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火用聚热节能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5214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明火用聚热节能圈,包括圈底端和圈侧壁,圈底端口用于进火,圈侧壁空套在锅具的外围,圈侧壁与锅外壁之间形成聚热空间,圈侧壁的上壁部与锅具之间形成有用于排烟的空隙。圈侧壁在其上壁部间隔开设排烟孔,或者圈侧壁的顶端朝内翻折形成为翻折边部,在翻折边部的内缘间隔开设泄烟口。在现有明火燃烧设备上增设本聚热节能圈,锅具位于其中并明火加热,确保火焰位于聚热节能圈内,还对火焰起到挡风,火焰往聚热空间由下往上的路径升窜同时,聚热节能圈不但起到拢火聚热而且具备拢烟作用,锅具加热面积大节省烹饪时间,提高热能利用率;当在配套有吸油烟机的燃气灶上使用,避免火焰热量被吸油烟机无效抽走,提升了吸烟效率。升了吸烟效率。升了吸烟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明火用聚热节能圈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明火用聚热节能圈,其可组合在明火燃烧设备上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技术介绍

[0002]在明火燃烧设备上加热锅具时,仅锅底与明火接触受热,火焰延燃出锅具之外,爆炒作业时由于火势旺则增大了火焰的外溢程度,使外溢火焰的热量无效损失,火焰的热量利用率低,遇风时火焰还会被风吹散至锅具之外,当锅具搁在燃气灶上使用时,外溢火焰热量还被吸油烟机大量无效抽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明火用聚热节能圈。
[0004]为此,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明火用聚热节能圈,其改进点在于:包括圈底端和圈侧壁,圈底端口用于进火,圈侧壁空套在锅具的外围,圈侧壁与锅外壁之间形成聚热空间,且聚热空间与圈底端口相通,圈侧壁的上壁部与锅具之间形成有用于排烟的空隙。
[0006]上述圈侧壁在其上壁部间隔开设排烟孔。
[0007]锅具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烟气由圈侧壁其上壁部的排烟孔集中快速排出,从而提高了吸油烟机的吸烟效率。
[0008]上述锅具带有两个锅提手,在圈侧壁的上壁部与锅提手相对应位置未开设排烟孔,因此可避免灼热烟气烫伤人手。
[0009]上述圈侧壁的顶端朝内翻折形成为翻折边部,在翻折边部的内缘间隔开设泄烟口。
[0010]锅具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烟气由高位分布于翻折边部的泄烟口集中快速排出,由于离吸油烟机距离更近,因而进一步提升了吸烟效率。
[0011]上述锅具带有两个锅提手,在翻折边部与锅提手相对应位置未开设泄烟口,因此可避免灼热烟气烫伤人手。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在现有明火燃烧设备上增设本聚热节能圈,使锅具位于其中并对锅具进行明火加热时,沿锅底扩散开去的火焰不再溢离锅底,确保火焰位于聚热节能圈内,聚热节能圈还对火焰起到挡风作用,避免热量飘离到聚热节能圈之外,火焰全部收拢在聚热节能圈内,从而避免了火焰外溢造成的热量无效损失,火焰往聚热空间由下往上的路径升窜的同时,聚热节能圈不但起到拢火聚热而且具备拢烟作用,烟火都对锅具侧面进行了有效加热,由于延长了对锅具侧面的加热面积,可节省烹饪时间,提高了热能利用率;当本技术在配套有吸油烟机的燃气灶上使用时,还避免了外溢火焰热量被吸油烟机无效抽走。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就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圈侧壁的上壁部可见排烟孔);
[0016]图2是本技术的仰视图(圈侧壁的上壁部可见排烟孔);
[0017]图3是图2中的明火用聚热节能圈与锅具组合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图1的明火用聚热节能圈与锅具组合在一起的立体图;
[0019]图5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圈侧壁其翻折边部可见泄烟口);
[0020]图6是本技术的仰视图(圈侧壁其翻折边部可见泄烟口);
[0021]图7是图6中的明火用聚热节能圈与锅具组合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8是图5的明火用聚热节能圈与锅具组合在一起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请参阅图1~8所示,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
[0024]明火用聚热节能圈,包括圈底端1和圈侧壁2,圈底端1供搁置在明火燃烧设备上,且圈底端口10用于进火,圈侧壁2空套在锅具5的外围,圈侧壁2与锅外壁51之间形成聚热空间,且聚热空间与圈底端口10相通,圈侧壁2的上壁部与锅具5之间形成有用于排烟的空隙。
[0025]请参见图1~4所示,圈侧壁2在其上壁部间隔开设排烟孔20;锅具 5带有两个锅提手5a,在圈侧壁2的上壁部与锅提手5a相对应位置未开设排烟孔。
[0026]请参见图5~8所示,圈侧壁2的顶端朝内翻折形成为翻折边部3,在翻折边部3的内缘间隔开设泄烟口30;锅具5带有两个锅提手5a,在翻折边部3与锅提手5a相对应位置未开设泄烟口。
[0027]聚热节能圈可供独立使用,或者与明火燃烧设备组合使用,当组合使用时,将聚热节能圈搁置在明火燃烧设备的搁架上,当单独使用时,将聚热节能圈围在篝火的外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明火用聚热节能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圈底端和圈侧壁,圈底端口用于进火,圈侧壁空套在锅具的外围,圈侧壁与锅外壁之间形成聚热空间,且聚热空间与圈底端口相通,圈侧壁的上壁部与锅具之间形成有用于排烟的空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火用聚热节能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圈侧壁在其上壁部间隔开设排烟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明火用聚热节能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科承
申请(专利权)人:嵊州市洁豪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