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打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4194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打桩机,其包括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支撑底板、设置于支撑底板底端的四个万向轮,以及竖立于支撑底板侧边的立板,支撑底板的侧边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板;捶打机构,捶打机构包括摆锤组件、支撑架、转动调节组件、重锤、管桩和滑轮,支撑架与摆锤组件的中部后端转动连接,转动调节组件与摆锤组件一端转动连接,滑轮设置于立板顶端,摆锤组件与重锤之间通过钢绳连接,钢绳绕过滑轮;以及,除尘机构,除尘机构包括动力传输组件、吸尘盒,以及吸尘组件,动力传输组件设置于立板的前端两侧,吸尘组件设置于吸尘盒内,吸尘盒设置于支撑板上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落锤式打桩机的打桩效率,且具有除灰作用。且具有除灰作用。且具有除灰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打桩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设备
,特别是一种建筑工程用打桩机。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机械是工程建设和城乡建设所用机械设备的总称,它由挖掘机械,铲土运输机械,压实机械,工程起重机械,打桩机械,路面机械,混凝土机械,混凝土制品机械,钢筋级预应力机械,装修机械,高空作业机械等多种机械组成。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施工机械化程度在逐年提高。
[0003]传统的打桩机由于制造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对快速建造的需要,并且,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打桩机械和除尘机械均为独立的个体,在同一施工领域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交叉作用,导致设备进场较多,占用空间,而且施工成本高,效率低下,机械作业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变化作业车体的位置进行施工,比较麻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工程用打桩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打桩机作业时,地面会扬起灰尘,灰尘会影响工地的工作环境,且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并且传统的打桩机效率低下,卷扬机按照程序每次必须将钢绳全部放完再收缩,这样就使得捶打效率低下。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打桩机,其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支撑底板、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底端的四个万向轮,以及竖立于所述支撑底板侧边的立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侧边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板;捶打机构,所述捶打机构包括摆锤组件、支撑架、转动调节组件、重锤、管桩和滑轮,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摆锤组件的中部后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调节组件与所述摆锤组件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滑轮设置于所述立板顶端,所述摆锤组件与所述重锤之间通过钢绳连接,所述钢绳绕过所述滑轮;以及,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动力传输组件、吸尘盒,以及吸尘组件,所述动力传输组件设置于所述立板的前端两侧,所述吸尘组件设置于所述吸尘盒内,所述吸尘盒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端。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建筑工程用打桩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摆锤组件包括固定连接的长杆和锤形块,所述锤形块顶端开设有绳槽。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建筑工程用打桩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动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上端的两个支撑台,两个所述支撑台上部开设有第一转动孔,所述第一转动孔内转动连接有圆柱,所述圆柱端面下部开设有第二转动孔,所述第二转动孔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建筑工程用打桩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两个所述转动轴相对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板,两个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转动板的一端固定相连,所述转动板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提拉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提拉杆的另一端
与所述长杆的一端转动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建筑工程用打桩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两个所述转动轴的其中一个与第一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电机固定于设置在所述圆柱端面的安装板底端。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建筑工程用打桩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圆柱靠近转动板的一端底部固定有调节板,两个所述调节板之间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弧形板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台的一侧设置有两个调节台,两个所述调节台之间转动连接有调节柱,所述调节柱中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弧形板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柱的一端与第二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建筑工程用打桩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动力传输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立板上下两端的两个齿轮,两个所述齿轮之间连接有链条,所述链条的外表面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棘齿。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建筑工程用打桩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板上竖立有竖杆,所述重锤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有通孔,所述竖杆贯穿所述通孔,所述限位板侧边设置有传动盒,所述传动盒内放置有直板,所述直板的端面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棘齿方向相反的若干个第二棘齿,所述直板的端面另一侧通过弹簧与所述传动盒内壁固定连接。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建筑工程用打桩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吸尘组件包括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与所述立板下端的齿轮前端端面相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延伸至所述吸尘盒内,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吸尘盒内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第二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互啮合。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建筑工程用打桩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若干个扇叶,所述吸尘盒与若干个所述扇叶相对应的前后两个侧壁分别设置有开口和过滤网。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传统的落锤式打桩机在对管桩进行捶打时,打桩机的工作效率低下,拉起重锤的卷扬机按照程序每次必须将钢绳全部放完再收缩,这样就使得捶打效率低下;(2)在打桩机作业时,地面会扬起灰尘,灰尘会影响工地的工作环境,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如果引入清尘的机械进行除尘作业会使施工成本增高,且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建筑工程用打桩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建筑工程用打桩机的后侧视角图。
[0018]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19]图4为建筑工程用打桩机中转动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建筑工程用打桩机中除去吸尘组件和吸尘盒的正视图。
[0021]图6为建筑工程用打桩机中传动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建筑工程用打桩机中吸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00、移动机构;101、支撑底板、102、万向轮;103、立板;104、支撑板;200、捶
打机构;201、摆锤组件;201a、长杆;201b、锤形块;201b

