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冲击地压钻孔碱液改性与强化卸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3173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层冲击地压钻孔碱液改性与强化卸压方法,主要是向煤壁的孔洞中注入碱液。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特点是依靠碱液与煤层中的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促进了裂隙的形成,破坏煤层的完整性,永久性弱化煤层的力学性质,降低煤层的冲击倾向性,同时也起到促进裂隙扩展的作用,强化卸压效果。强化卸压效果。强化卸压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层冲击地压钻孔碱液改性与强化卸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煤层冲击地压防治
,具体涉及为煤层冲击地压钻孔碱液改性与强化卸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具有巨大储量,在当前煤炭开采条件下,冲击地压是煤矿最严重的动力灾害之一,为防治冲击地压,大直径钻孔卸压技术在煤矿得到充分应用,一般钻孔直径≥150mm,钻孔孔深≥15m,钻孔间距1~3m,理论上对煤层进行有效卸压是防治冲击地压的基本条件,大直径钻孔卸压技术则被认为是对煤体卸压、转移应力集中的最直接有效方法,然而长达数千米的巷道内施工大量卸压钻孔,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煤层地质条件复杂多样,开采技术条件对应力分布也有极大影响,这就导致煤层钻孔卸压效果往往不理想,钻孔卸压技术还存在较大发展改进空间。因此,从提高卸压效果,减少人力、财力、时间成本的角度出发,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分析,拟利用物化方法对煤体材料进行改性卸压,因碱的性质在煤层改性上存在较好的匹配度,提出煤层冲击地压钻孔卸压效果碱液保压灌注强化方法。
[0003]煤中含有14多种常量元素,主要是C、H、O和N组成煤的有机组分,S既是煤中有机物质的组成成分,也是硫酸盐矿物和硫化物的重要组成。Na、Al、Mg、Ca、Si、Ti、K、Fe和P主要组成无机部分,氢氧化物、硅酸盐、氧化物、碳酸盐、硫化物、磷酸盐、硫酸盐等矿物是主要载体:

Si主要以石英、粘土矿物、硅酸盐和铝硅酸盐形式存在;

Al主要以硅酸盐和氢氧化物形式存在;
③<br/>Fe:存在于硫化物(黄铁矿,白铁矿,磁黄铁矿等)中,以黄铁矿为主,部分也以碳酸盐矿物、氢氧化物和氧化物、硫酸盐等型式存在;

Mg以碳酸盐和粘土矿物为主;

Na主要以粘土矿物、硅酸盐、岩盐形式存在;

