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基础抗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3931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抗震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基础抗震结构,包括底板,底板上端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第一伸缩杆,四个第一伸缩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承压板,底板上端两侧且位于第一伸缩杆之间均固定设置有第一转动座,承压板下端两侧且位于第一伸缩杆之间均固定设置有第二转动座,两个第一转动座与第二转动座上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杆,相对应的两个支撑杆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承压板下端两侧中部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杆,两个固定杆下端均固定设置有缓冲头,底板上端两侧中部均固定设置有壳体,两个壳体内部外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进行多次缓冲,抗震效果高。抗震效果高。抗震效果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基础抗震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抗震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基础抗震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工程专业主要负责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教学与管理,主要培养掌握工程力学、土力学、测量学、房屋建筑学和结构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是指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各类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统称,建筑工程上经常会采用抗震结构;但是现有大多数的抗震结构,只能进行一次缓冲抗震,大大减少抗震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基础抗震结构,该装置可进行多次缓冲,提高其抗震效果。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建筑工程基础抗震结构,包括底板,底板上端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第一伸缩杆,四个第一伸缩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承压板,底板上端两侧且位于第一伸缩杆之间均固定设置有第一转动座,承压板下端两侧且位于第一伸缩杆之间均固定设置有第二转动座,两个第一转动座与第二转动座上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杆,相对应的两个支撑杆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块;
[0006]承压板下端两侧中部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杆,两个固定杆下端均固定设置有缓冲头,底板上端两侧中部均固定设置有壳体,两个壳体内部外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块,两个固定块内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二伸缩杆,两个第二伸缩杆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滑块;
[0007]外箱内部下端固定设置有多个固定套,多个固定套内部靠下端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板,多个固定套内部且位于固定板上端均固定设置有气囊,外箱内部下端一侧固定设置有气泵,气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气管,导气管分别连接于气囊内部。
[0008]进一步地,四个第一伸缩杆外壁均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通过第一缓冲弹簧使承压板进行第一次缓冲。
[0009]进一步地,两个连接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通过第二缓冲弹簧使两端的连接块进行卸力。
[0010]进一步地,两个第二伸缩杆外壁均套设有第三缓冲弹簧;通过第三缓冲弹簧的作用,对第二伸缩杆带动滑块进行活动。
[0011]进一步地,两个滑块与缓冲头均设置为斜面块,且两个斜面相贴合;使缓冲头向下时得到滑块的作用力进行缓冲。
[0012]进一步地,两个壳体内部且位于缓冲头下端均开设有缓冲槽。
[0013]进一步地,两个缓冲头分别在对应的缓冲槽内部上下活动。
[0014]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通过承压板承受地基的压力,承压板通过第一伸缩杆配合第一缓冲弹簧的作用,对承压板进行第一次缓冲抗震,承压板受压力下降,此时通过支撑杆、连接块和第二缓冲弹簧的作用,对承压板进行二次缓冲抗震,提高该装置的抗震效果。
[0016]2、承压板受压力下降的同时,带动固定杆使缓冲头进行下降,此时缓冲头对滑块进行挤压,滑块受第二伸缩杆配合第三缓冲弹簧的作用向后滑动,对承压板进行三次缓冲抗震,进一步提高该装置的缓冲抗震效果。
[0017]3、通过气泵对气囊进行充气,气囊在固定套内膨胀且上端抵住底板下端,通过气囊的作用,使底板进行缓冲减震,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正剖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缓冲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2]图例说明:
