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锚尾锥及带锚尾锥的锚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工程防护
,特别是涉及一种锚尾锥及带锚尾锥的锚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锚杆是能将张拉力传递到稳定的或适宜的岩土体中的一种受拉杆件体系,一般由锚头、杆体自由段和杆体锚固段组成。锚杆支护是通过采用钻具在岩土层中成孔,然后埋入锚杆待锚杆稳定之后,灌注水泥或水泥砂浆。锚杆支护作用力主要由锚固体与围岩之间产生摩擦力、锚固体与拉杆的力、拉杆强度等三力共同作用。近年来,锚杆技术发展迅速,在边坡支护、危岩锚定、滑坡治理、硐室加固及高层建筑基础锚固等工程广泛应用,具有实用、安全、经济的特点。
[0003]目前,传统锚杆存在受力集中、锚固体与岩土体界面黏结强度发挥不充分、抗拔承载力偏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锚尾锥及带锚尾锥的锚杆装置,其能够实现锚杆孔内自平衡且具有自锁功能的锚尾锥,增加锚杆锚固力,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0005]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锚尾锥的技术方案如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尾锥,其特征在于,包括锥头(5)和锥尾(7),所述锥头(5)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锥头(5)在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直径依次递增,所述锥尾(7)包括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所述锥尾(7)在所述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之间,直径依次递减,所述锥头(5)的第二端面与所述锥尾(7)的第三端面对接,形成所述锚尾锥,所述锚尾锥的中心设有锚孔(8),所述锚孔(8)为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尾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圆柱(6),所述圆柱(6)包括第五端面和第六端面,所述圆柱(6)的第五端面与所述锥头(5)的第二端面对接,所述圆柱(6)的第六端面与所述锥尾(7)的第三端面对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尾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定位肋(10),所述多个定位肋(10)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圆柱(6)的外侧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尾锥,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定位肋(10)在所述圆柱(6)的外侧壁上均匀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尾锥,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头(5)的母线与所述第二端面之间夹角、所述锥尾(7)的母线与所述第三端面之间的夹角均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