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级聚酯薄膜及冷却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3027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光学级聚酯薄膜及冷却成型装置,光学级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涂层、聚酯薄膜芯层、皮层,所述涂层安装在聚酯薄膜芯层上侧,所述皮层安装在聚酯薄膜芯层下侧。光学级聚酯薄膜冷却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一、安装板二以及干燥风机装置一,所述安装板一与安装板二之间对称设有支架,在使用的时候光线透过率得到提高,同时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加快光学级聚酯薄膜的成型速度,装置内通过干燥风机装置一对于刚生产成型的光学级聚酯薄膜进行降温操作,同时安装的干燥风机装置二可以对于降温完成的光学级聚酯薄膜起到干燥效果,干燥未完全擦拭干净的水珠。干燥未完全擦拭干净的水珠。干燥未完全擦拭干净的水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级聚酯薄膜及冷却成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级聚酯薄膜领域,特别涉及光学级聚酯薄膜及冷却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般用于包装的12μm聚酯薄膜雾度值控制在小于3%,而188μm光学级聚酯薄膜雾度值要求控制在小于1%,生产光学级聚酯薄膜受添加剂的影响,添加剂的粒径及其分布、种类、加入量对雾度值影响很大,工艺条件的影响,聚酯薄膜的结晶对雾度值影响很大,在聚酯薄膜的加工过程中,结晶形态和结晶度不断变化,要求严格受控;原材料的影响,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内部杂质含量,包括催化剂的残留量;二是材料的色相;三是材料的稳定性。
[0003]光学级聚酯薄膜在生产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冷却操作,加快其成型的速度,增加其生产的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光学级聚酯薄膜及冷却成型装置,光线透过率得到提高,同时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加快光学级聚酯薄膜的成型速度。
[0005]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光学级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涂层、聚酯薄膜芯层、皮层,所述涂层安装在聚酯薄膜芯层上侧,所述皮层安装在聚酯薄膜芯层下侧。
[0006]光学级聚酯薄膜冷却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一、安装板二以及干燥风机装置一,所述安装板一与安装板二之间对称设有支架,所述安装板二下侧设有支撑腿,两个所述支架之间设有传送辊,所述传送辊上设有光学级聚酯薄膜,所述干燥风机装置一安装在安装板一与安装板二上,所述干燥风机装置一包括输气管一,所述输气管一安装在安装板一下侧,所述输气管一下设有出风口一,所述安装板一上设有干燥风机一,所述出风口一安装在光学级聚酯薄膜上侧,所述光学级聚酯薄膜下侧设有出风口二,所述出风口二下设有输气管二,所述支撑腿一侧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干燥风机二,所述输气管二一侧设有降温池,所述降温池安装在传送辊下侧,两个所述支架一侧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设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之间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设有魔术贴粘黏层一,所述魔术贴粘黏层一下设有魔术贴粘黏层二,所述魔术贴粘黏层二下设有擦拭块,所述擦拭块安装在光学级聚酯薄膜上侧,所述滑轨远离干燥风机装置一的一侧设有干燥风机装置二。
[0007]作为改进,所述输气管一与干燥风机一连通,所述输气管二与干燥风机二连通,所述输气管一与输气管二为钛合金材料,所述出风口一与出风口二在光学级聚酯薄膜两侧对称安装,所述传送辊在安装板二之间呈阵列安装,所述干燥风机装置一与干燥风机装置二结构相同。
[0008]作为改进,一侧所述支架上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上设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
