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肿瘤细胞在体捕获的柔性留置针装置及捕获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3536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38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肿瘤细胞在体捕获的柔性留置针装置以及使用其的捕获方法,其包括柔性留置针外壳及硬质内芯;柔性留置针外壳表面连接有特异性抗体。本申请的柔性留置针装置通过停留于静脉血管中的柔性留置针外壳表面上的抗体结合肿瘤细胞,可以在检测对象痛苦最小化的同时实现肿瘤细胞的高灵敏捕获。最小化的同时实现肿瘤细胞的高灵敏捕获。最小化的同时实现肿瘤细胞的高灵敏捕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肿瘤细胞在体捕获的柔性留置针装置及捕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学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肿瘤细胞在体捕获的柔性留置针装置及捕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作为液体活检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在外周血中游离的肿瘤细胞,即循环肿瘤细胞在辅助临床诊断、癌症早期筛查、靶向药物研制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在外周血中极低的丰度决定了将其从外周血中高效的富集出来以用于进一步临床诊疗的必要性。
[0003]目前的循环肿瘤细胞富集检测技术几乎均集中于体外检测,即通过抽取一定体积的外周血,利用物理或生物方法富集提纯肿瘤细胞,最终通过免疫荧光染色(IF)、荧光原位杂交(FISH)、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方式进行鉴定。如强生公司推出的目前唯一一款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CellSearch系统便是将患者的外周血与免疫磁珠共培养后在磁场的作用下实现肿瘤细胞与血细胞的分离。然而,后来的研究者虽然在提高肿瘤细胞分离效率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这种体外检测的方法从根本上受限于每次采血的体积及样本处理所必须的离心、过滤等操作带来的细胞损失。同时,由于肿瘤细胞在外周血中的分布不均匀,单纯的抽取部分体积外周血用于检测也会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假阴性的问题。相比之下,循环肿瘤细胞在体检测技术可捕获到患者全部外周血中的肿瘤细胞数目,大大提高的检测的灵敏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以上肿瘤细胞体外检测细胞丢失、假阴性等问题及在体检测高灵敏度等优点,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肿瘤细胞在体检测的柔性留置针装置,并提供了利用该装置进行在体捕获的操作方法。
[0005]为达到此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肿瘤细胞在体捕获的柔性留置针装置,其包括柔性留置针外壳及硬质内芯;柔性留置针外壳表面连接有特异性抗体。
[0007]其中柔性留置针外壳用于在体捕获,硬质内芯用于协助柔性留置针外壳置入血管,特异性抗体用于特异性结合肿瘤细胞;所述留置针在使用时,留置于患者体内用于在体捕获血液中肿瘤细胞的装置仅为柔性留置针外壳。
[0008]进一步的,所述柔性留置针外壳的材料为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硬质内芯的材料为不锈钢。
[0009]进一步的,所述特异性抗体通过逐层自组装的方式,以硫金键为连接基点,逐级偶联于柔性外壳表面。
[0010]进一步的,将所述特异性抗体连接于柔性留置针外壳表面的步骤包括:
[0011](1)将留置针浸入硅烷化试剂中进行硅烷化处理使其表面氨基化;
[0012](2)将步骤(1)处理后的留置针置于胶体金溶液中,得到纳米金颗粒修饰的柔性留
置针外壳表面;优选地,纳米金颗粒粒径为5nm;
[0013](3)将步骤(1)处理后的留置针置于溶解有6

硫基
‑1‑
己醇和11

巯基十一烷酸的无水乙醇溶液中,得到硫醇修饰过的柔性留置针外壳表面;
[0014](4)将步骤(1)处理后的留置针置于溶解有N

羟基琥珀酰亚胺和1

(3

二甲氨基丙基)
‑3‑
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的去离子水中,得到羧基活化后的柔性留置针外壳表面;
[0015](5)将步骤(4)处理后的留置针置于溶解有特异性抗体的缓冲溶液中,得到修饰好的留置针。
[0016]进一步的,步骤(1)中的硅烷化试剂为3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去离子水、甲醇体积比为1:1:3的溶液。
[0017]进一步的,步骤(3)中溶解有6

