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投放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海事救援的雷达反射器投放装置。提供一种具有调节高度的功能和便于投放的可用于海事救援的雷达反射器投放装置。一种可用于海事救援的雷达反射器投放装置,包括有安装座、转动筒、升降架、螺纹块、电机、转动轴和转动架等,安装座中部转动式地连接有转动筒,转动筒内部滑动式地连接有升降架,转动筒与升降架后部上侧之间通过螺纹的方式连接有螺纹块,升降架上部内侧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上连接有转动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转动筒和升降架,能够将不同高度的雷达反射器吊起,从而给雷达反射器的投放带来便利。从而给雷达反射器的投放带来便利。从而给雷达反射器的投放带来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用于海事救援的雷达反射器投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投放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海事救援的雷达反射器投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雷达反射器是救生艇和小型船舶的必备属具,当海上遇险时,它能增强救生艇和小型船舶对雷达波的反射信号,使遇险人员及时获救,在需要使用雷达反射器时,需要使用投放装置来将雷达反射器投放至海上。
[0003]目前公布了公开号为CN212766688U,申请号为CN202020821340.1的一种可用于海事救援的雷达反射器投放装置,涉及到雷达反射器投放设备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侧开设有T型转动槽,T型转动槽内活动安装有T型转动块。本技术通过设置电动转盘和电动箱门,可以将雷达反射器放置在水面上或者进行收回,不再需要工作人员人工投放,避免出现工作人员容易因重心不稳而掉落至水里的现象,降低了投放的工作风险,通过转动紧固螺栓和L型手摇把,可以调节雷达反射器的投放角度和投放距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投放至多个不同的位置,不再需要将雷达反射器收回并重新进行投掷,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虽然上述专利不再需要将雷达反射器收回并重新进行投掷,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但是上述专利未具有调节高度的功能,当遇到不同高度的雷达反射器时,不便于对雷达反射器进行吊起,不便对雷达反射器进行投放。
[0004]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设计一种具有调节高度的功能和便于投放的可用于海事救援的雷达反射器投放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海事救援的雷达反射器投放装置,具有调节高度的功能和便于投放的优点,解决了未具有调节高度的功能和不便对雷达反射器进行投放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用于海事救援的雷达反射器投放装置,包括有安装座、转动筒、升降架、螺纹块、电机、转动轴、转动架、旗帜、气缸、推动架、马达、绕线轮和钢丝绳,安装座中部转动式地连接有转动筒,转动筒内部滑动式地连接有升降架,转动筒与升降架后部上侧之间通过螺纹的方式连接有螺纹块,升降架上部内侧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上连接有转动架,转动轴顶部前侧右方转动式地连接有旗帜,转动架顶部安装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推动架,推动架与转动架内部滑动式相连,推动架左部内侧安装有马达,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有绕线轮,绕线轮上绕接有钢丝绳。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包括有支撑架、蜗杆、蜗轮和把手,安装座内底部后侧的右方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转动式地连接有蜗杆,蜗杆前侧连接有把手,把手与支撑架转动式连接,转动筒中部外侧的偏下侧连接有蜗轮,蜗轮与蜗杆啮合。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把手表面设有防滑套。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安装座底部设有防滑垫。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旗帜的材质采用经编布。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螺纹块外部为倒圆角设置。
