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所用幽门抓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5439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所用幽门抓钳,包括钳体,所述钳体外周表面固定安装有用于支撑的手柄,所述钳体外周表面活动安装有用于调节的把手,所述把手与手柄之间设置有弹力机构,所述弹力机构由插块、挂耳A、耳板A、横杆、筒体、耳板B、挂耳B和弹簧组成,所述把手与手柄相对的一面均开设有与插块相插接的插孔,且插孔有两组,且两组插块远离插孔的一面固定安装有用于连接的挂耳A和挂耳B,通过弹力机构能有效的致使抓钳的两组手柄自动分离,便于减小人为手动对其进行分离时所消耗的人力,在使用时能更加便捷的对抓钳进行操控,从而提高抓钳的工作效率,便于提高抓钳的实用性。的实用性。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所用幽门抓钳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所用幽门抓钳。

技术介绍

[0002]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是新生儿的常见病,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由于具有手术产生的机体创伤小、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率低、伤口感染的几率低等优点,已经成为治疗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的常规手术,腹腔镜手术的完成必须借助腹腔镜器械,手术器械对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术中操作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幽门抓钳是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中必备的手术器械之一,手术时需要使用幽门抓钳钳夹在幽门及胃交界部固定幽门,然后用切刀对病患组织进行切割手术。
[0003]专利号CN201020643513.1公布了一种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所用幽门抓钳,通过在抓钳的手柄上安装一定位锁,其中的锁条只能单向运行,两个弧形钳臂之间的距离只能缩小,当夹持住病患组织后,手术过程中只需左右转动调整位置即可,不必再对病患组织施加作用力,从而提高了手术的可控性,降低了手术的难度。
[0004]现有的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所用幽门抓钳存在以下弊端: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手术所使用的幽门抓钳在使用时通过致使可以活动的手柄靠近固定的手柄,从而方便对进行腹腔手术的患者的病患处进行抓取,而活动的手柄与固定的手柄相互靠近过后没有辅助的结构,从而致使需要手动对两者进行分离,操作起来颇为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所用幽门抓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所用幽门抓钳,通过弹力机构能有效的致使抓钳的两组手柄自动分离,便于减小人为手动对其进行分离时所消耗的人力,在使用时能更加便捷的对抓钳进行操控,从而提高抓钳的工作效率,便于提高抓钳的实用性,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所用幽门抓钳,包括钳体,所述钳体外周表面固定安装有用于支撑的手柄,所述钳体外周表面活动安装有用于调节的把手,所述把手与手柄之间设置有弹力机构,所述弹力机构由插块、挂耳A、耳板A、横杆、筒体、耳板B、挂耳B和弹簧组成,所述把手与手柄相对的一面均开设有与插块相插接的插孔,且插孔有两组,且两组插块远离插孔的一面固定安装有用于连接的挂耳A和挂耳B,所述挂耳A远离插块的一面铰接有与横杆相固定连接的耳板A,所述挂耳B远离插块的一面铰接有与筒体相固定连接的耳板B,且筒体与横杆相滑动连接,所述筒体外周套设有位于耳板A与耳板B之间的弹簧。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机构,所述把手与手柄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由安装孔、连接螺栓和胶圈组成,所述把手、手柄与插块外周表面均开设有用于固定的安装
孔,所述安装孔内贯穿连接有用于固定的连接螺栓,且连接螺栓外周套设有用于防护的胶圈;通过固定机构能有效的方便对弹力机构进行安装,便于对其进行使用,同时也方便对其进行拆卸,在某件部件发生损坏时,方便对其进行更换。
[0009]进一步地,所述横杆位于筒体内的一端螺合连接有用于限位的垫块;垫块与横杆相螺合连接,方便与横杆之间进行连接,且垫块便于防止横杆与筒体之间发生分离的可能性。
[0010]进一步地,所述垫块与筒体相滑动连接;垫块与筒体之间相滑动连接,且垫块不能在筒体内进行旋转,只能进行位移,从而致使垫块不会对横杆的运作造成影响。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弹力机构能有效的致使抓钳的两组手柄自动分离,便于减小人为手动对其进行分离时所消耗的人力,在使用时能更加便捷的对抓钳进行操控,从而提高抓钳的工作效率,便于提高抓钳的实用性。
[0013]2、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固定机构能有效的方便对弹力机构进行安装,便于对其进行使用,同时也方便对其进行拆卸,在某件部件发生损坏时,方便对其进行更换,便于提高抓钳功能的多样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所用幽门抓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所用幽门抓钳的整体机构结构平面示意图。
[0016]图中:1、钳体;2、手柄;3、把手;4、弹力机构;401、插孔;402、插块;403、挂耳A;404、耳板A;405、横杆;406、筒体;407、耳板B;408、挂耳B;409、弹簧;5、固定机构;501、安装孔;502、连接螺栓;503、胶圈;6、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8]如图1

