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发生电路及其方法、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604125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4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脉冲发生电路及其方法、设备。该脉冲发生电路包括两个充放电子电路,每个充放电子电路与一个电源模块电连接,且两个充放电子电路分别连接在负载的两端;充放电子电路被配置为在充电模式下与电源模块电连接以被电源模块进行充电,在放电模式下两个充放电子电路与负载形成脉冲发生回路,以向负载输出脉冲序列,脉冲序列包括至少一个毫秒脉冲信号、至少一个微秒脉冲信号和至少一个纳秒脉冲信号。实现纳秒脉冲、微秒脉冲和毫秒脉冲的协同作用,能够增大有效的消融范围、且消融更彻底,还能有效减少肌肉收缩幅度、或降低肌肉收缩的概率,甚至避免肌肉收缩现象,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体验感。患者的治疗体验感。患者的治疗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脉冲发生电路及其方法、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脉冲发生设备
,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脉冲发生电路及其方法、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破坏性方式在组织治疗,并且特别是在组织内腺体的治疗中的应用,对于美容治疗和治疗性治疗的效果都是显著的。例如,在皮肤病学中广泛地使用热模式的施加来进行包含皮肤病症的治疗的许多皮肤治疗。特别是进行了热治疗,包含已经使用液氮(例如,196℃到210℃)用于治疗或去除受影响的皮肤,但可能会导致皮肤细胞严重破坏和立即坏死以及细胞膜破裂,从而产生可能导致瘢痕组织形成和外观异常的急性炎症应答、黑色素细胞减少和真皮损伤。
[0003]不可逆电穿孔(IRE)技术,或称为脉冲消融技术,是通过释放高压电脉冲,在细胞膜表面形成多个纳米级的不可逆孔道,破坏细胞稳态,促进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后的细胞碎片会被体内吞噬细胞吞噬掉。该方法对健康组织的损伤小。
[0004]现有的治疗皮肤或者美容皮肤的脉冲消融系统中的脉冲方式比较单一,由于皮肤组织细胞的多样性,为了使得消融效果更好,可以考虑多种脉冲类型协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用于输出双极性脉冲的脉冲发生电路及其方法、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脉冲发生电路输出的脉冲信号比较单一的技术问题。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脉冲发生电路,所述脉冲发生电路包括两个充放电子电路,每个所述充放电子电路与一个电源模块电连接,且两个所述充放电子电路分别连接在负载的两端;所述充放电子电路被配置为在充电模式下与电源模块电连接以被所述电源模块进行充电,在放电模式下两个所述充放电子电路与负载形成脉冲发生回路,以向负载输出脉冲序列,所述脉冲序列包括至少一个毫秒脉冲信号、至少一个微秒脉冲信号和至少一个纳秒脉冲信号。
[0007]可选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一供电电源、第二供电电源和第三供电电源,所述充放电子电路包括毫秒脉冲发生模块、微秒脉冲发生模块和纳秒脉冲发生模块;所述第一供电电源被配置为在所述充电模式下向所述毫秒脉冲发生模块进行充电,所述第二供电电源被配置为在所述充电模式下向所述微秒脉冲发生模块进行充电,所述第三供电电源被配置为在所述充电模式下向所述纳秒脉冲发生模块进行充电。
[0008]可选地,所述毫秒脉冲发生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毫秒脉冲发生单元,所述微秒脉冲发生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微秒脉冲发生单元,所述纳秒脉冲发生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纳秒脉冲发生单元;
[0009]各所述毫秒脉冲发生单元顺次电连接且分别与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电连接,各所述微秒脉冲发生单元顺次电连接且分别与所述第二供电电源电连接,各所述纳秒脉冲发生单
元顺次电连接且分别与所述第三供电电源电连接;
[0010]最后一个所述毫秒脉冲发生单元与第一个所述微秒脉冲发生单元电连接,最后一个所述微秒脉冲发生单元与第一个所述纳秒脉冲发生单元电连接,最后一个所述纳秒发生单元与所述负载的一端电连接。
[0011]可选地,第一个所述毫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毫秒脉冲发生单元中,后一个所述毫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与前一个所述毫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三端电连接,最后一个所述毫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三端与第一个所述微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
[0012]第一个所述微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供电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微秒脉冲发生单元中,后一个所述微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与前一个所述微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三端电连接,最后一个所述微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三端与第一个所述纳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
[0013]第一个所述纳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供电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纳秒脉冲发生单元中,后一个所述纳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与前一个所述纳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三端电连接,最后一个所述纳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三端与所述负载的一端电连接。
[0014]可选地,所述毫秒脉冲发生模块还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的正极电连接,第二端与第一个所述毫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或者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与前一个所述毫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端与后一个所述毫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
[0015]所述微秒脉冲发生模块还包括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供电电源的正极电连接,第二端与第一个所述微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或者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一端与前一个所述微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端与后一个所述微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
[0016]所述纳秒脉冲发生模块还包括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供电电源的正极电连接,第二端与第一个所述纳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或者所述第三二极管的第一端与前一个所述纳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端与后一个所述纳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
[0017]可选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毫秒脉冲发生单元的数量,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微秒脉冲发生单元的数量,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纳秒脉冲发生单元的数量。
[0018]可选地,所述毫秒脉冲发生单元包括第一存储器件、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二开关器件,所述第一存储器件的两端分别为所述毫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毫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端与所述毫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三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毫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三端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毫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
[0019]所述微秒脉冲发生单元包括第二存储器件、第三开关器件和第四开关器件,所述第二存储器件的两端分别为所述微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微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端与所述微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
三端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微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三端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微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的控制端和所述第四开关器件的控制器均与控制电路电连接;
[0020]所述纳秒脉冲发生单元包括第三存储器件、第五开关器件和第六开关器件,所述第三存储器件的两端分别为所述纳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五开关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纳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端与所述纳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三端电连接,所述第六开关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纳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三端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纳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五开关器件的控制端和所述第六开关器件的控制器均与控制电路电连接;
