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吸式吸油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5052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顶吸式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其底部具有上凹的、且在左右方向上依次布置的至少两个凹腔,各凹腔的壁上开设有与集烟腔连通的进风口,相邻的两个凹腔之间具有前后延伸布置的隔挡;油杯,整体呈条状,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安装在隔挡之下,用于收集自集烟罩流下的油液;隔挡至少在其前部开设有与集烟腔连通的吸风口,油杯的至少前部与隔挡之间限定出供外部气流进入所述吸风口的过流间隙。集烟罩的中部隔挡的前部的吸风口以及隔挡与油杯前部之间过流间隙的设计,使得吸油烟机可分配一定风量给隔挡与油杯之间的过流环隙,使有逃逸趋势的气流可依次通过过流间隙—吸风口—集烟腔而被重新捕获,由此降低了油烟在集烟罩前部逃逸的可能。烟罩前部逃逸的可能。烟罩前部逃逸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吸式吸油烟机


[0001]本技术涉及厨房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顶吸式吸油烟机。

技术介绍

[0002]吸油烟机是一种净化厨房环境的厨房电器。通常吸油烟机包括顶吸式和近吸式:顶吸式的吸油烟机利用热气上升的原理,吸排烹饪时所产生的自然上升的油烟,此外还由于整洁轻巧、占用空间小等优点,而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其动力源离灶台较远,使动力源的抽吸效果降低,油烟不能完全吸净;近吸式的吸油烟机利用涡流风压远离,将大部分距离灶台较近的油烟以弧线形式吸收,可减小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而且动力源离灶台较近,基本上不会降低动力源的抽吸效果,但由于油烟上升速度较快,还是对少数向上逃逸的油烟无能为力。
[0003]传统的顶吸式吸油烟机主要采用在集烟罩中间安装锥形滤网的吸风孔结构,如申请号为CN200720111155.8(授权公开号为CN201059659Y)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这种具有一个集烟腔的顶吸式吸油烟机结构。这种结构的烟机工作时存在以下情况,当下面灶具只有一个炉头工作时,炉头一侧的滤网进油烟量大,而另一侧的滤网进油烟量少,两侧吸油烟量不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吸式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20),其内部限定出集烟腔(200),其底部具有上凹的、且在左右方向上依次布置的至少两个凹腔(21),各所述凹腔(21)的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集烟腔(200)连通的进风口(210),相邻的两个凹腔(21)之间具有前后延伸布置的隔挡(22);油杯(30),整体呈条状,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安装在所述的隔挡(22)之下,用于收集自所述集烟罩(20)流下的油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22)至少在其前部开设有与所述集烟腔(200)连通的吸风口(2210),所述油杯(30)的至少前部与所述隔挡(22)之间限定出供外部气流进入所述吸风口(2210)的过流间隙(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吸式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22)的前部具有向上凹陷的第一凹部(221),所述的吸风口(2210)开设在所述隔挡(22)的第一凹部(221)的底壁上,所述油杯(30)的前部与所述隔挡(22)的第一凹部(221)之间形成所述的过流间隙(4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吸式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22)的第一凹部(221)的底壁上分布有与所述集烟腔(200)连通的吸风孔(2211),各所述吸风孔(2211)构成了所述的吸风口(221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吸式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杯(30)的前部的宽度小于所述隔挡(22)的第一凹部(221)的宽度,所述油杯(30)的前部的前侧沿与所述第一凹部(221)之间具有第一间隙(41),所述油杯(30)的前部的左右两侧边沿与所述第一凹部(221)之间具有第二间隙(42),所述第一间隙(41)与左右两侧的第二间隙(42)相连通,共同构成了所述的过流间隙(4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吸式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杯(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杰达杨伟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