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顶管圆涵退管装置及退管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4536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顶管圆涵退管装置,其包括液压顶缸、前横梁、调节拉杆、后横梁;所述液压顶缸至少有两个,分别设置在预制顶管两侧,其缸体固定在工作井进洞洞口墙体上;所述前横梁与液压顶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调节拉杆的一端与前横梁连接,另一端伸入预制顶管圆涵管节,与设置在预制顶管圆涵管节后部的后横梁连接;所述预制顶管圆涵管节的后部的两侧设有与前横梁位置相适配的通孔;后横梁穿过两个通孔,与预制顶管圆涵管节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预制顶管圆涵退管装置进行退管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液压顶缸及连接件带动预制顶管圆涵退管,结构简单、操作、安设、拆卸非常方便。便。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顶管圆涵退管装置及退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施工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预制顶管圆涵退管装置及退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避免明挖开槽管道敷设造成的现有建筑物损坏、道路交通受限、深度开挖导致周边建筑物沉降等问题,顶管施工这种不开挖或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被广泛运用。然而,伴随着地质岩层发生重大变化、工期紧急等问题,原先已施工的部分顶管不得不退出,退管施工应运而生。目前的退管装置结构复杂,操作、安设、拆卸均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顶管圆涵退管装置及退管方法,通过液压顶缸及连接件带动预制顶管圆涵退管,结构简单、操作、安设、拆卸非常方便。
[0004]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预制顶管圆涵退管装置,其包括液压顶缸、前横梁、调节拉杆、后横梁;
[0006]所述液压顶缸至少有两个,分别设置在预制顶管两侧,其缸体固定在工作井进洞洞口墙体上;
[0007]所述前横梁与液压顶缸的活塞杆连接;
[0008]所述调节拉杆的一端与前横梁连接,另一端伸入预制顶管圆涵管节,与设置在预制顶管圆涵管节后部的后横梁连接;
[0009]所述预制顶管圆涵管节的后部的两侧设有与前横梁位置相适配的通孔;后横梁穿过两个通孔,与预制顶管圆涵管节连接。
[0010]按上述方案,所述调节拉杆有两根,分别设置在靠近预制顶管圆涵管节的内壁处。
[0011]按上述方案,所述调节拉杆包括依次设置的拉杆,相邻拉杆通过高强螺栓、双夹板进行连接。
[0012]按上述方案,所述拉杆为H型钢。
[0013]按上述方案,所述通孔与液压顶缸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0014]液压顶缸为可伸缩的液压顶缸;前后横梁通过(热轧)H型钢拉杆传递受力;拉杆设置多段,用高强螺栓进行连接,可以根据退管长度等调整拉杆规格型号、数量及长度;通过调整(热轧)H型钢拉杆焊接在横梁上的位置及横梁的长度,以适用不同管径的预制顶管圆涵。
[0015]使用时,将液压顶缸固定在顶管作业的工作井或接收井洞口两侧墙体上,根据管径,两根拉杆焊接在靠近预制顶管圆涵的内壁处,与前横梁焊接,根据预制顶管圆涵的单根长度确定拉杆单段长度、确定拉杆数量,拉杆与拉杆间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拉杆末端与后横梁焊接到位,后横梁两端插入顶管圆涵管节上开设的通孔,即可完成预制顶管圆涵退管装置的安装。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预制顶管圆涵退管装置进行退管的方法,其包括如下
步骤:
[0017]1)将液压顶缸置于预制顶管两侧,并使其缸体固定在工作井进洞洞口墙体上;
[0018]2)将前横梁与液压顶缸的活塞杆连接;
[0019]3)将两根调节拉杆与前横梁连接,且使两根调节拉杆分别设置在靠近预制顶管圆涵管节的内壁处;根据预制顶管圆涵管节的单根长度确定调节拉杆长度;调节拉杆包括依次设置的拉杆,相邻拉杆通过高强螺栓、双夹板进行连接;
[0020]4)在预制顶管圆涵管节后部开设两个通孔,后横梁穿过两个通孔,并与调节拉杆连接;
[0021]5)通过液压顶缸拉动调节拉杆,从而拉动预制顶管圆涵管节往洞口方向平移,直至将预制顶管圆涵管节拉至工作井中,完成一次退管工作;
[0022]6)拆卸高强螺栓、双夹板,将工作井中的预制顶管圆涵管节吊出工作井;
[0023]7)重复步骤3)

6),直至完成整体退管施工。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5]仅通过液压顶缸、前横梁、调节拉杆、后横梁就能实现退管施工,结构非常简单,操作、安设、拆卸非常方便,提高了退管施工效率;
