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施工棚的骨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612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装式施工棚的骨架结构,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两个转角连接件,每个转角连接件的一端均可拆卸连接有包括至少一个竖向构件构成的竖向构件组,竖向构件组远离转角连接件的端部用于与基础连接,通过设置不同数量或规格的竖向构件形成不同高度的骨架结构;两个转角连接件的另一端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包括至少一个水平构件构成的水平构件组,通过设置不同数量或规格的水平构件形成不同跨度的骨架结构。利用可拆卸连接的转角连接件、竖向构件组以及水平构件组,使得封闭施工棚的骨架结构为可拆卸结构,能够重复利用,并且通过控制竖向构件组和水平构件组的规格得到不同空间尺寸的封闭施工棚骨架结构。格得到不同空间尺寸的封闭施工棚骨架结构。格得到不同空间尺寸的封闭施工棚骨架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装式施工棚的骨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组装式施工棚的骨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管廊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发展速度快,且大多数工程项目在居民区、学校或医院等环境敏感点较为集中的市区修建;在建设过程中,施工营地通常采用简易施工围挡;北京、上海等部分城市已经在一些轨道交通项目中采用封闭施工棚,封闭施工棚的使用有效地改善了作业环境,能够抑尘、降噪,有效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具备推广价值;但封闭施工棚造价较高(约2000~3000 元/平米),不同的站点结构几何尺寸不一样,钢构件可重复使用率较低,其采用的钢材、板材等在生产、运输和安装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造成了材料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制约了封闭施工棚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式施工棚的骨架结构,利用可拆卸连接的转角连接件、竖向构件组以及水平构件组,使得封闭施工棚的骨架结构为可拆卸结构,能够重复利用,并且通过控制竖向构件组和水平构件组的组合方式得到不同空间尺寸的封闭施工棚骨架,以适应不同的施工场景。
[0004]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组装式施工棚的骨架结构,包括两个转角连接件,每个转角连接件的一端均可拆卸连接有包括至少一个竖向构件构成的竖向构件组,竖向构件组远离转角连接件的端部用于与基础连接,通过设置不同数量或规格的竖向构件形成不同高度的骨架结构;两个转角连接件的另一端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包括至少一个水平构件构成的水平构件组,通过设置不同数量或规格的水平构件形成不同跨度的骨架结构。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竖向构件组起支承作用,两组竖向构件组均通过转角连接件连接水平构件组,得到完整的封闭施工棚骨架结构,可拆卸连接的部件能够多次重复利用,减少材料的浪费,减少环境污染;竖向构件组中通过控制竖向构件的数量和规格以得到不同高度的封闭施工棚骨架结构,水平构件组中通过控制水平构件的数量和规格以得到不同跨度的封闭施工棚骨架结构,适应不同的施工场景。
[0007]进一步的,转角连接件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第二构件端部与第一构件侧边可拆卸连接,第一构件远离第二构件的端部与竖向构件可拆卸连接,第二构件远离第一构件的端部与水平构件可拆卸连接。
[0008]进一步的,第一构件包括第一主体、第一端部连接板以及第一侧边连接板,第一端部连接板固定在第一主体的端部,且第一端部连接板与竖向构件可拆卸连接,第一侧边连接板固定在第一主体的侧边;第二构件包括第二主体以及固定在第二主体端部的两个第二
端部连接板,其中一个第二端部连接板与第一侧边连接板可拆卸连接,另一第二端部连接板与水平构件可拆卸连接。
[0009]进一步的,竖向构件包括竖向主体以及固定在竖向主体两端的竖向端部连接板;水平构件包括水平主体以及固定在水平主体两端的水平端部连接板。
[0010]进一步的,竖向构件组包括至少一个竖向构件,竖向构件首尾依次连接形成直线结构,竖向构件的一个竖向端部连接板与转角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另一个竖向端部连接板用于与基础连接。
[0011]进一步的,水平构件组包括至少一个水平构件,水平构件首尾依次连接,水平构件的一个水平端部连接板与一个转角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另一个水平端部连接板与另一转角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0012]进一步的,水平构件组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可以存在夹角,有利于排水及结构受力。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设置了转角连接件、竖向构件组以及水平构件组,通过将几组部件设置为可拆卸连接,使得构件能够重复利用,减少材料的浪费,也避免了多次制造构件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避免了环境污染;并且通过控制竖向构件组和水平构件组中构件的数量和规格,可以控制最终形成的骨架结构的空间尺寸,以适应不同施工场景,提高骨架结构的普适性。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竖向构件G1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竖向构件G1b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构件G2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构件G3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水平构件G4a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的水平构件G4b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的水平构件G4c示意图;
[0023]图8为本技术的跨度24m高度12m组合拼装示意图;
[0024]图9为本技术的跨度24m高度14m组合拼装示意图;
[0025]图10为本技术的跨度24m高度16m组合拼装示意图;
[0026]图11为本技术的跨度24m高度18m组合拼装示意图;
[0027]图12为本技术的跨度27m高度12m组合拼装示意图;
[0028]图13为本技术的跨度27m高度14m组合拼装示意图;
[0029]图14为本技术的跨度27m高度16m组合拼装示意图;
[0030]图15为本技术的跨度27m高度18m组合拼装示意图;
[0031]图16为本技术的跨度30m高度12m组合拼装示意图;
[0032]图17为本技术的跨度30m高度14m组合拼装示意图;
[0033]图18为本技术的跨度30m高度16m组合拼装示意图;
[0034]图19为本技术的跨度30m高度18m组合拼装示意图;
[0035]图20为本技术的跨度33m高度12m组合拼装示意图;
[0036]图21为本技术的跨度33m高度14m组合拼装示意图;
[0037]图22为本技术的跨度33m高度16m组合拼装示意图;
[0038]图23为本技术的跨度33m高度18m组合拼装示意图;
[0039]图24为本技术的跨度36m高度12m组合拼装示意图;
[0040]图25为本技术的跨度36m高度14m组合拼装示意图;
[0041]图26为本技术的跨度36m高度16m组合拼装示意图;
[0042]图27为本技术的跨度36m高度18m组合拼装示意图;
[0043]图28为本技术的跨度39m高度12m组合拼装示意图;
[0044]图29为本技术的跨度39m高度14m组合拼装示意图;
[0045]图30为本技术的跨度39m高度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式施工棚的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转角连接件,每个所述转角连接件的一端均可拆卸连接有包括至少一个竖向构件(G1)构成的竖向构件组,所述竖向构件组远离所述转角连接件的端部用于与基础连接,通过设置不同数量或规格的竖向构件(G1)形成不同高度的骨架结构;两个所述转角连接件的另一端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包括至少一个水平构件(G4)构成的水平构件组,通过设置不同数量或规格的水平构件(G4)形成不同跨度的骨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施工棚的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连接件包括第一构件(G2)和第二构件(G3);所述第二构件(G3)端部与所述第一构件(G2)侧边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构件(G2)远离所述第二构件(G3)的端部与所述竖向构件(G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构件(G3)远离所述第一构件(G2)的端部与所述水平构件(G4)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装式施工棚的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构件(G2)包括第一主体(203)、第一端部连接板(201)以及第一侧边连接板(202),所述第一端部连接板(201)固定在所述第一主体(203)的端部,且所述第一端部连接板(201)与所述竖向构件(G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侧边连接板(202)固定在所述第一主体(203)的侧边;所述第二构件(G3)包括第二主体(302)以及固定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宇刘宜丰杨林马玉龙杨强侯雪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