置安装在支架上。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这光学级聚酯薄膜及冷却成型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光线透过率得到提高,同时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加快光学级聚酯薄膜的成型速度,装置内通过干燥风机装置一对于刚生产成型的光学级聚酯薄膜进行降温操作,同时安装的干燥风机装置二可以对于降温完成的光学级聚酯薄膜起到干燥效果,干燥未完全擦拭干净的水珠,通过擦拭块可以对于光学级聚酯薄膜表面起到擦拭的作用,擦拭块通过魔术贴粘黏层一与魔术贴粘黏层二可以进行拆卸,方便进行更换,通过两侧安装在滑轨上可以进行调节位置,在擦拭块下侧的传送辊上设置擦拭层,可以对于光学级聚酯薄膜下侧的水珠起到擦拭的作用,设置的观察窗可以方便观察内部的工作情况。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光学级聚酯薄膜冷却成型装置主视剖视图;
[0011]图2为本技术光学级聚酯薄膜冷却成型装置主视图;
[0012]图3为本技术光学级聚酯薄膜冷却成型装置A处放大图;
[0013]图4为本技术光学级聚酯薄膜冷却成型装置滑块安装结构图;
[0014]图5为本技术光学级聚酯薄膜结构图。
[0015]附图标记对照表:
[0016]1、安装板一;2、支架;3、皮层;4、安装板二;5、支撑腿;6、干燥风机装置一;61、输气管一;62、出风口一;63、干燥风机一;64、输气管二;65、干燥风机二;66、安装板;67、出风口二;7、干燥风机装置二;8、光学级聚酯薄膜;9、传送辊;10、降温池;11、滑轨;12、滑块;13、固定板;14、擦拭块;15、魔术贴粘黏层一;16、魔术贴粘黏层二;17、观察窗;18、控制装置;19、涂层;20、聚酯薄膜芯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8]如图1所示,光学级聚酯薄膜,在使用的度时候光线透过率得到提高,包括涂层19、聚酯薄膜芯层20、皮层3,涂层19安装在聚酯薄膜芯层20上侧,皮层3安装在聚酯薄膜芯层20下侧。
[0019]光学级聚酯薄膜冷却成型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加快光学级聚酯薄膜的成型速度,包括安装板一1、安装板二4以及干燥风机装置一6,安装板一1与安装板二4之间对称设有支架2,安装板二4下侧设有支撑腿5,两个支架2之间设有传送辊9,传送辊9在安装板二4之间呈阵列安装,传送辊9上设有光学级聚酯薄膜8,干燥风机装置一6安装在安装板一1与安装板二4上,装置内通过干燥风机装置一6对于刚生产成型的光学级聚酯薄膜进行降温操作。
[0020]设置的干燥风机装置一6包括输气管一61,输气管一61安装在安装板一1下侧,输
气管一61下设有出风口一62,安装板一1上设有干燥风机一63,输气管一61与干燥风机一63连通出风口一62安装在光学级聚酯薄膜8上侧,光学级聚酯薄膜8下侧设有出风口二67,出风口一62与出风口二67在光学级聚酯薄膜8两侧对称安装,出风口二67下设有输气管二64,输气管一61与输气管二64为钛合金材料,支撑腿5一侧设有安装板66,安装板66上设有干燥风机二65,输气管二64与干燥风机二65连通。
[0021]在输气管二64一侧设有降温池10,降温池10安装在传送辊9下侧,两个支架2一侧设有滑轨11,通过两侧安装在滑轨11上可以进行调节位置,滑轨11上设有滑块12,两个滑块12之间设有固定板13,固定板13下设有魔术贴粘黏层一15,魔术贴粘黏层一15下设有魔术贴粘黏层二16,魔术贴粘黏层二16下设有擦拭块14,通过擦拭块14可以对于光学级聚酯薄膜表面起到擦拭的作用,擦拭块14通过魔术贴粘黏层一15与魔术贴粘黏层二16可以进行拆卸,方便进行更换。
[0022]擦拭块14安装在光学级聚酯薄膜8上侧,在擦拭块14下侧的传送辊9上设置擦拭层,可以对于光学级聚酯薄膜下侧的水珠起到擦拭的作用,滑轨11远离干燥风机装置一6的一侧设有干燥风机装置二7,干燥风机装置一6与干燥风机装置二7结构相同,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光学级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涂层(19)、聚酯薄膜芯层(20)、皮层(3),所述涂层(19)安装在聚酯薄膜芯层(20)上侧,所述皮层(3)安装在聚酯薄膜芯层(20)下侧。2.光学级聚酯薄膜冷却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一(1)、安装板二(4)以及干燥风机装置一(6),所述安装板一(1)与安装板二(4)之间对称设有支架(2),所述安装板二(4)下侧设有支撑腿(5),两个所述支架(2)之间设有传送辊(9),所述传送辊(9)上设有光学级聚酯薄膜(8),所述干燥风机装置一(6)安装在安装板一(1)与安装板二(4)上,所述干燥风机装置一(6)包括输气管一(61),所述输气管一(61)安装在安装板一(1)下侧,所述输气管一(61)下设有出风口一(62),所述安装板一(1)上设有干燥风机一(63),所述出风口一(62)安装在光学级聚酯薄膜(8)上侧,所述光学级聚酯薄膜(8)下侧设有出风口二(67),所述出风口二(67)下设有输气管二(64),所述支撑腿(5)一侧设有安装板(66),所述安装板(66)上设有干燥风机二(65),所述输气管二(64)一侧设有降温池(10),所述降温池(10)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亮亮孙秀丽
申请(专利权)人:凯丽特山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