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燕山大学专利>正文

具有倾斜补偿功能的挖掘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330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倾斜补偿功能的挖掘机,其包括底盘架、方位回转系统和挖斗组件;方位回转系统的下端与底盘架的上方连接,方位回转系统的上端与挖斗组件连接;挖斗组件包括大臂、伸缩臂、挖斗、摇晃平台、门型框架、防晃架和三角形连杆;摇晃平台设置在方位回转系统的上方,门型框架的第一端与摇晃平台的侧壁转动连接;门型框架的第二端与大臂的第一端转动连接,防晃架设置在大臂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倾斜补偿功能的挖掘机,本装置通过设置门型框架实现在复杂环境下对挖斗实现角度补偿功能,防晃架和辅助组件通过对挖斗的牵引增强了对挖斗工作时角度的补偿,本装置操作简单、结构紧凑、集成度高、补偿范围大。补偿范围大。补偿范围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倾斜补偿功能的挖掘机


[0001]本技术属于挖掘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倾斜补偿功能的挖掘机。

技术介绍

[0002]挖掘机是现代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在房屋建设、河道清淤以及海洋施工等领域都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而施工过程中并不只是在平坦的地面上施工,经常会遇到地面具有一定坡度,同时如果是在海上施工时会因为受到浪涌的作用而产生摇荡。这些干扰不仅会严重影响施工进度与作业精度,极端情况下还会由于倾覆力矩过大而引起挖掘机侧翻。
[0003]而现有的挖掘机多只有回转和俯仰两个自由度,在平坦路面可以胜任施工要求。但是一旦施工路面不平整,且具有一定倾斜角度,或是像海上施工时浮动基存在摇晃扰动时,现有的挖掘机就存在一定局限性而无法完全胜任,从而影响施工进度,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工程事故。因此,急需研究一种能够适应各种地形的挖掘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倾斜补偿功能的挖掘机,本装置通过设置门型框架实现在复杂环境下对挖斗的角度补偿功能,并且进一步设置防晃架和辅助组件对挖斗进行牵引,增强对挖斗工作时角度的补偿,从而能够适应各种复杂地形并能应对海面施工的浮动摇晃,满足多种工况需求。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倾斜补偿功能的挖掘机,其包括底盘架、方位回转系统和挖斗组件;所述方位回转系统的下端与所述底盘架的上方连接,所述方位回转系统的上端与所述挖斗组件连接;所述挖斗组件包括大臂、伸缩臂、挖斗、摇晃平台、门型框架、防晃架和三角形连杆;所述摇晃平台设置在所述方位回转系统的上方,所述门型框架的第一端与所述摇晃平台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门型框架的第二端与所述大臂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防晃架设置在所述大臂的下方,并与所述大臂保持平行状态,所述防晃架的第一端与所述门型框架的侧壁连接,所述防晃架的第二端通过所述三角形连杆与所述大臂连接所述大臂的第二端与所述伸缩臂的比第一端连接,所述伸缩臂的第二端与所述挖斗转动连接;所述防晃架的第二端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包括防晃柔索和防晃绞车,所述防晃绞车设置在所述防晃架的上表面,所述防晃柔索的第一端与所述防晃绞车连接,并在缠绕多圈在所述防晃绞车上,所述防晃柔索的第二端与所述伸缩臂的第二端连接。
[0007]可优选的,所述方位回转系统包括回转平台、转盘轴承和回转驱动器,所述回转平台的上表面与所述摇晃平台连接,所述回转平台的下表面与所述转盘轴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转盘轴承的下表面与所述底盘架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回转驱动器输出端与所述转盘轴承连接,并带动其转动。
[0008]可优选的,还包括左侧直线驱动器、右侧直线驱动器、大臂直线驱动器、伸缩臂直
线驱动器和挖斗直线驱动器;所述左侧直线驱动器和右侧直线驱动器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门型框架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左侧直线驱动器和右侧直线驱动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摇晃平台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大臂直线驱动器的第一端与所述门型框架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大臂直线驱动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大臂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伸缩臂直线驱动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大臂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伸缩臂直线驱动器的第二端与所述伸缩臂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挖斗直线驱动器的第一端与所述伸缩臂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挖斗直线驱动器的第二端与所述挖斗转动连接。
[0009]可优选的,所述挖斗的第一端设置有两个连接面,第一连接面与所述伸缩臂的第二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面与所述挖斗直线驱动器的第二端连接。
[0010]可优选的,所述摇晃平台的上方设置有驾驶室。
[0011]可优选的,所述底盘架的两侧设置有多个滚轮,同侧的滚轮外侧设置有履带。
[0012]可优选的,所述底盘架设置有多个连接孔,所述底盘架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支撑装置固定。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通过挖斗组件中的摇晃平台、门型框架和辅助组件组成倾斜补偿功能,实现挖斗的左右摆动和前后俯仰运动,门型框架两侧设置的左侧直线驱动器和右侧直线驱动器既能对平稳环境下施工时存在的坡度角度进行补偿,还可对不平稳环境下施工时的挖掘机摇荡晃动进行补偿,从而满足各种工况场景下的应用。
[0015](2)本技术中防晃架的设置能有效的增强大臂的延长稳定性,而且设置在防晃架上的防晃柔索提高了整体结构的刚度强度,减少了伸缩臂在施工受力时引起的弯曲变形与摇摆晃动,使得本装置操作简单、结构紧凑、集成度高、补偿范围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具有倾斜补偿功能的挖掘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0017]图2是本技术具有倾斜补偿功能的挖掘机的转动副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具有倾斜补偿功能的挖掘机驾驶室实施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具有倾斜补偿功能的挖掘机摇晃平台、门型框架以及倾斜补偿直线驱动器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具有倾斜补偿功能的挖掘机三维结构轴测图;
[0021]图6是本技术具有倾斜补偿功能的挖掘机装有履带和行走驱动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是本技术具有倾斜补偿功能的挖掘机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3]附图中的部分附图说明如下:
[0024]1‑
底盘架;2

