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换框及集群路由器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到一种交换框及集群路由器。
技术介绍
[0002]5G和云时代新业务给骨干网带来每年25%~30%的流量增长,物理集群路由器凭借其高可靠性、无阻塞转发、大容量平滑扩展三大特点,为解决核心网络节点演进面临的单机容量达到极限、网络结构越趋复杂等问题提供了新的出路。集群技术最核心的就是交换系统,物理多框集群技术通过独立交换框连接多个业务框,利用交换框来实现各个业务框之间的数据交换。在交换框内,交换网板的交换芯片与光模块之间通过交叉均分的方式连接,导致呈对角设置的交换芯片与光模块之间的连接走线长度过长,随着传输速率的不断提升,交换网板的插入损耗与功耗也显著增加,这一问题现已成为阻碍集群路由器容量升级的关键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交换框及集群路由器,用以降低交换框的插入损耗、串扰与功耗。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交换框,该交换框可包括多个第一交换网板,第一交换网板上可设置有第一交换芯片、第一光模块以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换框,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第一交换网板,所述第一交换网板上设置有第一交换芯片、第一光模块以及多组第一信号传输组件,其中:所述第一交换芯片包括多条链路,所述第一交换芯片的多条链路可平均分配至多个所述第一光模块;所述第一光模块包括多条链路,所述第一光模块的多条链路可平均分配至多个所述第一交换芯片;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以及第一电缆,所述第一连接器靠近所述第一交换芯片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交换芯片的部分链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靠近所述第一光模块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光模块的部分链路连接;所述第一电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端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换芯片的链路包括发送链路和接收链路,所述第一光模块的链路包括发送链路和接收链路;同一组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组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端的端子全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交换芯片的发送链路,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一端的端子全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光模块的接收链路;或者,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端的端子全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交换芯片的接收链路,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一端的端子全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光模块的发送链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换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换网板包括位置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交换芯片与所述第一光模块的数量分别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交换芯片靠近所述第一交换网板的第一侧成列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光模块靠近所述第一交换网板的第二侧成列设置;所述第一交换芯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及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靠近所述第一交换网板的第一侧设置,所述第三侧边靠近所述第一交换网板的第二侧设置;所述第一交换芯片的链路分布于各个侧边,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交换芯片的第一侧边的部分链路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换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交换芯片的第一侧边的发送链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光模块的接收链路连接。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交换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交换芯片的第二侧边靠近第一侧边一端的部分链路连接;以及,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交换芯片的第四侧边靠近第一侧边一端的部分链路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换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交换芯片的第二侧边靠近第一侧边一端的发送链路连接;以及,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交换芯片的第四侧边靠近第一侧边一端的发送链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光模块的接收链路连接。7.如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交换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交换芯片的第一侧边的接收链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交换芯
片的第二侧边靠近第一侧边一端的接收链路连接;以及,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交换芯片的第四侧边靠近第一侧边一端的接收链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光模块的发送链路连接。8.如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交换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换网板设置有多条信号走线;所述第一交换芯片的第一侧边的接收链路通过所述信号走线与所述第一光模块的发送链路连接;所述第一交换芯片的第二侧边靠近第一侧边一端的接收链路通过所述信号走线与所述第一光模块的发送链路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