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恒温龙头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03002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恒温龙头控制系统,包括安装在洗水台面上的水龙头,所述水龙头的底端设有混合水接管,所述混合水接管的一端设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包括壳体、水流发电器、驱动组件和上盖,所述壳体的外侧设有混合水出口,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混合水出口处,所述水流发电器的一侧设有储电锂电池,所述储电锂电池的一侧设有控制模块,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陶瓷阀芯转子和角度传感器。通过设置在智能控制模块内的单片机程序,检测出温度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数值,自动控制驱动电机旋转,带动陶瓷阀芯转动,控制龙头的开启或关闭,并可调节冷热进水的比例,令混合后流出的水始终保持在设置的温度范围内,温度控制快速而且准确。确。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能恒温龙头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龙头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智能恒温龙头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水龙头是水阀的通俗称谓,用来控制水流的大小开关,有节水的功效。水龙头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从老式铸铁龙头发展到全铜单冷龙头、手动双温单控水龙头、自动恒温热水龙头等。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购恒温龙头时,都会从材质、功能、造型等多方面来综合考虑。
[0003]现有恒温龙头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目前国内的恒温龙头较多采用的是石蜡增缩式恒温阀芯,这种阀芯反应速度相对较慢,出水温度温度稳定性不高;由于恒温龙头阀芯内部非常精密,对于水质的要求很高,如果水质内含有较多杂质,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恒温控制阀被堵住,影响温度的调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恒温龙头控制系统,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智能恒温龙头控制系统,包括安装在洗水台面上的水龙头,所述水龙头的底端设有混合水接管,所述混合水接管的一端设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包括壳体、水流发电器、驱动组件和上盖,所述壳体的外侧设有混合水出口,所述混合水接管与混合水出口连接,所述水流发电器设于壳体的内侧且与混合水出口对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混合水出口处,所述水流发电器的一侧设有储电锂电池,所述储电锂电池的一侧设有控制模块,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陶瓷阀芯转子和角度传感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六角连接头,所述六角连接头与陶瓷阀芯转子连接,所述陶瓷阀芯转子的外部设有阀芯座,所述陶瓷阀芯转子通过阀芯座安装在壳体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角度传动轴,所述角度传动轴与角度传感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陶瓷阀芯转子上分别设有阀芯转子冷水过孔和阀芯转子热水过孔,所述阀芯座对应阀芯转子冷水过孔和阀芯转子热水过孔的位置上分别设有阀芯座冷水过孔和阀芯座热水过孔。
[0008]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侧设有电机支座,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电机支座上,所述壳体的内侧设有电机支座,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电机支座上,所述电机支座上设有电机压盖,所述电机压盖的外侧设有安装位,所述安装位上设有传感器盖,所述角度传感器安装在安装位内由传感器盖盖合。
[0009]优选的,所述水龙头的进水端设有混合水接头,所述混合水接管通过混合水接头与水龙头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热水进口和冷水进口,所述热水进口和冷水进口分
别与阀芯转子冷水过孔和阀芯转子热水过孔对应,所述热水进口上连接有热进水管,所述冷水进口上连接有冷进水管。
[0011]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将驱动组件固定在内的侧盖。
[0012]优选的,所述水龙头的上端设有旋钮式电子开关和温度显示屏。
[0013]优选的,所述控制盒的一侧设有接口,所述接口上插接有电源适配器。
[0014]优选的,所述水龙头上连接有数据线,所述数据线与控制盒的接口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采用转子桶式陶瓷阀芯,具有结构紧凑、转动灵活、摩擦力少、使用寿命长的特点,使用氧化铝原材料,通过1300度高温烧制而成,达到完全陶化效果,由于陶瓷阀芯转子和阀芯套之间的间隙很小,控制在3~5μm范围内,无需添加润滑脂就可实现止水功能,可避免因长期使用,润滑脂流失引起泄漏的问题,转动时也轻便灵活,阀芯的使用寿命显著提高。同时,由于工作时陶瓷阀芯的过水孔与进出水路是直通的,可杜绝因水质含有大量杂质而导致阀芯被堵塞,影响温度调控的情况出现,大大扩宽了产品的适用范围;
