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混合耗能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3520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级混合耗能阻尼器,包括定位框架、主支架、限位滑板、弹簧组件、粘弹性层、支撑轴、第二压缩弹簧和弧形板,粘弹性层覆盖于支撑轴的表面,限位滑板的一端套接于支撑轴的中部,支撑轴的两端穿过第二压缩弹簧安装于主支架,限位滑板的另一端嵌入于主支架,主支架嵌入于定位框架,限位滑板的另一端通过弹簧组件与定位框架连接,定位框架通过弧形板与主支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小震、中震和大震的分级耗能,阻尼器刚度可实现分阶段变化,具有限位功能,保证大震下有一定的刚度储备,避免过大变形造成对主体结构和阻尼器的损坏;使用范围较广泛,制作安装便捷,构造简单,在保证有效变形耗能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整体稳定性和工作安全性。作安全性。作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级混合耗能阻尼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结构消能减震的
,尤其涉及一种多级混合耗能阻尼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金属消能器在工程结构消能减震中的应用日益增多,其主要原理是由金属材料屈服后产生的塑性滞回变形耗散地震能量,减缓结构的震动响应,避免结构发生破环。现有的软钢消能器有轴向屈服型、剪切屈服型、弯曲屈服型和扭转屈服型。
[0003]金属消能器在变形未达到塑性屈服前是线弹性工作不产生耗能,当变形过大时超过极限拉应变会开裂失效,因此,金属消能器的耗能位移运动区间十分有限,且单一的耗能能力会有较大的失效风险。开发具有多种混合耗能协同工作能力的新阻尼器已经是一种发展趋势。我国抗震主要按照小震、中震和大震划分三个水准,随着这三级水准从小震到大震地震烈度的提高阻尼器的耗能能力应相匹配的增强,才能更好的达到耗能减震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多级混合耗能阻尼器。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级混合耗能阻尼器,包括定位框架、主支架、限位滑板、弹簧组件、粘弹性层、支撑轴、第二压缩弹簧和弧形板,所述粘弹性层覆盖于所述支撑轴的表面,所述限位滑板的一端套接于所述支撑轴的中部,所述支撑轴的两端穿过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安装于所述主支架,所述限位滑板的另一端嵌入于所述主支架,所述主支架嵌入于所述定位框架,所述限位滑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弹簧组件与所述定位框架连接,所述定位框架通过所述弧形板与所述主支架连接。
[0006]更优的选择,所述定位框架包括多组竖向板和盖板,多组所述竖向板与盖板垂直连接,所述主支架嵌入于多组所述竖向板,所述弹簧组件分别安装于多组所述竖向板,所述盖板通过螺栓与弧形板连接。
[0007]更优的选择,所述主支架包括金属框架和底框,所述金属框架与所述底框连接,所述限位滑板的另一端嵌入于所述金属框架,所述金属框架的厚度与所述限位滑板相同,所述金属框架嵌入于所述定位框架,所述支撑轴的两端安装于所述底框。
[0008]更优的选择,所述主支架的内壁设有凹形弧面,所述凹形弧面与所述限位滑板相匹配。
[0009]更优的选择,所述主支架的内壁设有橡胶垫层。
[0010]更优的选择,所述限位滑板包括平面板和圆管,所述平面板与圆管连接,所述平面板嵌入于所述主支架,所述平面板设有长条孔,所述弹簧组件穿过所述长条孔,所述支撑轴的中部穿过所述圆管。
[0011]更优的选择,所述限位滑板的侧面设有外凸弧面,所述外凸弧面与所述主支架相
匹配。
[0012]更优的选择,所述限位滑板的侧面设有橡胶垫层。
[0013]更优的选择,所述弹簧组件包括两个第一压缩弹簧和固定螺栓,所述限位滑板通过固定螺栓安装于所述定位框架,两个所述第一压缩弹簧安装于所述固定螺栓的两端。
[0014]更优的选择,所述粘弹性层采用橡胶或聚氨酯制成。
[0015]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通过定位框架、主支架、限位滑板、弹簧组件、粘弹性层、支撑轴、第二压缩弹簧和弧形板,实现小震、中震和大震的分级耗能,随着级数增加耗能能力逐级增强;随着输出位移的增大,阻尼器刚度可实现分阶段变化,具有限位功能,保证大震下有一定的刚度储备,避免过大变形造成对主体结构和阻尼器的损坏;使用范围较广泛,既可用于新建的桥梁和建筑中,也可安装在既有结构中进行减震加固,制作安装便捷,构造简单,在保证有效变形耗能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整体稳定性和工作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多级混合耗能阻尼器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多级混合耗能阻尼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多级混合耗能阻尼器的内部结构侧视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多级混合耗能阻尼器的主支架和限位滑板组合示意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多级混合耗能阻尼器的限位滑板、第二压缩弹簧和支撑轴示意图;
[0022]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多级混合耗能阻尼器的限位滑板、第二压缩弹簧和支撑轴剖视图;
[0023]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多级混合耗能阻尼器的限位滑板示意图;
[0024]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多级混合耗能阻尼器的支撑轴和粘弹性层组合示意图;
[0025]图9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多级混合耗能阻尼器的弹簧组件示意图;
[0026]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多级混合耗能阻尼器的主支架示意图;
[0027]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多级混合耗能阻尼器的定位框架示意图;
[0028]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多级混合耗能阻尼器的弧形板示意图;
[0029]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1

