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通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4091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下管廊、防水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包括第一内壳、上外壳、下外壳和壳体,所述第一内壳右侧通过顶梁卡合连接有第二内壳,所述第一内壳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内壳,所述第二内壳底端固定连接有第四内壳,所述上外壳左右分布相连接,两组所述下外壳左右分布,所述上外壳底端安装有下外壳,所述上外壳和下外壳分别对应第一内壳、第二内壳、第三内壳和第四内壳相连接,所述第一内壳、第二内壳、第三内壳和第四内壳内壁等距开设有涂料槽。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利于在地下管廊中的防水结构出现漏水和隐蔽渗漏时使得巡检人员更容易完成漏水检测以及及时发现隐蔽的渗漏点。时发现隐蔽的渗漏点。时发现隐蔽的渗漏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管廊、防水结构
,具体为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地下综合管廊是建设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
[0003]现有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6007041U)及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此专利连接固定组件将两个侧支撑板组合在一起,并连同两个侧支撑板一起固定在地下管廊的内壁上,两个侧支撑板底部的底固定板固定在地面上,装置整体的结构强度高,侧支撑板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注水槽,底部开设有若干个与注水槽连通的排水孔,底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若干个与排水孔对应并连通的通孔,因此在出现渗水情况时,水流会进入到注水槽内部,然后顺着若干个排水孔和通孔进入到底固定板内部的流道内部,再顺着流道向外排出,可以有效的进行防渗水和渗水的引流暂存与排出工作,工人通过观察顺着流道向外排出水流的速度和流量,能够及时的了解到渗水情况,进而及时的做出抽水处理,增强了地下管廊的监护防水效果,安全性高,然而在地下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包括第一内壳(1)、上外壳(9)、下外壳(10)和壳体(18),所述第一内壳(1)右侧通过顶梁(2)卡合连接有第二内壳(3),所述第一内壳(1)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内壳(6),所述第二内壳(3)底端固定连接有第四内壳(7),所述上外壳(9)左右分布相连接,两组所述下外壳(10)左右分布,所述上外壳(9)底端安装有下外壳(10),所述上外壳(9)和下外壳(10)分别对应第一内壳(1)、第二内壳(3)、第三内壳(6)和第四内壳(7)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壳(1)、第二内壳(3)、第三内壳(6)和第四内壳(7)内壁等距开设有涂料槽,所述涂料槽内填充有涂料层(21),所述第一内壳(1)和第二内壳(3)外壁开设有引导槽,所述第三内壳(6)和第四内壳(7)外壁顶部通过导流板(11)形成有通腔,所述引导槽底端连通横向状的导流槽(5),所述导流槽(5)底端通过通管(12)对应通腔相连通,所述导流板(11)前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检测板(22),所述检测板(22)另一端安装有壳体(18),所述壳体(18)内散热结构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通刘欣佳张天斌国阳胥旻阳
申请(专利权)人:何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