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建筑构造柱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建筑构造柱。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在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 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主要作用是抵抗 剪力等横向载荷,提高建筑抗震性能。
[0003]现有的建筑构造柱,在进行安装时先蒸压加气混凝土后在安置模板浇筑 混凝土,且墙拉筋也是预先浇筑的,不方便搬运,使用方式单一,为人们带 来许多不便,当进行浇筑使需要先安装在外侧的带马牙搓,使其与构造柱连 接,但现有的马牙槎为固定连接,且不能对其的大小进行调节,导致其适用 范围大大缩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建筑构造柱,具备 组装简单、移动方便优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建筑构造 柱,包括底构造柱,所述底构造柱的上表面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座,所 述第一连接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环,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外表面上 端滑动连接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建筑构造柱,包括底构造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构造柱(1)的上表面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座(5),所述第一连接座(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环(15),所述第一连接座(5)的外表面上端滑动连接有左构造柱(2)和右构造柱(3),所述左构造柱(2)和右构造柱(3)的内部上端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座(6),所述第二连接座(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环(16),所述左构造柱(2)和右构造柱(3)的中间固定连接有H型固定夹(8),所述H型固定夹(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三个固定片(9),所述左构造柱(2)和右构造柱(3)的内部开设有内腔(10),所述左构造柱(2)和右构造柱(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加工支柱(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建筑构造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构造柱(2)和右构造柱(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马牙槎(11),所述固定马牙槎(1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建发,包莹,郭远翔,包欢辉,吴冬辉,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