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式多功能雷达装备防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04482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囊式多功能雷达装备防护系统。该气囊式多功能雷达装备防护系统包括控制器、气囊组件、环境探测组件、环境调节组件和隐身罩衣。气囊组件围设形成容纳雷达装备的密闭空间且与控制器电连接;环境探测组件包括内环境探测件和外环境探测件,以对密闭空间内的环境和气囊组件的外部环境进行探测;环境调节组件与控制器电连接,以实时调整密闭空间内的环境;隐身罩衣罩设于雷达装备的车身部,以吸收雷达装备的阵面部发射至车身部的雷达波。该气囊式多功能雷达装备防护系统具有雷达工作波段透波、工作波段外屏蔽,具有可见光、红外和雷达隐身功能,同时可提供防风、抗雨、控温、除湿、除盐的雷达车停放和工作环境的多功能防护系统。能防护系统。能防护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囊式多功能雷达装备防护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雷达隐身
,特别涉及一种气囊式多功能雷达装备防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为监控周边军事势力的动向,预防突袭和侵犯领土、领空和领海等事件的发生,雷达指控车等主战探测装备的部署具有重要意义,我军在岛礁地区部署多型雷达指控车等主战探测装备。
[0003]目前雷达采用的防护系统包括玻璃钢雷达罩、混凝土或钢结构库、气囊式库等三种方式,其中玻璃钢雷达罩具有雷达透波性能但是不具有转场能力,混凝土或钢结构库不具有频选透波性能,无法满足雷达正常工作要求,气囊式库不具有隐身能力,雷达车在工作状态下,基本无隐身防护,其作战部署被轻易获取,并进行标记和战时重点打击;雷达和雷达车等转场后或外出执行任务时,在工作时易受大风、大雨、盐雾等环境因素影响,降低使用性能,甚至造成腐蚀,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囊式多功能雷达装备防护系统,该气囊式多功能雷达装备防护系统具有雷达工作波段透波、工作波段外屏蔽,具有可见光、红外和雷达隐身功能,同时可提供防风、抗雨、控温、除湿、除盐的雷达车停放和工作环境的多功能防护系统。
[0005]为实现本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气囊式多功能雷达装备防护系统。所述气囊式多功能雷达装备防护系统包括控制器、气囊组件、环境探测组件、环境调节组件和隐身罩衣。所述气囊组件围设形成容纳雷达装备的密闭空间,所述气囊组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以通过所述控制器实现自动充放气;所述环境探测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内环境探测件和外环境探测件,以对所述密闭空间内的环境和所述气囊组件的外部环境进行探测,并将探测的结果传输至所述控制器;所述环境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密闭空间内且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以实时调整所述密闭空间内的环境条件;所述隐身罩衣罩设于雷达装备的车身部,以吸收雷达装备的阵面部发射至所述车身部的雷达波。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内环境探测件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湿度采集单元、温度采集单元和盐雾采集单元,以采集所述密闭空间内的空气的湿度、温度和盐雾沉积量并反馈至所述控制器。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外环境探测件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风力采集单元和降水量采集单元,以采集所述气囊组件外部的风力、降雨量和降雪量并反馈至所述控制器。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环境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密闭空
间内的温度调节器和湿度调节器,所述温度调节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以实时调节所述密闭空气内的空气温度和盐雾沉积量,所述湿度调节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以实时调节所述密闭空间内的空气湿度和盐雾沉积量。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气囊组件包括气囊门、气囊拱架和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气囊拱架架设于雷达装备的外部且与所述充气装置连通,所述气囊门连接于所述气囊拱架的一端且与所述充气装置连通,以给雷达装备提供进出通道。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气囊拱架包括气囊本体、环形吊带和穿绳带,若干个所述气囊本体并排排列且通过间隔设置的若干个所述环形吊带固定,间隔设置的所述穿绳带穿过若干个所述环形吊带,以固定所述环形吊带,所述气囊本体由气囊膜制成,所述气囊膜包括由外及内设置的自洁层、表层耐候涂层、表层气密涂层、膜基材、里层气密涂层和里层耐候涂层。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气囊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气囊拱架和所述气囊门外侧的隐身层组,以保证雷达装备的雷达波透波和屏蔽外界的雷达波、红外线和可见光。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隐身层组包括可见光红外涂层、隐身基材和频选层,所述可见光红外涂层依次涂覆于所述隐身基材的一侧表面,所述频选层连接于所述隐身基材远离所述可见光红外涂层的另一侧表面,以对雷达进行选择透波以及对雷达带外波段进行反射屏蔽,所述频选层贴合于所述气囊拱架的外侧。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频选层包括频选单元和频选保护层,若干个所述频选单元等间隔排列于所述隐身基材,所述频选保护层设置于所述频选单元远离所述隐身基材的一侧表面,以给所述频选单元提供保护作用。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气囊式多功能雷达装备防护系统还包括高强防风带、配重载荷和高强连接带,所述高强连接带设置于所述气囊组件的外周,所述气囊拱架通过所述高强连接带斜向连接于地面,所述配重载荷分别设置于所述气囊拱架的内侧底部和外侧底部。
