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关节手术后康复用可调节训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关节康复训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关节手术后康复用可调节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膝关节损伤在运动员及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严重的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解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膝关节毁损的成熟的解决方案。手术过程并不复杂,而对于病人而言,术后积极地配合康复治疗和主动的康复锻炼对日后的效果尤为重要。即使达到正常水平也应继续维持长期的锻炼,而在康复训练中,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腿部屈伸,来活动膝关节,避免膝关节肌肉及腿部肌肉萎缩,传统方式中,患者大多通过自主腿部屈伸的方式进行训练,这种方式中,腿部没有相应的定位装置,极易导致动作变形而不利于康复。
[0003]市场上提供的电动膝关节锻炼器,采用的电力驱动,使用者被强制运动,且电动膝关节锻炼器不能根据患者的承受能力实时调整运动程度,使患者面临超出忍受能力的锻炼,操作不当也容易造成膝盖的二次损伤,从而不能达到良好的恢复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关节手术后康复用可调节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座椅、第一调节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座椅包括支撑板(21)和转动板(22),所述支撑板(21)上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4),所述支撑腿(24)与所述固定板(1)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2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1)铰接,所述支撑板(21)和所述转动板(22)上均连接有两个固定环(6);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用于调整所述转动板(22)和所述支撑板(21)之间的角度;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盘(47),所述驱动盘(47)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调节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节手术后康复用可调节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位于所述支撑板(21)靠近两侧的位置,两个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同步调节所述转动板(22)和所述支撑板(21)之间的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关节手术后康复用可调节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连杆(33)、第二连杆(34)、顶杆(32)和滑杆(31);所述第一连杆(33)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21)铰接;所述第二连杆(34)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板(22)铰接,所述第二连杆(3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33)的另一端铰接并形成铰接部;所述顶杆(32)的一端与所述铰接部铰接;所述滑杆(31)的一端与所述顶杆(32)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固定板(1)上固定连接有导向凸起(11),所述滑杆(31)与所述导向凸起(11)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滑杆(31)沿所述导向凸起(11)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关节手术后康复用可调节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减速器(41)、驱动齿轮(44)、第一连接轮(45)、第二连接轮和驱动盘(47);所述减速器(41)与所述固定板(1)固定连接;所述减速器(41)内穿出有第一驱动轴(42)和第二驱动轴(43);所述驱动齿轮(44)与所述第一驱动轴(42)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齿轮(44)用于驱动所述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连接轮(45)与所述第二驱动轴(4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安装轴;所述第二连接轮套设于所述安装轴上,所述第二连接轮与所述安装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轮和第一连接轮(45)之间采用连接带(46)传动;所述驱动盘(47)上开有转动孔,所述安装轴的一端位于所述转动孔内,所述安装轴与所述转动孔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盘(47)与所述第二连接轮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节手术后康复用可调节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调节组件,所述座椅还包括靠背(23);所述靠背(23)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21)铰接,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与所述靠背(23)连接,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用于调整所述靠背(23)与所述支撑板(21)之间的角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关节手术后康复用可调节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滑板(7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贵宝,徐迎坤,李瑞华,程明亮,赵顺,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