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体结构及具有该门体结构的家用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4963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门体结构及具有该门体结构的家用电器,外门板内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固定套,而外门板内表面的上端固定有安装支架,各固定套的下端分别固定有铰链,而各铰链上分别活动安装有活动连接件,且各活动连接件可分别通过锁定结构与对应的铰链锁定,初始状态下,中门板和内门板的上端分别与安装支架可拆卸连接,而中门板及内门板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对应的活动连接件可拆卸连接,而各活动连接件分别与对应的铰链锁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中门板和内门板分别可拆卸,方便对门体内部进行清洗。初始状态下,各活动连接件分别与对应的铰链锁定,从而能将中门板和内门板锁定,进而能使整个门体保持在稳固的安装状态。进而能使整个门体保持在稳固的安装状态。进而能使整个门体保持在稳固的安装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体结构及具有该门体结构的家用电器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门体结构及具有该门体结构的家用电器。

技术介绍

[0002]烤箱、蒸烤箱等具有烤功能的烹饪装置,利用高温对内胆中的食物进行烘烤。为防止门体温度过高,确保用户的使用安全,烤箱等烹饪装置的门体一般通过三层门玻璃结构来隔热。同时,为进一步降低烹饪装置工作时门体的温升,门体一般在结构上会设计一个引导贯通门体内部空气流通的路径,例如专利号为ZL201910819853.0(授权公告号为CN112438615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门体及具有该门体的烹饪装置》、专利号为ZL202022988961.1(授权公告号为CN215502447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用于烹饪装置的门体结构及烹饪装置》等。
[0003]虽然通过设计能降低门体温度,但是烹饪装置工作时产生的油烟同样也会通过上述路径进入门体中,导致门体内部堆积油污。并且,现有的门体一般会固定组装结构,因此累积在门体内部的油污非常难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方便清理的门体结构。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安装结构稳固且方便清理的门体结构。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门体结构的家用电器。
[0007]本技术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门体结构,包括外门板、内门板以及位于外门板和内门板之间的中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门板内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沿外门板高度方向延伸的固定套,而外门板内表面的上端沿外门板长度方向固定有安装支架,各固定套的下端分别固定有铰链,而各铰链上分别活动安装有活动连接件,且各活动连接件能分别通过锁定结构与对应的铰链锁定,
[0008]初始状态下,上述中门板和内门板的上端分别与上述安装支架可拆卸连接,而中门板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对应的活动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上述内门板下端的左右两侧也分别与对应的活动连接件可拆卸连接,而各活动连接件分别与对应的铰链锁定。
[0009]进一步,各所述活动连接件分别左右转动连接在对应的铰链上,各上述锁定结构分别包括设置在上述铰链和活动连接件两者中,其中一处的锁扣和另一处并卡入上述锁扣的锁块。方便锁定结构实现解锁和锁定,进而方便门体结构的拆装。
[0010]进一步,各所述活动连接件分别具有第一下卡槽和第二下卡槽,初始状态下,上述中门板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插入对应的第一下卡槽中,而上述内门板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
插入对应的第二下卡槽中,并且,解锁状态下,各上述活动连接件相对于对应的铰链转动,各锁块分别脱离对应的锁扣,同时,中门板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对应的第一下卡槽相脱离,内门板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对应的第二下卡槽相脱离。一方面在初始状态下实现对中门体和内门体的稳固安装,另一方面方便中门体和内门板的拆装。
[0011]进一步,各所述活动连接件分别包括前后延伸的转轴,而各铰链上分别设置有供各转轴穿设且孔道前后延伸的轴孔,各转轴的表面上分别凸设有沿与上述转轴相垂直的方向延伸的上述锁块,且该锁块自由端的后表面上朝外凸设有第一凸块,各上述转轴的表面上还分别凸设有第一延伸块,该第一延伸块与上述锁块前后平行间隔设置,该第一延伸块的自由端朝外延伸而形成第二凸块,该第一凸块与上述第二凸块前后围成上述第一下卡槽,各上述转轴的后端部分别沿与该转轴相垂直的方向朝外延伸而形成第二延伸块,该第二延伸块上开设有上述第二下卡槽。从而能较好地实现各活动连接件与对应铰链的转动连接,同时能较好地形成上述锁块结构、第一卡槽结构以及第二卡槽结构。
[0012]进一步,各所述锁扣分别固定在对应铰链的内侧,且各铰链的内侧还分别固定有前后延伸的轴套,各轴套的中心孔分别构成上述轴孔,从而能使各活动连接件能更好地与对应的铰链转动连接。并且,各所述铰链的内侧面分别构成竖向延伸的第一限位面,各上述第二凸块的外侧端面分别构成第二限位面,各轴套下端的管壁沿其长度方向延伸而形成限位弧壁,初始状态下,各第一限位面与对应的第二限位面内外相抵,而解锁状态下,各第一限位面与对应的第二限位面相分离,而各锁块分别与对应的限位弧壁相抵。从而能使各活动连接件能更好地被限位在初始状态,进而能更好地保证门体安装结构的稳固性,同时对解锁状的各活动连接件进行限位,方便重新组装门体。
