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向调节装置及基于ADPI的风向调节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42930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向调节装置及基于ADPI的风向调节方法,以解决现有可调角度的顶送风角度调节范围有限的技术问题。其中,该调节装置包括控制器、第一挡风件、第二挡风件、温度传感器和旋转驱动机构;第一挡风件用于以可转动的方式间隔设置在送风腔体的送风口下方以与送风腔体形成整风通道,第一挡风件具有挡风面;第二挡风件设置在第一挡风件和送风腔体之间,第二挡风件用于隔离整风通道和顶送风内机的回风通道;旋转驱动机构与第一挡风件连接并受控于控制器以带动第一挡风件旋转;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其用于设置在送风腔体中以检测送风腔体中送风的温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风向调节范围大、能够保证室内具有较高的空气分布特性指标。标。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向调节装置及基于ADPI的风向调节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多联机送风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向调节装置及基于ADPI的风向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多联机室内机的送风流态无法适应冷热送风工况对气流分布的不同需求,无法满足不同运行时段(初开机、常规运行、“维持”运行)的适时运行要求以及在室人员座位分布与送风末端相对位置关系的个性化需求,造成空调区的ADPI(空气分布特性指标)值较低。以供冷时12~15℃的送风温度为例,人员活动区高度内的冷风感强烈、体感不适,出现用户在送风口下方挂置“雨伞”等遮挡物的尴尬情况,严重影响室内的整洁美观。
[0003]可能的解决途径有两种:提高设备的送风温度和避免低温送风直达人员活动区域。在保证满足室内负荷需求的前提下,途径1(提高送风温度)意味着要加大送风量,加大送风量的方式主要有加大风机风量和采用诱导送风。加大风机风量的技术逻辑简单,理论上可行,但会带来内机尺寸、运行噪音、制造成本和运行能耗的增加。以上负面效应非常显性且影响大,会造成改动后的室内机在市场竞争力与用户的接受度方面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向调节装置,用于多联机空调顶送风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第一挡风件(2),其用于以可转动的方式间隔设置在送风腔体(1)的送风口下方以与所述送风腔体(1)形成整风通道,所述第一挡风件(2)具有能够在竖向上对所述送风口形成全覆盖的挡风面;第二挡风件(31),所述第二挡风件(31)设置在所述第一挡风件(2)和所述送风腔体(1)之间,所述第二挡风件(31)用于隔离所述整风通道和室内机的回风通道;旋转驱动机构(4),其与所述第一挡风件(2)连接并受控于所述控制器以带动所述第一挡风件(2)旋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5),其用于设置在所述送风腔体(1)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风件(2)与所述第二挡风件(31)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4)具有与所述第一挡风件(2)连接的升降端,所述升降端与所述第二挡风件(31)位置相对,所述第一挡风件(2)在所述升降端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第二挡风件(31)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4)包括:动力源(43);传动器(42),其与所述动力源(43)配合以传递驱动力矩;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传动器(42)配合且与所述升降端连接以带动升降端进行升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柔性钢丝绳且所述传动器(42)为导向轮;所述连接件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玲熊帝战范钟引刘希臣戎向阳李鹏宇朱晓玥闵晓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