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水罐及燃气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5897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恒温水罐及燃气热水器,恒温水罐包括罐体、变向机构、混合管和混水机构,罐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设置在罐体外侧壁,出水口设置在罐体端部,变向机构包括隔板和基座,隔板将罐体内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基座设置在第一腔室内,基座的外侧壁与第一腔室的腔壁间隔,基座内设置涡轮腔,基座开设第一连通口,其连通涡轮腔和第二腔室,基座的外侧壁对应进水口开设有过水口;混合管与出水口连通,混合管内设置第三腔室,其上开设第二连通口;混水机构包括固定连接的涡轮和搅拌件,涡轮转动设置在涡轮腔内,搅拌件设置在第二腔室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恒温水罐混合效果好。罐混合效果好。罐混合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恒温水罐及燃气热水器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恒温水罐,以及包含此恒温水罐的燃气热水器。

技术介绍

[0002]燃气热水装置是一种通过燃烧器燃烧产生高温烟气,高温烟气与换热器换热,将换热器内的水加热至指定的热水的设备。燃气热水器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忽冷忽热现象,为此,通常会额外设置恒温水罐,恒温水罐与燃气热水器的换热器的出水管相连通,利用恒温水罐使出水管流出的水的温度趋于稳定。现有的恒温水罐有两种结构:一种是通过额外的电机驱动恒温水罐的搅拌叶片转动,实现对换热器的出水管的水与恒温水罐原储存的水进行充分混合,保证出水的温度均匀,但是这种结构设置了额外的电机,不仅增加了恒温水罐的体积,还增加了制造成本;另一种是设置无需电机驱动的搅拌叶片,通过进入恒温水罐的水直接推动恒温水罐内的搅拌叶片转动,如图1所示,恒温水罐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腔室1