1、绳槽;202、支撑架;203、转动调节组件;203a、支撑台;203a

1、第一转动孔;203b、圆柱;203b

1、第二转动孔;203b

2、安装板;203c、转轴;203d、转动板;203e、连接柱;203f、提拉杆;203g、第一转动电机;203h、调节板;203h

1、连接杆;203i、弧形板;203j、调节台;203j

1、调节柱;203j

2、连接板;203k、第二转动电机;204、重锤;204a、限位板;204b、传动盒;204b

1、直板;204b

2、第二棘齿;204b

3、弹簧;205、管桩;206、滑轮;207、钢绳;208、竖杆;300、除尘机构;301、动力传输组件;301a、齿轮;301b、链条;301c、第一棘齿;302、吸尘盒;303、吸尘组件;303a、第一转动杆;303b、第一锥齿轮;303c、第二转动杆;303d、第二锥齿轮;303e、扇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打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机构(100),所述移动机构(100)包括支撑底板(101)、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101)底端的四个万向轮(102),以及竖立于所述支撑底板(101)侧边的立板(103),所述支撑底板(101)的侧边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板(104);捶打机构(200),所述捶打机构(200)包括摆锤组件(201)、支撑架(202)、转动调节组件(203)、重锤(204)、管桩(205)和滑轮(206),所述支撑架(202)与所述摆锤组件(201)的中部后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调节组件(203)与所述摆锤组件(201)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滑轮(206)设置于所述立板(103)顶端,所述摆锤组件(201)与所述重锤(204)之间通过钢绳(207)连接,所述钢绳(207)绕过所述滑轮(206);以及,除尘机构(300),所述除尘机构(300)包括动力传输组件(301)、吸尘盒(302),以及吸尘组件(303),所述动力传输组件(301)设置于所述立板(103)的前端两侧,所述吸尘组件(303)设置于所述吸尘盒(302)内,所述吸尘盒(302)设置于所述支撑板(104)上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打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锤组件(201)包括固定连接的长杆(201a)和锤形块(201b),所述锤形块(201b)顶端开设有绳槽(201b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工程用打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调节组件(203)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101)上端的两个支撑台(203a),两个所述支撑台(203a)上部开设有第一转动孔(203a

1),所述第一转动孔(203a

1)内转动连接有圆柱(203b),所述圆柱(203b)端面下部开设有第二转动孔(203b

1),所述第二转动孔(203b

1)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03c)。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工程用打桩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动轴(203c)相对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板(203d),两个所述转动轴(203c)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转动板(203d)的一端固定相连,所述转动板(203d)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柱(203e),所述连接柱(203e)与提拉杆(203f)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提拉杆(203f)的另一端与所述长杆(201a)的一端转动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工程用打桩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动轴(203c)的其中一个与第一转动电机(203g)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电机(203g)固定于设置在所述圆柱(203b)端面的安装板(203b

2)底端。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工程用打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203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超黄佳朱从香顾维扬黄宏许开成张军李晨竺明星朱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