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保温混凝土施工的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4733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保温混凝土施工的搅拌装置,包括混合筒以及用于对混凝土进行混合的搅拌部件,所述搅拌部件包括与混合筒相连的第一搅拌杆、设于第一搅拌杆底部的电机、设于第一搅拌杆外侧呈圆周排列的多个第一叶片、分别设于第一叶片两侧均匀排列的多个第二叶片以及用于提高对混凝土混合效果的联动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混合筒、第一搅拌杆、电机、第一叶片、第二叶片、第二搅拌杆、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皮带、第三叶片、第三搅拌杆、第一齿轮,解决了现有的搅拌装置大都采用一根搅拌杆对混凝土进行搅拌,这种方式搅拌效率较低,搅拌效果不够好,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保温混凝土施工的搅拌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混凝土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保温混凝土施工的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复合保温混凝土所制作成的复合自保温砌块是针对目前新型墙体材料产业的发展状况,以高性能商品混凝土空心砌块为壳体,在其孔腔内填充泡沫商品混凝土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轻质保温材料,通过生产工艺使砌块壳体与保温材料注塑成整体而形成的集建筑围护与保温功能一体的商品混凝土砌块,轻质高强、保温隔热、吸音隔声、施工简单、造价低等综合性能优异,在制备该复合自保温砌块时,需要对复合保温混凝土进行搅拌,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搅拌装置大都采用一根搅拌杆对混凝土进行搅拌,这种方式搅拌效率较低,搅拌效果不够好,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保温混凝土施工的搅拌装置,具备能够对混凝土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能够提高搅拌效率,能够提高搅拌效果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搅拌装置大都采用一根搅拌杆对混凝土进行搅拌,这种方式搅拌效率较低,搅拌效果不够好,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复合保温混凝土施工的搅拌装置,包括混合筒以及用于对混凝土进行混合的搅拌部件,所述搅拌部件包括与混合筒相连的第一搅拌杆、设于第一搅拌杆底部的电机、设于第一搅拌杆外侧呈圆周排列的多个第一叶片、分别设于第一叶片两侧均匀排列的多个第二叶片以及用于提高对混凝土混合效果的联动部件,所述第一搅拌杆与混合筒转动连接。
[000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联动部件包括设于混合筒内一侧的第二搅拌杆、套设于第一搅拌杆外侧的第一驱动轮、套设于第二搅拌杆外侧的第二驱动轮、设于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之间的皮带、套设于第二搅拌杆外侧呈圆周排列的多个第三叶片以及用于进一步提高混合效果的辅助混合部件,所述第二搅拌杆与混合筒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叶片为弧形设置。
[000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辅助混合部件包括设于混合筒内另一侧的第三搅拌杆、套设于第一搅拌杆外侧的第一齿轮、套设于第三搅拌杆外侧的第二齿轮、套设于第三搅拌杆外侧呈圆周排列的多个第四叶片以及设于第四叶片一侧的第五叶片,所述第三搅拌杆与混合筒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杆外侧套设有螺旋叶片。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五叶片上开设有均匀排列的多个导流口,所述导流口倾斜设置。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混合筒底部一侧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电机固
定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混合筒外侧套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底部设有呈圆周排列的多个支撑腿。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混合筒、第一搅拌杆、电机、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联动部件的配合使用,第一搅拌杆与混合筒转动连接,能够对混凝土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能够提高搅拌效率,能够提高搅拌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搅拌装置大都采用一根搅拌杆对混凝土进行搅拌,这种方式搅拌效率较低,搅拌效果不够好,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的问题。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搅拌杆、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皮带、第三叶片和辅助混合部件,第二搅拌杆与混合筒转动连接,第三叶片为弧形设置,第一驱动轮通过皮带能够带动第二驱动轮转动,第二驱动轮转动能够带动第二搅拌杆转动,第二搅拌杆转动能够带动第三叶片转动,能够提高对混凝土的搅拌效果。