[0021]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控制端、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的控制端、所述第四开关器件的控制端、所述第五开关器件的控制端以及所述第六开关器件的控制端均与控制电路电连接。...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脉冲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充放电子电路,每个所述充放电子电路与一个电源模块电连接,且两个所述充放电子电路分别连接在负载的两端;所述充放电子电路被配置为在充电模式下与电源模块电连接以被所述电源模块进行充电,在放电模式下两个所述充放电子电路与负载形成脉冲发生回路,以向负载输出脉冲序列,所述脉冲序列包括至少一个毫秒脉冲信号、至少一个微秒脉冲信号和至少一个纳秒脉冲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一供电电源、第二供电电源和第三供电电源,所述充放电子电路包括毫秒脉冲发生模块、微秒脉冲发生模块和纳秒脉冲发生模块;所述第一供电电源被配置为在所述充电模式下向所述毫秒脉冲发生模块进行充电,所述第二供电电源被配置为在所述充电模式下向所述微秒脉冲发生模块进行充电,所述第三供电电源被配置为在所述充电模式下向所述纳秒脉冲发生模块进行充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脉冲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毫秒脉冲发生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毫秒脉冲发生单元,所述微秒脉冲发生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微秒脉冲发生单元,所述纳秒脉冲发生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纳秒脉冲发生单元;各所述毫秒脉冲发生单元顺次电连接且分别与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电连接,各所述微秒脉冲发生单元顺次电连接且分别与所述第二供电电源电连接,各所述纳秒脉冲发生单元顺次电连接且分别与所述第三供电电源电连接;最后一个所述毫秒脉冲发生单元与第一个所述微秒脉冲发生单元电连接,最后一个所述微秒脉冲发生单元与第一个所述纳秒脉冲发生单元电连接,最后一个所述纳秒发生单元与所述负载的一端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脉冲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个所述毫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毫秒脉冲发生单元中,后一个所述毫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与前一个所述毫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三端电连接,最后一个所述毫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三端与第一个所述微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一个所述微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供电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微秒脉冲发生单元中,后一个所述微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与前一个所述微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三端电连接,最后一个所述微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三端与第一个所述纳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一个所述纳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供电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纳秒脉冲发生单元中,后一个所述纳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与前一个所述纳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三端电连接,最后一个所述纳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三端与所述负载的一端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脉冲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毫秒脉冲发生模块还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的正极电连接,第二端与第一个所述毫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或者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与前一个所述毫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端与后一个所述毫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微秒脉冲发生模块还包括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供电电源的正极电连接,第二端与第一个所述微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或者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一端与前一个所述微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端与后一个所述微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纳秒脉冲发生模块还包括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供电电源的正极电连接,第二端与第一个所述纳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或者所述第三二极管的第一端与前一个所述纳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端与后一个所述纳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脉冲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毫秒脉冲发生单元的数量,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微秒脉冲发生单元的数量,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纳秒脉冲发生单元的数量。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脉冲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毫秒脉冲发生单元包括第一存储器件、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二开关器件,所述第一存储器件的两端分别为所述毫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毫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端与所述毫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三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毫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三端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毫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微秒脉冲发生单元包括第二存储器件、第三开关器件和第四开关器件,所述第二存储器件的两端分别为所述微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微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端与所述微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三端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微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三端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微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的控制端和所述第四开关器件的控制器均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纳秒脉冲发生单元包括第三存储器件、第五开关器件和第六开关器件,所述第三存储器件的两端分别为所述纳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五开关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纳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端与所述纳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三端电连接,所述第六开关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纳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三端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纳秒脉冲发生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五开关器件的控制端和所述第六开关器件的控制器均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控制端、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的控制端、所述第四开关器件的控制端、所述第五开关器件的控制端以及所述第六开关器件的控制端均与控制电路电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脉冲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衷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维纳安可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