方位回转系统;201

回转平台;202

转盘轴承;3

大臂;4
‑ꢀ
大臂直线驱动器;5

伸缩臂;6

伸缩臂直线驱动器;7

挖斗;8

挖斗直线驱动器; 9

驾驶室;10

摇晃平台;11

门型框架;12

左侧直线驱动器;13

右侧直线驱动器;14

防晃架;15

三角形连杆;16

左侧防晃柔索;17

右侧防晃柔索;18

左侧防晃绞车;19

右侧防晃绞车;1
’‑
第一转动副;2
’‑
第二转动副;3
’‑
第三转动副;4
’‑
第四转动副;5
’‑
第五转动副;6
’‑
第六转动副;7
’‑
第七转动副; 8
’‑
第八转动副;9
’‑
第九转动副;10
’‑
第十转动副;11
’‑
第十一转动副;12
’ꢀ‑
第十二转动副;13
’‑
第十三转动副;14
’‑
第十四转动副;15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倾斜补偿功能的挖掘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盘架、方位回转系统和挖斗组件;所述方位回转系统的下端与所述底盘架的上方连接,所述方位回转系统的上端与所述挖斗组件连接;所述挖斗组件包括大臂、伸缩臂、挖斗、摇晃平台、门型框架、防晃架和三角形连杆;所述摇晃平台设置在所述方位回转系统的上方,所述门型框架的第一端与所述摇晃平台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门型框架的第二端与所述大臂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防晃架设置在所述大臂的下方,并与所述大臂保持平行状态,所述防晃架的第一端与所述门型框架的侧壁连接,所述防晃架的第二端通过所述三角形连杆与所述大臂连接所述大臂的第二端与所述伸缩臂的比第一端连接,所述伸缩臂的第二端与所述挖斗转动连接;所述防晃架的第二端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包括防晃柔索和防晃绞车,所述防晃绞车设置在所述防晃架的上表面,所述防晃柔索的第一端与所述防晃绞车连接,并在缠绕多圈在所述防晃绞车上,所述防晃柔索的第二端与所述伸缩臂的第二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倾斜补偿功能的挖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方位回转系统包括回转平台、转盘轴承和回转驱动器,所述回转平台的上表面与所述摇晃平台连接,所述回转平台的下表面与所述转盘轴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转盘轴承的下表面与所述底盘架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回转驱动器输出端与所述转盘轴承连接,并带动其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铁石唐兆丰祝宝军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