硫基
‑1‑
己醇和11

巯基十一烷酸的无水乙醇溶液中的6

硫基
‑1‑
己醇和11

巯基十一烷酸质量比5:4。
[0018]进一步的,步骤(4)溶解有N

羟基琥珀酰亚胺和1

(3

二甲氨基丙基)
‑3‑
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的去离子水中N

羟基琥珀酰亚胺和1

(3

二甲氨基丙基)
‑3‑
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质量比0.93:1。
[0019]进一步的,步骤(5)溶解有特异性抗体的缓冲溶液为抗EpCAM抗体浓度为2μg/mL的1xPBS缓冲液。
[0020]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使用上述柔性留置针装置进行肿瘤细胞在体捕获方法。
[0021]进一步的,所述捕获方法包括将留置针的柔性留置针外壳和硬质内芯同时置入患者血管中,拔出硬质内芯,保留柔性留置针外壳于血管中持续1小时后缓慢拔出;将拔出的柔性留置针外壳在缓冲液中清洗后置于洗脱液中洗脱捕获到的肿瘤细胞。
[002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检测的肿瘤细胞种类及其对其上特异性抗原的认识选择适合的特异性抗体;特异性抗体可以为多克隆或单克隆抗体;对于已知抗原本领域技术人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购买或者自制的方式获得特异性抗体。
[0023]本申请的留置针或者捕获方法优选地用于静脉血管。
[0024]本申请的捕获方法可以作为诊断过程中的中间样本/信息获取步骤,也可以用于科研等非诊断用途。
[0025]本领域中已知可用于留置针的材料均可用于本申请留置针,也可以直接使用市售成品留置针进行修饰和改造制备本申请的留置针。
[0026]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使用对象的种类和耐受能力来确定留置针的尺寸特征。
[0027]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通过设计包含有柔性外壳和硬质内芯且表面修饰有特异性抗体的留置针装置,可以以在体的方式捕获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同时柔性的留置针材质也可最大限度的降低病人的疼痛。与目前常用的体外检测相比,本专利技术有以下优点:
[0028](1)、可以克服体外检测血样量少且肿瘤细胞分布不均匀带来的检测假阴性问题;
[0029](2)、可以避免反复抽取外周血对患者带来的身心伤害;
[0030](3)、可以提高肿瘤细胞检测的灵敏度;
[0031](4)、可以减少体外检测过程中必要的离心等基本操作造成的细胞丢失问题。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于肿瘤细胞在体捕获的留置针表面逐层修饰后实物图。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用于肿瘤细胞在体捕获的留置针捕获过程示意图。
[0034]图3为本专利技术用于肿瘤细胞在体捕获的留置针捕获细胞效果图。
[0035]图4为相同条件下本专利技术用于肿瘤细胞在体捕获及体外检测效果对比数据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限于此,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例证的目的,决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7]实施例1硅烷化处理方法和纳米金颗粒的选择
[0038]尝试多种方式对留置针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肿瘤细胞在体捕获的柔性留置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留置针装置包括柔性留置针外壳及硬质内芯;柔性留置针外壳表面连接有特异性抗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柔性留置针装置,其中所述柔性留置针外壳的材料为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硬质内芯的材料为不锈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柔性留置针装置,其中所述特异性抗体通过逐层自组装的方式,以硫金键为连接基点,逐级偶联于柔性外壳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柔性留置针装置,其中将所述特异性抗体连接于柔性留置针外壳表面的步骤包括:(1)将留置针浸入硅烷化试剂中进行硅烷化处理使其表面氨基化;(2)将步骤(1)处理后的留置针置于胶体金溶液中,得到纳米金颗粒修饰的柔性留置针外壳表面;优选地,纳米金颗粒粒径为5nm;(3)将步骤(1)处理后的留置针置于溶解有6

硫基
‑1‑
己醇和11

巯基十一烷酸的无水乙醇溶液中,得到硫醇修饰过的柔性留置针外壳表面;(4)将步骤(1)处理后的留置针置于溶解有N

羟基琥珀酰亚胺和1

(3

二甲氨基丙基)
‑3‑
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的去离子水中,得到羧基活化后的柔性留置针外壳表面;(5)将步骤(4)处理后的留置针置于溶解有特异性抗体的缓冲溶液中,得到修饰好的留置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柔性留置针装置,其中步骤(1)中的硅烷化试剂为3

氨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大海勾易行尤政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