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淡水内絮状污染物的装置及其去除絮状污染物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3797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去除淡水内絮状污染物的装置及其去除絮状污染物的方法,该装置包括:电机;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支撑杆和两个吸附滤网;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吸附滤网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左右两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全自动、连续性清理作业的技术效果。性清理作业的技术效果。性清理作业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去除淡水内絮状污染物的装置及其去除絮状污染物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淡水净化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去除淡水内絮状污染物的装置及其去除絮状污染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淡水养殖或池塘养殖过程中,水产品鱼虾、河蚌、河蟹排泄出的粪便,和水中的浮游植物等极易使水中充满絮状污染物,其絮状污染物有机物含量过高,会导致底质恶化,水质变差。而且状污染物在分解过程中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就直接导致氧债的增加。氧债是水质恶化、缺氧浮头的主要原因,如果溶氧不足,池塘有机物分解不彻底,容易产生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引起水产品中毒,严重者还会导致死亡。所以去除淡水内絮状污染物可以使池塘生态平衡,水质指标符合水产品生长要求,对促进水产品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003]而现实中的去除淡水内絮状污染物常常采取捞网捞出水中的絮状污染物,其间接性、定期清理作业,难以全自动、连续性清理作业、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全自动、连续性清理作业的去除淡水内絮状污染物的装置及其去除絮状污染物的方法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去除淡水内絮状污染物的装置及其去除絮状污染物的方法。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之不足而提供。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去除淡水内絮状污染物的装置,该装置设置于池塘内,该装置包括:电机;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支撑杆和两个吸附滤网;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吸附滤网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左右两端。
[0008]优选地,还包括plc控制器和探测装置;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机、所述探测装置无线电连接;所述探测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顶端。
[0009]优选地,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面与池塘的塘泥上表面抵触配合;所述底座的顶面与所述电机的底座端固定连接。
[0010]优选地,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埋入池塘的塘泥内部;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连杆和约束片;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约束片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杆上。
[0011]去除絮状污染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S1、将该装置设置于池塘内,且池塘内的水完全淹没该装置
[0013]S2、所述限位机构埋入池塘的塘泥内部,且底座的底面与池塘的塘泥上表面抵触配合;
[0014]S3、plc控制器启动电机,电机通过支撑杆带动两个吸附滤网旋转。
[0015]优选地,在步骤S2中,连杆带动约束片插入池塘的塘泥内部。
[0016]优选地,在步骤S3中,探测装置探测到附近有动物游动时,探测装置将探测信息传递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停止电机转动。
[0017]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8]1、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吸附滤网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左右两端,所述电机通过所述支撑杆带动两个所述吸附滤网旋转,吸附鱼虾、河蚌、河蟹等水产品排泄的粪便,或者絮状植物,从而全自动、连续性清理作业;
[0019]2、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机、所述探测装置无线电连接,所述探测装置探测到所述附滤网附近有无鱼虾、河蚌、河蟹等生物时,暂停所述电机转动,避免鱼虾、河蚌、河蟹等吸附到所述附滤网上;
[0020]3、所述限位机构埋入池塘的塘泥内部,可提高该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去除淡水内絮状污染物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去除淡水内絮状污染物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
[0024]1‑
电机;2

清理机构;21

支撑杆;22

吸附滤网;3

探测装置;4

底座;5

限位机构;51

连杆;52

约束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
[0027]参照图1

2所示去除淡水内絮状污染物的装置,包括:电机1、清理机构2、探测装置3、底座4、四组限位机构5以及plc控制器,其中,清理机构2包括:支撑杆21和两个吸附滤网22,支撑杆21的底端与电机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两个吸附滤网22对称设置于支撑杆21的左右两端,电机1通过支撑杆21带动两个吸附滤网22旋转,吸附鱼虾、河蚌、河蟹等水产品排泄的粪便,或者絮状植物。
[0028]plc控制器分别与电机1、探测装置3无线电连接,其探测装置3设置于支撑杆21的顶端。探测装置3探测附滤网22附近有无鱼虾、河蚌、河蟹等生物时,暂停电机1转动,避免鱼虾、河蚌、河蟹等吸附到附滤网22上。
[0029]本实施例中,探测装置3为红外探测仪器,或摄像机。
[0030]底座4的底面与池塘的塘泥上表面抵触配合,底座4的顶面与电机1的底座端固定连接。
[0031]四组限位机构5呈矩形阵列设置于底座4的底面,四组限位机构5埋入池塘的塘泥内部,其每组限位机构5包括:连杆51和三片约束片52,连杆51的一端与底座4的底面固定连接,连杆51的另一端穿过三片约束片52,且固定连接。
[0032]去除絮状污染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S1、将该装置设置于池塘内,且池塘内的水完全淹没该装置
[0034]S2、限位机构5埋入池塘的塘泥内部,且底座4的底面与池塘的塘泥上表面抵触配合;
[0035]其中,连杆51带动约束片52插入池塘的塘泥内部,约束片52可提高塘泥对整体装置的约束效果、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0036]S3、plc控制器启动电机1,电机1通过支撑杆21带动两个吸附滤网22旋转;
[0037]其中,探测装置3探测到附近有动物游动时,探测装置3将探测信息传递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停止电机1转动,避免鱼虾、河蚌、河蟹等吸附到附滤网22上。
[0038]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去除淡水内絮状污染物的装置,该装置设置于池塘内,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电机(1);清理机构(2),所述清理机构(2)包括:支撑杆(21)和两个吸附滤网(22);所述支撑杆(21)的底端与所述电机(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吸附滤网(22)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杆(21)的左右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淡水内絮状污染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lc控制器和探测装置(3);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机(1)、所述探测装置(3)无线电连接;所述探测装置(3)设置于所述支撑杆(21)的顶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淡水内絮状污染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4),所述底座(4)的底面与池塘的塘泥上表面抵触配合;所述底座(4)的顶面与所述电机(1)的底座端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去除淡水内絮状污染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机构(5),所述限位机构(5)埋入池塘的塘泥内部;所述限位机构(5)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崇万朱晓华杨洪生徐志华孟勇任娣葛筱琴张秋云胡月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