[0026]采用调节拉杆,可根据预制顶管圆涵管节进行调节,适用范围广;
[0027]所采用液压顶缸、前横梁、调节拉杆、后横梁、高强螺栓、双夹板都是施工中常用器件,退管成本低;
[0028]通过选用液压顶缸、前横梁、调节拉杆、后横梁相连接的组装方式,结构设计简单、操作便捷,解决了不需要采用大开挖取管的问题;
[0029]通过调节拉杆、横梁的连接位置,以及调节液压顶缸、拉杆的型号数量,适用于不同管径、不同长度的预制顶管圆涵退管施工,适用范围广;
[0030]通过拉杆的高强螺栓连接,可多段式拆卸退管,解决了一次性退管难、退管出洞取管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31]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32]图1是预制顶管圆涵退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1、预制顶管圆涵管节,2、液压顶缸,3、前横梁,4、调节拉杆,4.1、拉杆,5、后横梁,6、高强螺栓,7、通孔,8、工作井进洞洞口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5]实施例1
[0036]如图1所示,一种预制顶管圆涵退管装置,其包括液压顶缸2、前横梁3、调节拉杆4、后横梁5。液压顶缸2有两个,分别设置在预制预制顶管圆涵管节1两侧,其缸体固定在工作井进洞洞口墙体8上。前横梁3与液压顶缸2的活塞杆连接。调节拉杆4的一端与前横梁3连
接,另一端伸入预制顶管圆涵管节1,与设置在预制顶管圆涵管节1后部的后横梁5连接;本实施例中,调节拉杆4有两根,分别设置在靠近预制顶管圆涵管节1的内壁处;调节拉杆4包括依次设置的拉杆4.1,相邻拉杆4.1使用高强螺栓6配双夹板连接。为了确保稳定性和便于施工,拉杆4.1采用H型钢。预制顶管圆涵管节1的后部的两侧设有与前横梁3位置相适配的通孔7(2个通孔7形成的直线与液压顶缸2、前横梁3在同一水平面上);后横梁5穿过两个通孔7,与预制顶管圆涵管节1连接。
[0037]实施例2
[0038]一种采用实施例1中的预制顶管圆涵退管装置进行退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9]1)将液压顶缸2置于预制顶管(预制顶管圆涵管节1)两侧,并使其缸体固定在工作井进洞洞口墙体8上;本实施例中,预制顶管圆涵管节1单节长度为2m、外径为3.6m;液压顶缸活塞杆行程大于预制顶管圆涵管节1单节长度;
[0040]2)将前横梁3与液压顶缸2的活塞杆焊接连接;
[0041]3)将两根调节拉杆4与前横梁3连接,且使两根调节拉杆4分别设置在靠近预制顶管圆涵管节1的内壁处;根据预制顶管圆涵管节1的单根长度确定调节拉杆4长度;调节拉杆4包括依次设置的拉杆4.1(热轧H型钢HW200*200*8*12),相邻拉杆4.1通过M16、10.9S高强螺栓6、双夹板进行连接;预制顶管圆涵管长度为每段拉杆长度的整数倍,调节拉杆4总长度为预制顶管圆涵管节1总长度;
[0042]4)在预制顶管圆涵管节1后部开设两个通孔7,后横梁5穿过两个通孔7,并与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顶管圆涵退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顶缸、前横梁、调节拉杆、后横梁;所述液压顶缸至少有两个,分别设置在预制顶管两侧,其缸体固定在工作井进洞洞口墙体上;所述前横梁与液压顶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调节拉杆的一端与前横梁连接,另一端伸入预制顶管圆涵管节,与设置在预制顶管圆涵管节后部的后横梁连接;所述预制顶管圆涵管节的后部的两侧设有与前横梁位置相适配的通孔;后横梁穿过两个通孔,与预制顶管圆涵管节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顶管圆涵退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拉杆有两根,分别设置在靠近预制顶管圆涵管节的内壁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制顶管圆涵退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拉杆包括依次设置的拉杆,相邻拉杆通过高强螺栓、双夹板进行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顶管圆涵退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为H型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顶管圆涵退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与液压顶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杰吴杰魏峻峰夏巍高凯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