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41004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47
一种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装置,包括壳体、光纤光栅、凸轮推杆机构、卡固机构、温度补偿器、同心滑轮、偏心轮、柱形底座、可变形基板等。测量探杆伸入壳体内与凸轮上侧相切,另一端可自由移动。凸轮一侧设有大型滑轮,滑轮上侧设置主动滑轮;主动滑轮与被动滑轮之间设传送皮带,被动滑轮镶嵌在卡固机构的直槽口里;卡固机构的直槽滑杆另一侧与偏心轮嵌固,偏心轮固定在底座上,带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外侧连接有细绳与滑块相连;滑块放置在传感基板上,传感基板上内置四个方向不同的光纤光栅。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光纤光栅进行位移测量,耐久性好不受电磁场干扰,配有温度补偿器,可从根本上排除温度对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干扰,避免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与外界腐蚀性物质接触,能够适应恶劣环境。境。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纤传感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地面塌陷体深度探测的位移传感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石、土体等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或塌陷洞的一种地质现象。当这种地质现象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时,就可能发展成为一种地质灾害。由于地面塌陷具有突发性、隐蔽性、不确定性和时空效应的特点,形成的塌陷区也会对地上或者地下建构物产生危害。目前针对地面塌陷的治理主要是以预防和防护措施为主,为有效保障工程的安全运行,并减少地面塌陷带来的灾难性后果,通过监测预警实现对地面塌陷的预防和监控,是非常必要的。
[0003]随着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光纤光栅传感器以其抗电磁干扰、耐腐蚀、高绝缘性、测量范围广、便于复用成网等优点,在桥梁、水利、建筑工程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主要是用于测试形变、温度,应力应变等信息。当光纤光栅所受的外力发生变化时,光纤光栅自身的应变分布随之变化,从而引起光纤光栅中心波长的变化;通过光纤光栅解调设备,可以将中心波长的变化转换为光功率的变化,通过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装置包括外部保护模块和位于外部保护模块内部的凸轮推杆机构模块、卡固机构模块、光纤光栅变形补偿模块;所述凸轮推杆机构模块和卡固机构模块通过传动杆(36)相连接,在整个装置中起传动作用,用于带动光纤光栅变形补偿模块中的可变形传感基板(9)上的滑块运动,使得可变形传感基板(9)所受压力发生变化产生变形,进而带动可变形传感基板(9)上四个不同方向的光纤光栅发生波长变化;所述光纤光栅变形补偿模块是整个装置核心部分,其通过细绳(24)和偏心轮机构(6)与凸轮推杆机构模块和卡固机构模块相连接,主要目的是计算得出可变形传感基板(9)发生的形变量,同时消除温度对光纤光栅的影响,使得测量的结果更为精确;所述外部保护模块位于整个装置外侧;所述的外部保护模块包括长方体外壳(1)、顶盖(32)、底板(29);所述长方体外壳(1)一端设有用于穿过测量探杆(10)的通孔(30);所述顶盖(32)一端设有通气孔(27);所述底板(29)为不设通孔的板状结构;所述的凸轮推杆机构模块、卡固机构模块、光纤光栅变形补偿模块在长方体外壳(1)内沿长度方向从左到右依次布置;长边的一个表面下发设有用于穿过可移动摇杆(11)的通孔;所述的凸轮推杆机构模块(2)包括机台(31)、可移动摇杆(11)、凸轮(12)、测量探杆(10)、大型固定轨道(13);所述机台(31)固定在外部保护模块内下表面的底板(29)上,连接柱上方设有四个通孔;所述可移动摇杆(11)穿过长方体外壳(1)侧面的通孔伸入壳体内部并与同心圆盘(5)的通孔对齐重合在一起;所述大型固定轨道(13)为块体结构,块体结构中心设有贯穿的垂直布置的通孔,四个边角处各设有一个水平布置的盲孔,盲孔侧与机台(31)的连接柱上方的通孔对齐进行连接;所述测量探杆(10)的一端穿过设置在方体外壳(1)上表面的通孔(30)伸入壳体内部,该端穿过大型固定轨道(13)的中心通孔与凸轮(12)的上端进行固定接触;所述测量探杆(10)中间部位设置有可转向同拐角(39),通过可转向同拐角(39)可以改变测量探杆(10)位于壳体1外侧一端金属探头的方向,从而实现对地面塌陷体水平和竖向方向的深部位移测量;所述的卡固机构模块(3)包括同心圆盘(5)、中心轮(14)、主动滑轮(15)、被动滑轮(16)、直槽连杆(17)、直槽滑杆(18)、圆柱形凸杆(19)、普通连杆(20)、小型固定轨道(21)、可旋转大型滑轮(22)、传送皮带(35)、可旋转大型滑轮(22);所述的同心圆盘(5)固定在底板(29)上方,其上表面与主动滑轮(15)外侧面接触,为主动滑轮(15)的移动提供承载;所述的主动滑轮(15)内部设有中心轮(14),中心轮(14)与主动滑轮(15)同圆心转动;所述中心轮(14)与凸轮(12)之间通过传动杆(36)进行连接,凸轮(12)的转动会引起传动杆(36)的移动进而带动中心轮(14)转动;同时所述主动滑轮(15)与被动滑轮(16)之间设置有传送皮带(35),被动滑轮(16)镶嵌在直槽连杆(17)的直槽口里;即凸轮(12)的转动带动中心轮(14)进行转动,中心轮(14)转动后又会带动主动滑轮(15)转动,主动滑轮(15)转动后通过传送皮带(35)产生相对位移后,被动滑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锐杨松涛樊群营徐斌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