[0023]1、外箱;2、第一伸缩杆;3、第一缓冲弹簧;4、承压板;5、第一转动座;6、第二转动座;7、支撑杆;8、连接块;9、第二缓冲弹簧;10、固定杆;11、缓冲头;12、壳体;13、固定块;14、第二伸缩杆;15、第三缓冲弹簧;16、滑块;17、缓冲槽;18、底板;19、固定套;20、固定板;21、气囊;22、气泵;23、导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参照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建筑工程基础抗震结构,包括底板1,底板1上端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第一伸缩杆2,四个第一伸缩杆2上端固定连接有承压板4,底板1上端两侧且位于第一伸缩杆2之间均固定设置有第一转动座5,承压板4下端两侧且位于第一伸缩杆2之间均固定设置有第二转动座6,两个第一转动座5与第二转动座6上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杆7,相对应的两个支撑杆7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块8。
[0025]承压板4下端两侧中部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杆10,两个固定杆10下端均固定设置有缓冲头11,底板1上端两侧中部均固定设置有壳体12,两个壳体12内部外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块13,两个固定块13内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二伸缩杆14,两个第二伸缩杆14远离固定块13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滑块16。
[0026]外箱1内部下端固定设置有多个固定套19,多个固定套19内部靠下端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板20,多个固定套19内部且位于固定板20上端均固定设置有气囊21,外箱1内部下端一侧固定设置有气泵22,气泵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气管23,导气管23分别连接于气囊21内部。
[0027]通过承压板4承受地基的压力,承压板4通过第一伸缩杆2配合第一缓冲弹簧3的作用,对承压板4进行第一次缓冲抗震,承压板4受压力下降,此时通过支撑杆7、连接块8和第二缓冲弹簧9的作用,对承压板4进行二次缓冲抗震,承压板4受压力下降的同时,带动固定杆10使缓冲头11进行下降,此时缓冲头11对滑块16进行挤压,滑块16受第二伸缩杆14配合第三缓冲弹簧15的作用向后滑动,对承压板4进行三次缓冲抗震,进一步提高该装置的缓冲
抗震效果。
[0028]四个第一伸缩杆2外壁均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3,通过第一缓冲弹簧3使承压板4进行第一次缓冲。两个连接块8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9,通过第二缓冲弹簧9使两端的连接块8进行卸力。两个第二伸缩杆14外壁均套设有第三缓冲弹簧15,通过第三缓冲弹簧15的作用,对第二伸缩杆14带动滑块16进行活动。
[0029]两个滑块16与缓冲头11均设置为斜面块,且两个斜面相贴合,使缓冲头11向下时得到滑块16的作用力进行缓冲。两个壳体12内部且位于缓冲头11下端均开设有缓冲槽17,两个缓冲头11分别在对应的缓冲槽17内部上下活动。
[0030]使用时,通过承压板4承受地基的压力,承压板4通过第一伸缩杆2配合第一缓冲弹簧3的作用,对承压板4进行第一次缓冲抗震,承压板4受压力下降,此时通过支撑杆7、连接块8和第二缓冲弹簧9的作用,对承压板4进行二次缓冲抗震,承压板4受压力下降的同时,带动固定杆10使缓冲头11进行下降,此时缓冲头11对滑块16进行挤压,滑块16受第二伸缩杆14配合第三缓冲弹簧15的作用向后滑动,对承压板4进行三次缓冲抗震,通过气泵22对气囊21进行充气,气囊21在固定套19内膨胀且上端抵住底板18下端,通过气囊21的作用,使底板18进行缓冲减震,进一步提高该装置的缓冲抗震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基础抗震结构,包括外箱(1),其特征在于:外箱(1)内部靠上端设置有底板(18),底板(18)上端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第一伸缩杆(2),四个第一伸缩杆(2)上端固定连接有承压板(4),底板(18)上端两侧且位于第一伸缩杆(2)之间均固定设置有第一转动座(5),承压板(4)下端两侧且位于第一伸缩杆(2)之间均固定设置有第二转动座(6),两个第一转动座(5)与第二转动座(6)上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杆(7),相对应的两个支撑杆(7)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块(8);承压板(4)下端两侧中部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杆(10),两个固定杆(10)下端均固定设置有缓冲头(11),底板(18)上端两侧中部均固定设置有壳体(12),两个壳体(12)内部外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块(13),两个固定块(13)内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二伸缩杆(14),两个第二伸缩杆(14)远离固定块(13)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滑块(16);外箱(1)内部下端固定设置有多个固定套(19),多个固定套(19)内部靠下端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板(20),多个固定套(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一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