[0014]3、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三搅拌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四叶片和第五叶片,第三搅拌杆与混合筒转动连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第一齿轮能够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能够带动第三搅拌杆转动,进而能够带动第四叶片和第五叶片转动,进一步提高对混凝土的搅拌混合效果。
[0015]4、本技术通过设置螺旋叶片,能够对混凝土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更进一步提高混合效果。
[0016]5、本技术通过设置导流口,导流口倾斜设置,能够对混凝土进行分流,进而能够便于提高混合效率。
[0017]6、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接杆,连接杆与电机固定连接,能够对电机进行支撑固定。
[0018]7、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环和支撑腿,能够对混合筒进行支撑固定,提高混合筒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左视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A

A处的剖面图。
[0022]图中:1、混合筒;21、第一搅拌杆;22、电机;23、第一叶片;24、第二叶片;25、第二搅拌杆;26、第一驱动轮;27、第二驱动轮;28、皮带;29、第三叶片;30、第三搅拌杆;31、第一齿轮;32、第二齿轮;33、第四叶片;34、第五叶片;35、螺旋叶片;36、导流口;37、连接杆;38、固定环;39、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0025]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保温混凝土施工的搅拌装
置,包括混合筒1以及用于对混凝土进行混合的搅拌部件,所述搅拌部件包括与混合筒1相连的第一搅拌杆21、设于第一搅拌杆21底部的电机22、设于第一搅拌杆21外侧呈圆周排列的多个第一叶片23、分别设于第一叶片23两侧均匀排列的多个第二叶片24以及用于提高对混凝土混合效果的联动部件,所述第一搅拌杆21与混合筒1转动连接。
[0026]参考图3,所述联动部件包括设于混合筒1内一侧的第二搅拌杆25、套设于第一搅拌杆21外侧的第一驱动轮26、套设于第二搅拌杆25外侧的第二驱动轮27、设于第一驱动轮26和第二驱动轮27之间的皮带28、套设于第二搅拌杆25外侧呈圆周排列的多个第三叶片29以及用于进一步提高混合效果的辅助混合部件,所述第二搅拌杆25与混合筒1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叶片29为弧形设置。
[0027]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第二搅拌杆25、第一驱动轮26、第二驱动轮27、皮带28、第三叶片29和辅助混合部件,第二搅拌杆25与混合筒1转动连接,第三叶片29为弧形设置,第一驱动轮26通过皮带28能够带动第二驱动轮27转动,第二驱动轮27转动能够带动第二搅拌杆25转动,第二搅拌杆25转动能够带动第三叶片29转动,能够提高对混凝土的搅拌效果。
[0028]参考图3,所述辅助混合部件包括设于混合筒1内另一侧的第三搅拌杆30、套设于第一搅拌杆21外侧的第一齿轮31、套设于第三搅拌杆30外侧的第二齿轮32、套设于第三搅拌杆30外侧呈圆周排列的多个第四叶片33以及设于第四叶片33一侧的第五叶片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保温混凝土施工的搅拌装置,包括混合筒(1)以及用于对混凝土进行混合的搅拌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部件包括与混合筒(1)相连的第一搅拌杆(21)、设于第一搅拌杆(21)底部的电机(22)、设于第一搅拌杆(21)外侧呈圆周排列的多个第一叶片(23)、分别设于第一叶片(23)两侧均匀排列的多个第二叶片(24)以及用于提高对混凝土混合效果的联动部件,所述第一搅拌杆(21)与混合筒(1)转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保温混凝土施工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部件包括设于混合筒(1)内一侧的第二搅拌杆(25)、套设于第一搅拌杆(21)外侧的第一驱动轮(26)、套设于第二搅拌杆(25)外侧的第二驱动轮(27)、设于第一驱动轮(26)和第二驱动轮(27)之间的皮带(28)、套设于第二搅拌杆(25)外侧呈圆周排列的多个第三叶片(29)以及用于进一步提高混合效果的辅助混合部件,所述第二搅拌杆(25)与混合筒(1)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叶片(29)为弧形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保温混凝土施工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祎昕王胜男刘维江朱慧张琰张文豪李醒王新陈梦珂钱恒
申请(专利权)人:正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