2所示,一种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所用幽门抓钳,包括钳体1,所述钳体1外周表面固定安装有用于支撑的手柄2,所述钳体1外周表面活动安装有用于调节的把手3,所述把手3与手柄2之间设置有弹力机构4,所述弹力机构4由插块402、挂耳A403、耳板A404、横杆405、筒体406、耳板B407、挂耳B408和弹簧409组成,所述把手3与手柄2相对的一面均开设有与插块402相插接的插孔401,且插孔401有两组,且两组插块402远离插孔401的一面固定安装有用于连接的挂耳A403和挂耳B408,所述挂耳A403远离插块402的一面铰接有与横杆405相固定连接的耳板A404,所述挂耳B408远离插块402的一面铰接有与筒体406相固定连接的耳板B407,且筒体406与横杆405相滑动连接,所述筒体406外周套设有位于耳板A404与耳板B407之间的弹簧409。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还包括固定机构5,所述把手3与手柄2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5,所述固定机构5由安装孔501、连接螺栓502和胶圈503组成,所述把手3、手柄2与插块402外周表面均开设有用于固定的安装孔501,所述安装孔501内贯穿连接有用于固定的连
接螺栓502,且连接螺栓502外周套设有用于防护的胶圈503;通过固定机构5能有效的方便对弹力机构4进行安装,便于对其进行使用,同时也方便对其进行拆卸,在某件部件发生损坏时,方便对其进行更换。
[0020]如图2所示,其中,所述横杆405位于筒体406内的一端螺合连接有用于限位的垫块6;垫块6与横杆405相螺合连接,方便与横杆405之间进行连接,且垫块6便于防止横杆405与筒体406之间发生分离的可能性;所述垫块6与筒体406相滑动连接;垫块6与筒体406之间相滑动连接,且垫块6不能在筒体406内进行旋转,只能进行位移,从而致使垫块6不会对横杆405的运作造成影响。
[0021]工作时,在对需要进行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手术的患者进行手术前,首先可以把挂耳B408外周的插块402与挂耳A403外周的插块402均与钳体1底部的手柄2与把手3相对一面的插孔401相插接,随后通过连接螺栓5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所用幽门抓钳,包括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钳体(1)外周表面固定安装有用于支撑的手柄(2),所述钳体(1)外周表面活动安装有用于调节的把手(3),所述把手(3)与手柄(2)之间设置有弹力机构(4),所述弹力机构(4)由插块(402)、挂耳A(403)、耳板A(404)、横杆(405)、筒体(406)、耳板B(407)、挂耳B(408)和弹簧(409)组成,所述把手(3)与手柄(2)相对的一面均开设有与插块(402)相插接的插孔(401),且插孔(401)有两组,且两组插块(402)远离插孔(401)的一面固定安装有用于连接的挂耳A(403)和挂耳B(408),所述挂耳A(403)远离插块(402)的一面铰接有与横杆(405)相固定连接的耳板A(404),所述挂耳B(408)远离插块(402)的一面铰接有与筒体(406)相固定连接的耳板B(407),且筒体(406)与横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坚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艾克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