Ca在煤中主要以碳酸盐(方解石)、硫酸盐(石膏)、磷酸盐、硅酸盐型式和有机状态存在。

K在煤中以伊利石、长石、云母的形式存在。
[0004]除主要的可燃有机煤基质,煤层中含有水和其他杂质矿物,其中硫酸盐矿物和硫化物占了较大比重,硫酸盐是强酸弱碱盐,H2S的溶液呈弱酸性,煤中的有机羧酸在碱性环境中也会发生中和反应,此外,中高硫煤层开采过程中黄铁矿、白铁矿等会发生一系列物化和生化反应,使矿井水呈酸性,这一现象在陕、晋、鲁、皖、蒙、川、桂、贵等主要产煤省区均广泛存在。因此煤层存在能够发生中和反应的酸性环境,具备中和碱的物质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煤层冲击地压钻孔碱液改性与强化卸压方法,本专利技术主要特点是依靠碱液与煤层中的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促进了裂隙的形成,破坏煤层的完整性,永久性弱化煤层的力学性质,降低煤层的冲击倾向性,同时也起到促进裂隙扩展的作用,强化卸压效果。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煤层冲击地压钻孔碱液改性与强化卸压方法,向煤壁的孔洞中注入碱液。
[0008]优选的,在煤壁上钻卸压孔;
[0009]向卸压孔内部灌注碱液。
[0010]优选的,对煤壁上的孔洞进行封孔,然后向孔内保压灌注碱液。
[0011]优选的,在煤壁上钻卸压孔;
[0012]卸压孔通过管路与碱液供给装置贯通连接,通过碱液供给装置向卸压孔内部灌注碱液。
[0013]优选的,所述的碱液供给装置包括串联的碱液添加混合装置以及高压泵站,高压泵站的进出口分别与碱液添加混合装置以及卸压孔贯通连接。
[0014]水与碱液添加到碱液添加混合装置内部,混合后,由高压泵站灌注到卸压孔内部。
[0015]优选的,高压泵站与卸压孔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流量计以及水压计。
[0016]优选的,高压泵站向卸压孔注入碱液时,通过水压计观察碱液压力值,保持压力波动范围小于8%。
[0017]观察流量计数值,当流量计数值波动范围小于5%时,关闭高压泵站。
[0018]碱液对煤层进行改性,水压计显示的数值不断下降,当水压计显示的数值大于等于120h时长无变化后,拆卸高压泵站与卸压孔之间的管路。
[0019]优选的,在煤壁的孔洞内部设置注水端头,孔洞内位于注水端头外侧的位置设有胶囊封孔器。
[0020]注水端头通过高压管与碱液供给装置连接。
[0021]胶囊封孔器通过高压胶管与胶囊泵站连接。
[0022]碱液供给装置通过注水端头向孔洞内部灌注碱液,胶囊泵站通过高压胶管向胶囊封孔器内部注入清水,泵入胶囊封孔器的水压大于等于孔洞内部灌注的碱液的压力。
[0023]优选的,所述的碱液供给装置包括串联的碱液添加混合装置以及高压泵站,高压泵站的进出口分别与碱液添加混合装置以及高压管贯通连接。
[0024]水与碱液添加到碱液添加混合装置内部,混合后,由高压泵站灌注到卸压孔内部。
[0025]优选的,高压管以及高压胶管上均设有流量计以及水压计。
[0026]高压管灌注碱液时,通过高压管上的水压计,观察灌注的碱液压力值,保持压力波动范围小于8%。
[0027]观察高压管上流量计的数值,当流量计数值波动范围小于5%时,关闭高压泵站以及胶囊泵站。
[0028]碱液对煤层进行改性,高压管上水压计显示的数值不断下降,当水压计显示的数值在大于等于120h时长无变化后,拆卸高压管以及高压胶管。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0030]该方法主要特点是将碱液灌注进入卸压钻孔孔底,或采用封孔器封孔后在孔底进行一定时间的保压灌注碱液,碱腐蚀煤层中的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促进了裂隙的形成,破坏煤层的完整性,永久性弱化煤层的力学性质(单轴抗压强度、内聚力、摩擦角等),降低煤层的冲击倾向性(弱化煤层的冲击倾向性指标:单轴抗压强度、弹性能量指数、动态破坏时间、冲击能量指数),达到煤层改性的目的,消除煤层冲击的物质源头,同时也起到促进裂隙扩展的作用,增大塑性圈范围,强化卸压作用。此外,作为保压灌注介质的水也能够使煤层吸水饱和,弱化力学性质,降低冲击倾向,达到煤层改性进而强化卸压效果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煤层冲击地压钻孔碱液改性与强化卸压方法示意图。
[0033]图中:1

注水端头、2

胶囊封孔器、3

高压管、4

流量计、5

水压计、6

高压胶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煤层冲击地压钻孔碱液改性与强化卸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煤壁的孔洞中注入碱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层冲击地压钻孔碱液改性与强化卸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煤壁上钻卸压孔;向卸压孔内部灌注碱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层冲击地压钻孔碱液改性与强化卸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煤壁上的孔洞进行封孔,然后向孔内保压灌注碱液。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层冲击地压钻孔碱液改性与强化卸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煤壁上钻卸压孔;卸压孔通过管路与碱液供给装置贯通连接,通过碱液供给装置向卸压孔内部灌注碱液。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煤层冲击地压钻孔碱液改性与强化卸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液供给装置包括串联的碱液添加混合装置以及高压泵站,高压泵站的进出口分别与碱液添加混合装置以及卸压孔贯通连接,水与碱液添加到碱液添加混合装置内部,混合后,由高压泵站灌注到卸压孔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煤层冲击地压钻孔碱液改性与强化卸压方法,其特征在于:高压泵站与卸压孔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流量计(4)以及水压计(5)。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层冲击地压钻孔碱液改性与强化卸压方法,其特征在于:高压泵站向卸压孔注入碱液时,通过水压计(5)观察碱液压力值,保持压力波动范围小于8%,观察流量计(4)数值,当流量计(4)数值波动范围小于5%时,关闭高压泵站,碱液对煤层进行改性,水压计(5)显示的数值不断下降,当水压计(5)显示的数值大于等于120h时长无变化后,拆卸高压泵站与卸压孔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磊王泽东崔嵛李宝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