弧形板;101

弧形段;102

平直段;103

第一螺孔;2

主支架;201

金属框架;202

凹形弧面;203

底框;204

圆形凹槽;205

第二螺孔;3

定位框架;301

竖向板;302

盖板;303

第三螺孔;304

第四螺孔;305

层状间隙;4

限位滑板;401

平面板;402

圆管;403

长条孔;404

外凸弧面;5

弹簧组件;501

第一压缩弹簧;502

固定螺栓;6

支撑轴;7

粘弹性层;8

第二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实施例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例。
[0031]实施例1
[0032]如图1

6、8所示,一种多级混合耗能阻尼器,包括定位框架3、主支架2、3块限位滑
板4、9个弹簧组件5、3个粘弹性层7、3根支撑轴6、6根第二压缩弹簧8和2块弧形板1。3个粘弹性层7分别覆盖在3根支撑轴6中部的外壁上,3块限位滑板4安装在3根支撑轴6的中部,3根支撑轴6的两端分别穿过1根第二压缩弹簧8安装在主支架2的圆形凹槽204内。3块限位滑板4和主支架2的金属框架201嵌入到定位框架3内,3块限位滑板4通过9个弹簧组件5与定位框架3连接,即是每个限位滑板4上安装有3个弹簧组件5。定位框架3的顶部分别通过螺栓与2块弧形板1的上端连接,主支架2的底部分别通过螺栓与2块弧形板1的下端连接。
[0033]主支架2采用钢制成,主支架2与定位框架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混合耗能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框架、主支架、限位滑板、弹簧组件、粘弹性层、支撑轴、第二压缩弹簧和弧形板,所述粘弹性层覆盖于所述支撑轴的表面,所述限位滑板的一端套接于所述支撑轴的中部,所述支撑轴的两端穿过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安装于所述主支架,所述限位滑板的另一端嵌入于所述主支架,所述主支架嵌入于所述定位框架,所述限位滑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弹簧组件与所述定位框架连接,所述定位框架通过所述弧形板与所述主支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级混合耗能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框架包括多组竖向板和盖板,多组所述竖向板与盖板垂直连接,所述主支架嵌入于多组所述竖向板,所述弹簧组件分别安装于多组所述竖向板,所述盖板通过螺栓与弧形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级混合耗能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包括金属框架和底框,所述金属框架与所述底框连接,所述限位滑板的另一端嵌入于所述金属框架,所述金属框架的厚度与所述限位滑板相同,所述金属框架嵌入于所述定位框架,所述支撑轴的两端安装于所述底框。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旭东李彦兵李嘉李毅王志强贺丹丹邹威李冲李卫徐源庆杨志平张精岳凌思威黄艳林张鑫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