[0017]2、通过设置在智能控制模块内的单片机程序,检测出温度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数值,自动控制驱动电机旋转,带动陶瓷阀芯转动,控制龙头的开启或关闭,并可调节冷热进水的比例,令混合后流出的水始终保持在设置的温度范围内,温度控制快速而且准确;
[0018]3、内置水流发电器,利用自来水的水流动力,带动微型发电机旋转,产生电能,存入储电锂电池中,无需外接交流电源或干电池,便可为控制系统提供持续的工作电能,节省电源费用;
[0019]4、备用的带USB或TYPE

C接口的外接电源适配器或充电器,为不同的使用环境提供多一种供电电源选择,可消除部分低水压供水地区用户的顾虑,双保险可选电源,使用无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盒结构爆炸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控制盒的剖面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控制盒的截面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控制盒的侧视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阀芯转子和阀芯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水龙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水龙头;101、旋钮式电子开关;102、温度显示屏;103、数据线;2、混合水接管;3、控制盒;301、壳体;302、水流发电器;303、上盖;304、储电锂电池;305、控制模块;306、驱动电机;307、陶瓷阀芯转子;3071、阀芯转子冷水过孔;3072、阀芯转子热水过孔;308、角度传感器;309、六角连接头;310、阀芯座;3101、阀芯座冷水过孔;3102、阀芯座热水过孔;311、角度传动轴;312、电机支座;313、电机压盖;314、热水进口;315、冷水进口;316、侧盖;317、温度传感器;318、传感器盖;319、混合水出口;320、接口;4、混合水接头;5、热进水管;6、冷进水管;7、电源适配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9]如图1

7所示,一种智能恒温龙头控制系统,主要采用了转子桶式陶瓷阀芯和单片机实时控制技术,包括安装在洗水台面上的水龙头1,所述水龙头1的底端设有混合水接管2,所述混合水接管2的一端设有控制盒3,所述控制盒3包括壳体301、水流发电器302、驱动组件和上盖303,所述壳体301的外侧设有混合水出口319,所述混合水接管2与混合水出口319连接,所述水流发电器302设于壳体301的内侧且与混合水出口319对接,所述温度传感器317设于混合水出口319处,所述水流发电器302的一侧设有储电锂电池304,所述储电锂电池304的一侧设有控制模块305,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306、陶瓷阀芯转子307和角度传感器308,所述驱动电机306的输出轴连接有六角连接头309,所述六角连接头309与陶瓷阀芯转子307连接,所述陶瓷阀芯转子307的外部设有阀芯座310,所述陶瓷阀芯转子307通过阀芯座310安装在壳体301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角度传动轴311,所述角度传动轴311与角度传感器308连接。
[0030]具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恒温龙头控制系统,包括安装在洗水台面上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龙头的底端设有混合水接管,所述混合水接管的一端设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包括壳体、水流发电器、驱动组件和上盖,所述壳体的外侧设有混合水出口,所述混合水接管与混合水出口连接,所述水流发电器设于壳体的内侧且与混合水出口对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混合水出口处,所述水流发电器的一侧设有储电锂电池,所述储电锂电池的一侧设有控制模块,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陶瓷阀芯转子和角度传感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六角连接头,所述六角连接头与陶瓷阀芯转子连接,所述陶瓷阀芯转子的外部设有阀芯座,所述陶瓷阀芯转子通过阀芯座安装在壳体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角度传动轴,所述角度传动轴与角度传感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恒温龙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阀芯转子上分别设有阀芯转子冷水过孔和阀芯转子热水过孔,所述阀芯座对应阀芯转子冷水过孔和阀芯转子热水过孔的位置上分别设有阀芯座冷水过孔和阀芯座热水过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恒温龙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侧设有电机支座,所述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汉枝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斯飞奥博泰智能卫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