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高压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4898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流高压发生器,包括直流高压发生器本体,所述直流高压发生器本体的底座侧面固定连接有4个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两两与支撑弧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直流高压发生器本体的底座上设置可转动的支撑弧,从而在使用时加强直流高压发生器的稳定性,避免直流高压发生器倾倒,从而引起安全事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搬运时,可收起支撑弧,使得支撑弧起到提手的作用,方便工作人员搬运直流高压发生器,提高实验效率,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几率。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流高压发生器


[0001]本技术属于变电设备试验
,具体涉及一种直流高压发生器。

技术介绍

[0002]直流高压发生器是进行避雷器参考电压和泄漏电流试验的高压发生装置,由于换流站、变电站内避雷器分布较分散,在进行避雷器预防性试验时需要频繁转移直流高压发生器。现有技术中,高压直流发生器的底座为三根长度可收缩的支脚,三根支脚均匀焊接在直流高压发生器底部。在试验转场过程中,往往需要试验人员将直流高压发生器及与其焊接在一起的底座共同搬运到下一个试验地点,搬动和运输都不方便,当距离较远时,这会浪费试验人员大量的体力,进一步会降低试验的效率。
[0003]因此,研发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直流高压发生器是非常关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高压发生器。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直流高压发生器本体, 所述直流高压发生器本体的底座侧面固定连接有4个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两两与支撑弧转动连接。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07]1、本技术通过在直流高压发生器本体的底座上设置可转动的支撑弧,从而在使用时加强直流高压发生器的稳定性,避免直流高压发生器倾倒,从而引起安全事故。
[0008]2、本技术在搬运时,可收起支撑弧,使得支撑弧起到提手的作用,方便工作人员搬运直流高压发生器,提高实验效率,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展开支撑弧时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的收起支撑弧时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直流高压发生器本体、11支撑弧、12转动轴、13限位卡槽、14限位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3]如附图1~2所示本技术所述包括直流高压发生器本体1,所述直流高压发生器本体1的底座侧面固定连接有4个转动轴12,所述转动轴12两两与支撑弧11转动连接。通过在直流高压发生器本体1的底座上设置可转动的支撑弧11,从而在使用时加强直流高压发生器的稳定性,避免直流高压发生器倾倒,从而引起安全事故。在搬运时,可收起支撑弧11,使得支撑弧11起到提手的作用,方便工作人员搬运直流高压发生器,提高实验效率,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0014]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弧11的中段设有限位片14,所述直流高压发生器本体1的底座上设有与限位片14配合使用的限位卡槽13。在限位片14与限位卡槽13配合下,使得支撑弧11在转动到与直流高压发生器本体1垂直时位置固定,加强直流高压发生器的稳定性。
[0015]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弧11的外表面设有防滑材料。一方面加强直流高压发生器的直立使用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加强工作人员在提动直流高压发生器时的稳定性。
[0016]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弧11的中段为人体工学设计。方便工作人员提动直流高压发生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高压发生器,包括直流高压发生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高压发生器本体(1)的底座侧面固定连接有4个转动轴(12),所述转动轴(12)两两与支撑弧(11)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高压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弧(11)的中段设有限位片(1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超王世全许靖邓海祥陆林俐姬帅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合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