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混水供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03574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混水供热系统,属于供热技术领域,包括管网供水管、管网回水管及若干栋并联在管网供水管与管网回水管之间的热用户楼单元,热用户楼单元包括混水换热站及若干个并联在用户供水管与用户回水管之间的热用户,若干个热用户通过混水换热站与管网供水管及管网回水管相连,管网供水管的起始端与管网回水管的末端之间设有供暖热源,管网回水管上设有循环泵。通过在供水支管与用户供水管之间加装混水换热站来增大用户供水侧的流量,供热系统实行“低温大流量小温差”运行模式,能够保证热用户供热需求,降低循环泵的运行电耗,间接提高热源侧的运行效率,提高了热网水力稳定性,达到节电、节热的目的。节热的目的。节热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混水供热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供热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混水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采暖供热系统多存在设计缺陷,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各个部位的阻力大小不一、末端用户情况复杂等问题,造成系统热力失衡,普遍存在大流量小温差、用户冷热不均的现象,不仅水循环的电能浪费巨大,而且用户的满意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混水供热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供热系统用户端冷热不均、供热系统水循环耗电量较大的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高效混水供热系统,包括管网供水管、管网回水管及若干栋并列设置的热用户楼单元,若干栋热用户楼单元均并联在管网供水管与管网回水管之间,所述热用户楼单元包括若干个热用户,若干个热用户并联在用户供水管与用户回水管之间;所述管网供水管的起始端与管网回水管的末端之间设有供暖热源,所述管网回水管上设有循环泵;
[0006]还包括混水换热站,所述混水换热站安装在供暖热源与管网回水管之间,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混水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网供水管、管网回水管及若干栋并列设置的热用户楼单元,若干栋热用户楼单元均并联在管网供水管与管网回水管之间,所述热用户楼单元包括若干个热用户,若干个热用户并联在用户供水管与用户回水管之间;所述管网供水管的起始端与管网回水管的末端之间设有供暖热源,所述管网回水管上设有循环泵;还包括混水换热站,所述混水换热站安装在供暖热源与管网回水管之间,所述混水换热站的混水器的引入口通过连通管与管网回水管相连,用于提高供暖热源的流量;或者,所述混水换热站安装在供水支管与热用户的用户供水管之间,所述混水换热站的混水器引入口通过连通管与用户回水管相连,用于提高用户供水管的流量;或者,所述混水换热站设置于热用户的进水管上,所述混水换热站的混水器引入口通过连通管与热用户的回水管相连,用于提高热用户的进水管流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混水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换热站包括混水器和连通管,所述混水器设置于供水支管与用户供水管之间,所述供水支管与管网供水管相连;所述混水器的引入口与连通管相连,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与用户回水管相连,所述用户回水管与管网回水管相连;所述连通管上设有阀门,所述混水器的喷嘴进口端及扩散室的出口端均设有阀门,所述连通管的进口端与管网回水管之间的用户回水管上设有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混水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器包括混水本体和喷嘴,所述混水本体与喷嘴为分体式结构,所述混水本体的内腔自左至右依次为吸入室、混合室和扩散室,所述喷嘴的左端进口能够与供水支管相连,所述喷嘴的外壁与吸入室的一端侧壁密封连接,所述喷嘴的锥体段延伸至吸入室内,所述喷嘴的出口朝向混合室的进口;所述吸入室的顶部设有用于与用户回水管相连的引入口、右侧为与混合室相连的喇叭状出口,所述混合室为截面小于吸入室截面的直孔状,所述扩散室为锥孔状、且其右端大径出口用于与用户供水管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混水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的中部外壁设有安装台,所述吸入室的一端设有用于与安装台配合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尧何子峰张潇宁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固泰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