和第二腔室2

,其中,换热器的进水管与第一腔室1

连通,第一腔室1

和第二腔室2

之间通过隔板3

隔开,隔板3

上贯穿设置混合管4

,混合管4

内设置搅拌叶片5

,恒温水罐的排水管6

与第二腔室2

连通,这种结构虽然省掉了电机,但是因为搅拌叶片5

设置在混合管4

内,所以体积受到限制,搅拌的幅度不大,使得混合效果差,且拌叶片5

的设置位置,水流对搅拌叶片5

施力效果不好,搅拌叶片5

转动速度慢,混合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恒温水罐,其混合效果好,且成本低。
[0004]本技术所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其结构简单,出水温度恒定。
[0005]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0006]提供一种恒温水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间隔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均与所述罐体内连通,所述进水口用于与燃气热水器的换热器的出水管连通,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外侧壁,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罐体沿自身长度方向的其中一端,所述恒温水罐还包括:
[0007]变向机构,其包括隔板和基座,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罐体内,所述隔板将所述罐体内分隔为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基座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基座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腔室的腔壁间隔,所述基座内设置涡轮腔,所述基座贯穿开设第一连通口和过水口,所述第一连通口连通所述第二腔室,所述过水口连通所述第一腔室;
[0008]混合管,所述混合管内设置第三腔室,所述混合管上贯穿开设连通所述第三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的第二连通口,且所述第三腔室与所述出水口连通;
[0009]混水机构,其包括涡轮和与所述涡轮连接的搅拌件,所述涡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涡
轮腔内,所述搅拌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
[0010]本技术所述的恒温水罐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11]通过在罐体内设置隔板,隔板能够分隔罐体内的空间为两个独立的腔室,而基座的设置,可以为涡轮提供安装空间以及便于进水口进入的水能更好的推动涡轮转动,罐体上的进水口的水进入到第一腔室内,在水流通过过水口进入基座的涡轮腔后会冲击涡轮,使涡轮转动,从而带动搅拌件转动,搅拌件会将第二腔室内的水和进水口进入的水进行充分搅拌,无需设置额外的电机驱动搅拌件,成本低,且占用面积小;通过将搅拌件设置在第二腔室内,并位于混合管外侧,第二腔室的体积明显大于混合管内的体积,所以搅拌件的体积可以做大,增加搅拌件的搅拌幅度,进而提升混合效果。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水口正对所述进水口,且所述过水口的尺寸小于所述进水口的尺寸。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水口倾斜开设在所述基座上,且所述过水口沿第一方向贯穿所述基座,所述涡轮包括旋转轴和设置在所述旋转轴周部的多个叶片,所述叶片的长度沿所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旋转轴的径向方向呈夹角设置。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合管的一端穿过所述涡轮腔与所述出水口连通,另一端插入至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涡轮包括旋转轴和设置在所述旋转轴周部的多个叶片,所述旋转轴沿自身轴线方向贯穿开设第一安装孔,所述混合管贯穿所述第一安装孔。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件中空设置,所述搅拌件套设在所述混合管外,所述搅拌件的一端与所述旋转轴连接。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板与所述罐体的内侧壁密封连接,所述基座远离所述隔板的一端与所述罐体的内侧壁密封连接。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板的外侧壁环形设置一圈第一密封卡槽,所述第一密封卡槽内设置密封圈,所述密封圈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一密封卡槽的槽口与所述罐体的内侧壁抵接;
[0018]所述罐体设置有所述出水口的端面的内侧壁环形设置一圈第一围壁,所述基座远离所述隔板的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一围壁内,所述基座的外侧壁环形设置一圈第二密封卡槽,所述第二密封卡槽内也设置所述密封圈,所述密封圈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二密封卡槽与所述第一围壁的内侧壁抵接。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上贯穿开设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孔壁朝向所述涡轮腔内延伸形成第二围壁,所述罐体远离所述出水口的一端的内侧壁环形设置一圈第三围壁,所述混合管的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二围壁内,并通过密封圈与所述第二围壁密封,所述混合管的另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三围壁内,并通过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第三围壁密封。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罐体包括罐身和罐盖,所述罐身和所述罐盖可拆卸连接;
[0021]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均设置在所述罐身上;或,
[0022]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均设置在所述罐盖上;或,
[0023]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两者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罐身上,两者中的另一个设置
在所述罐盖上。
[0024]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0025]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换热器和所述的恒温水罐,所述恒温水罐的进水口与所述换热器的出水管连通。
[0026]本技术所述的燃气热水器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27]通过设置恒温水罐,使得燃气热水器的出水温度可控,不会出现忽冷忽热的现象,且恒温水罐的混合效果好,出水温度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现有的恒温水罐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恒温水罐的立体示意图。
[003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恒温水罐的剖视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温水罐,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上间隔设置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所述进水口(11)和所述出水口(12)均与所述罐体(1)内连通,所述进水口(11)用于与燃气热水器的换热器的出水管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11)设置在所述罐体(1)的外侧壁,所述出水口(12)设置在所述罐体(1)沿自身长度方向的其中一端,所述恒温水罐还包括:变向机构(2),其包括隔板(21)和基座(22),所述隔板(21)设置在所述罐体(1)内,所述隔板(21)将所述罐体(1)内分隔为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腔室(13)和第二腔室(14),所述基座(22)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13)内,所述基座(22)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腔室(13)的腔壁间隔,所述基座(22)内设置涡轮腔(221),所述基座(22)上贯穿开设第一连通口(222)和过水口(223),所述第一连通口(222)连通所述第二腔室(14),所述过水口(223)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3);混合管(3),所述混合管(3)内设置第三腔室(31),所述混合管(3)上贯穿开设连通所述第三腔室(31)和所述第二腔室(14)的第二连通口(32),且所述第三腔室(31)与所述出水口(12)连通;混水机构(4),其包括涡轮(41)和与所述涡轮(41)连接的搅拌件(42),所述涡轮(41)转动设置在所述涡轮腔(221)内,所述搅拌件(42)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14)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口(223)正对所述进水口(11),且所述过水口(223)的尺寸小于所述进水口(11)的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口(223)倾斜开设在所述基座(22)上,且所述过水口(223)沿第一方向贯穿所述基座(22),所述涡轮(41)包括旋转轴(411)和设置在所述旋转轴(411)周部的多个叶片(412),所述叶片(412)的长度沿所述旋转轴(411)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旋转轴(411)的径向方向呈夹角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管(3)的一端穿过所述涡轮腔(221)与所述出水口(12)连通,另一端插入至所述第二腔室(14)内;所述涡轮(41)包括旋转轴(411)和设置在所述旋转轴(411)周部的多个叶片(412),所述旋转轴(411)沿自身轴线方向贯穿开设第一安装孔(41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宇轩史铎姜烨李新学胡垣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