[0012]本技术其有益效果和显著进步在于:本技术通过设有旗帜,旗帜转动时可以判断风向,以便于海事救援的工作;通过设有转动筒和升降架,能够将不同高度的雷达反射器吊起,从而给雷达反射器的投放带来便利;通过设有电机和气缸,能够对投放角度和投放距离进行调节,以便于将雷达反射器投放至不同位置上;通过设有蜗杆和蜗轮,能够对雷达反射器的投放方向进行调节,以便于对雷达反射器进行多方位投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种部分剖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种部分剖视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的转动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
‑
安装座,2
‑
转动筒,3
‑
升降架,4
‑
螺纹块,5
‑
电机,6
‑
转动轴,7
‑
转动架,8
‑
旗帜,9
‑
气缸,10
‑
推动架,11
‑
马达,12
‑
绕线轮,13
‑
钢丝绳,14
‑
转动机构,141
‑
支撑架,142
‑
蜗杆,143
‑
蜗轮,144
‑
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0]实施例1
[0021]一种可用于海事救援的雷达反射器投放装置,参考图1至图5,包括有安装座1、转动筒2、升降架3、螺纹块4、电机5、转动轴6、转动架7、旗帜8、气缸9、推动架10、马达11、绕线轮12和钢丝绳13,安装座1中部转动式地连接有转动筒2,安装座1底部设有防滑垫,具有防滑作用,使得本装置放置时不易移动,转动筒2内部滑动式地连接有用于调节高度的升降架3,转动筒2与升降架3后部上侧之间通过螺纹的方式连接有螺纹块4,螺纹块4用于将转动筒2和升降架3固定,螺纹块4外部为倒圆角设置,使得手部在与螺纹块4接触时,不易划伤手部,升降架3上部内侧安装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有转动轴6,转动轴6上焊接有转动架7,转动轴6顶部前侧右方转动式地连接有旗帜8,旗帜8的材质采用经编布,具有良好的轻盈性,旗帜8能够更好地被风吹动,转动架7顶部安装有气缸9,气缸9的活塞杆连接有推动架10,推动架10与转动架7内部滑动式相连,推动架10左部内侧安装有马达11,马达11的输出轴连接有绕线轮12,绕线轮12上绕接有钢丝绳13。
[0022]当需要使用可用于海事救援的雷达反射器投放装置时,先将该装置放置在需要使用的地方放置,放置好后,将雷达反射器挂在钢丝绳13上,将螺纹块4反转并拔出,升降架3和转动筒2将不被固定,人们将升降架3向上移动,升降架3带动电机5、转动轴6和转动架7向上移动,如此便可根据雷达反射器的高度来将升降架3调节至合适高度,调节好后,将螺纹
块4对准转动筒2和升降架3并转动,螺纹块4将再次固定转动筒2和升降架3,然后人们启动电机5,电机5的输出轴带动转动轴6和转动架7转动,转动架7带动气缸9、马达11、绕线轮12、钢丝绳13和雷达反射器转动,如此便可对雷达反射器的投放角度进行调节,当调节好后,将电机5关闭,接着人们将气缸9启动,气缸9的活塞杆伸长带动推动架10、马达11、绕线轮12和钢丝绳13向左侧移动,钢丝绳13将带动雷达反射器向左侧移动,如此便可对雷达反射器的投放距离进行调节,当调节好后,将气缸9关闭,然后将马达11启动,控制马达11的输出轴反转,马达1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用于海事救援的雷达反射器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安装座(1)、转动筒(2)、升降架(3)、螺纹块(4)、电机(5)、转动轴(6)、转动架(7)、旗帜(8)、气缸(9)、推动架(10)、马达(11)、绕线轮(12)和钢丝绳(13),安装座(1)中部转动式地连接有转动筒(2),转动筒(2)内部滑动式地连接有升降架(3),转动筒(2)与升降架(3)后部上侧之间通过螺纹的方式连接有螺纹块(4),升降架(3)上部内侧安装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有转动轴(6),转动轴(6)上连接有转动架(7),转动轴(6)顶部前侧右方转动式地连接有旗帜(8),转动架(7)顶部安装有气缸(9),气缸(9)的活塞杆连接有推动架(10),推动架(10)与转动架(7)内部滑动式相连,推动架(10)左部内侧安装有马达(11),马达(11)的输出轴连接有绕线轮(12),绕线轮(12)上绕接有钢丝绳(1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海事救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盛汇,
申请(专利权)人:孙盛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