[0013]进一步,所述安装支架的下端分别前后间隔开设有朝下开口的第一上卡槽和第二上卡槽,其中,第一上卡槽供上述中门板的上端缘卡入,而第二上卡槽供上述内门板的上端缘卡入。这样便于实现中门板上端和内门板上端的可拆卸连接,安装中门板和内门板时,将中门板上推而使中门板的上端缘卡入第一上卡槽中,接着将内门板上推而使内门板的上端缘卡入第二上卡槽中,接着分别朝上转动各活动连接件,则使中门板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卡入对应活动连接件的第二下卡槽中,而内门板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卡入对应活动连接件的第一下卡槽中,同时,各活动连接件上的锁块分别卡入对应铰链的锁扣中。
[0014]进一步,各所述第二上卡槽的两端分别封设有端壁,上述内门板的上端卡入该第二上卡槽的状态下,该内门板上端的左右端面分别与对应的端壁相抵,从而能实现对内门板上端的左右限位。
[0015]进一步,所述安装支架的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缓冲块,各缓冲块上分别开设有安装槽,安装状态下,上述中门板的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卡入对应缓冲块的安装槽中。通过设置缓冲块可对中门板进行保护,避免开关门时中门板与其他部件的硬性碰撞造成中门板损坏。
[0016]进一步,各所述固定套的后侧面上分别具有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一安装平面,且该固定套的内侧面的中部分别沿其长度方向水平延伸而形成第一延伸板,该第一延伸板的后表面上具有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二安装平面,安装状态下,上述内门板的前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安装平面前后相抵,而上述中门板的前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二安装平面前后相抵,且中门板的左右端缘分别沿长度方向与对应固定套的内侧面相抵。
便于实现对中门板和内门板的正确安装,同时能实现对中门板的左右限位。
[0017]进一步,各所述第一安装平面上分别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凹槽,该第一安装凹槽中沿其长度方向嵌装有第一缓冲条,内门板安装状态下,上述第一缓冲条夹设在内门板的前表面与上述第一安装平面之间,
[0018]各所述第二安装平面上分别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安装凹槽,该第二安装凹槽中沿其长度方向嵌装有第二缓冲条,内门板安装状态下,上述第二缓冲条夹设在中门板的前表面与上述第二安装平面之间。通过设置第一缓冲条和第二缓冲条能对中门板和内门板进行保护,避免开关门时各门板与其他部件的硬性碰撞造成门体损坏。
[0019]进一步,所述安装支架的外形呈罩体状并罩设在各上述固定套的上端部上。一方面能使门体结构的内部结构牢固,另一方面能进一步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体结构,包括外门板(1)、内门板(3)以及位于外门板(1)和内门板(3)之间的中门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门板(1)内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沿外门板(1)高度方向延伸的固定套(5),而外门板(1)内表面的上端沿外门板(1)长度方向固定有安装支架(6),各固定套(5)的下端分别固定有铰链(7),而各铰链(7)上分别活动安装有活动连接件(8),且各活动连接件(8)能分别通过锁定结构与对应的铰链(7)锁定,初始状态下,上述中门板(2)和内门板(3)的上端分别与上述安装支架(6)可拆卸连接,而中门板(2)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对应的活动连接件(8)可拆卸连接,上述内门板(3)下端的左右两侧也分别与对应的活动连接件(8)可拆卸连接,而各活动连接件(8)分别与对应的铰链(7)锁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活动连接件(8)分别左右转动连接在对应的铰链(7)上,各上述锁定结构分别包括设置在上述铰链(7)和活动连接件(8)两者中,其中一处的锁扣(71)和另一处并卡入该锁扣(71)的锁块(8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活动连接件(8)分别具有第一下卡槽(84)和第二下卡槽(851),初始状态下,上述中门板(2)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插入对应的第一下卡槽(84)中,而上述内门板(3)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插入对应的第二下卡槽(851)中,并且,解锁状态下,各上述活动连接件(8)相对于对应的铰链(7)转动,各锁块(82)分别脱离对应的锁扣(71),同时,中门板(2)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对应的第一下卡槽(84)相脱离,内门板(3)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对应的第二下卡槽(851)相脱离。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活动连接件(8)分别包括前后延伸的转轴(81),而各铰链(7)上分别设置有供各转轴(81)穿设且孔道前后延伸的轴孔(720),各转轴(81)的表面上分别凸设有沿与上述转轴(81)相垂直的方向延伸的上述锁块(82),且该锁块(82)自由端的后表面上朝外凸设有第一凸块(821),各上述转轴(81)的表面上还分别凸设有第一延伸块(83),该第一延伸块(83)与上述锁块(82)前后平行间隔设置,该第一延伸块(83)的自由端朝外延伸而形成第二凸块(831),该第一凸块(821)与上述第二凸块(831)前后围成上述第一下卡槽(84),各上述转轴(81)的后端部分别沿与该转轴(81)相垂直的方向朝外延伸而形成第二延伸块(85),该第二延伸块(85)上开设有上述第二下卡槽(85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锁扣(71)分别固定在对应铰链(7)的内侧,且各铰链(7)的内侧还分别固定有前后延伸的轴套(72),各轴套(72)的中心孔分别构成上述轴孔(720),并且,各所述铰链(7)的内侧面分别构成竖向延伸的第一限位面(70),各上述第二凸块(831)的外侧端面分别构成第二限位面(8310),各轴套(72)下端的管壁沿其长度方向延伸而形成限位弧壁(721),初始状态下,各第一限位面(70)与对应的第二限位面(8310)内外相抵,而解锁状态下,各第一限位面(70)与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付远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