[0016]本技术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的气囊式多功能雷达装备防护系统的气囊组件用于为内部停放的雷达或雷达指控车等提供密闭、抗风、抗雨的停放、工作和维护空间;环境探测组件用于实时监测外部风、雨、雪环境和内部温湿度、盐雾环境要素;控制器和环境调节组件用于实时控制气囊压力,保证气囊式多功能雷达装备防护系统的强度,同时实时调节系统内部温湿度和盐雾含量,保证内部空间干燥、无盐,为雷达、雷达指控车等雷达装备在野外或我国沿海使用提供良好的工作和停放环境;高强防风带、配重载荷和高强连接带等防风锚固件用于为气囊式多功能雷达装备防护系统提供地面锚固作用,保证其在10级风作用下可以正常使用;隐身罩衣用于多功能防护系统内部反射的雷达工作波段雷达波吸波,在敌方雷达探测波段和我方雷达工作波段相同时,可实现敌方探测雷达波吸波,保证多功能防护系统内部反射雷达波不影响雷达正常工作,具有良好的防探测功能;隐身层组用于为多功能防护系统提供可见光、红外隐身和雷达屏蔽隐身,同时频选涂层的存在保证雷达工作波段正常透波,保证雷达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0018]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0019]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气囊式多功能雷达装备防护系统的示意图。
[0020]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气囊式多功能雷达装备防护系统的立体图。
[0021]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气囊式多功能雷达装备防护系统的气囊本体的材料示意图。
[0022]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气囊式多功能雷达装备防护系统的内部循环示意图。
[0023]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气囊式多功能雷达装备防护系统的隐身层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5]1、气囊组件;11、气囊门;12、气囊拱架;121、气囊本体;1211、自洁层;1212、表层耐候涂层;1213、表层气密涂层;1214、膜基材;1215、里层气密涂层;1216、里层耐候涂层;13、隐身层组;131、可见光红外涂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式多功能雷达装备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气囊组件(1),所述气囊组件(1)围设形成容纳雷达装备的密闭空间,所述气囊组件(1)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以通过所述控制器实现自动充放气;环境探测组件,所述环境探测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内环境探测件和外环境探测件,以对所述密闭空间内的环境和所述气囊组件(1)的外部环境进行探测,并将探测的结果传输至所述控制器;环境调节组件(2),所述环境调节组件(2)设置于所述密闭空间内且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以实时调整所述密闭空间内的环境条件;以及隐身罩衣(3),所述隐身罩衣(3)罩设于雷达装备的车身部,以吸收雷达装备的阵面部发射至所述车身部的雷达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式多功能雷达装备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境探测件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湿度采集单元、温度采集单元和盐雾采集单元,以采集所述密闭空间内的空气的湿度、温度和盐雾沉积量并反馈至所述控制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式多功能雷达装备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境探测件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风力采集单元和降水量采集单元,以采集所述气囊组件(1)外部的风力、降雨量和降雪量并反馈至所述控制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式多功能雷达装备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调节组件(2)包括设置于所述密闭空间内的温度调节器和湿度调节器,所述温度调节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以实时调节所述密闭空间内的空气温度和盐雾沉积量,所述湿度调节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以实时调节所述密闭空间内的空气湿度和盐雾沉积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式多功能雷达装备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组件(1)包括气囊门(11)、气囊拱架(12)和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气囊拱架(12)架设于雷达装备的外部且与所述充气装置连通,所述气囊门(11)连接于所述气囊拱架(12)的一端且与所述充气装置连通,以给雷达装备提供进出通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囊式多功能雷达装备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云鹏陈国旭唐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