优选为6%~19%;所述引发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4%~4%,优选为0.3%~3.6%,更优选为1%~3%;和/或,所述三元共聚微球的平均粒径为500nm~1600nm,优选为800nm~1500nm;和/或,马来酸酐的摩尔百分含量为48%~51%,苯乙烯的摩尔百分含量为10%~45%,α
‑
甲基苯乙烯的摩尔百分含量为10%~45%,且苯乙烯与α
‑
甲基苯乙烯的摩尔比9:1
‑
1:9。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自养脱氮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02中,以所述热塑性树脂的重量为100份计,所述抗氧剂为0.05份~1份,所述填充剂为0.5份~30份;优选地,所述抗氧剂为0.1份~0.5份,所述填充剂为5份~15份;和/或,在所述步骤S102后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挤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珺,程学文,徐耀辉,吕明福,郦和生,张宾,郭鹏,白弈青,莫馗,高凤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