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微生物处理的开放水体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03000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生物处理的开放水体的系统,属于水体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浮板,浮板上端面左右两侧开设有槽口,槽口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培植槽,两个槽口之间的浮板上滑动插接有四个插杆,每个第一培植槽的下方均设有一个第二培植槽,两个第二培植槽相互对应的一侧分别通过固定板与对应位置的插杆固定连接,浮板前端设有收集机构,该基于微生物处理的开放水体的系统通过远程遥控推进器将浮板推送至河道指定位点,从而方便浮板变换位置,如此一来,减小了对河道空间的占有率,可方便河道上游水生动物与河道下游水生动物进行交流,从而提高生物多样性,也防止设备对河道进行拦截而影响航运。行拦截而影响航运。行拦截而影响航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微生物处理的开放水体的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体处理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微生物处理的开放水体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水生物处理是用生物学的方法处理污水的总称,是现代污水处理应用中最广泛的方法之一。主要借助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把污水中有机物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使污水得到净化。
[0003]现有技术中的微生物水处理系统缺乏必要的过滤机构,河道垃圾容易致使处理系统发生阻塞,且处理系统稳定性较差,微生物生存所需的场地受限于平行化设计,水处理能力受限。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现有专利公告号:CN210065448U,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生物处理的河道水体修复系统,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通过在河道水体内设置剪叉型阻拦网一和剪叉型阻拦网二对水体中的垃圾进行收集。
[0005]虽然通过剪叉型阻拦网一和剪叉型阻拦网二对河道内的垃圾进行阻拦收集的方式能够起到清理河道内的垃圾的作用,但是剪叉型阻拦网一和剪叉型阻拦网二会将河道分隔开,使得河道内水生动物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导致上游水生动物与下游水生动物的交流受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生物处理的开放水体的系统,包括浮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1)上端面左右两侧开设有槽口(11),所述槽口(11)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培植槽(12),两个所述槽口(11)之间的浮板(1)上滑动插接有四个插杆(13),每个所述第一培植槽(12)的下方均设有一个第二培植槽(15),两个所述第二培植槽(15)相互对应的一侧分别通过固定板(14)与对应位置的插杆(13)固定连接;所述浮板(1)上端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矩形槽结构的罩壳(7),所述罩壳(7)内部的浮板(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71),所述浮板(1)后端呈等腰三角形结构,且等腰三角形结构的浮板(1)下端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推进器(16),所述插杆(13)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挡板(17),所述挡板(17)外侧面左右侧对称铺设有光伏板(18);所述浮板(1)前端设有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水筒(2),所述浮板(1)前端呈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浮板(1)等腰三角形结构的上端面中心位置固定插设有水筒(2),所述水筒(2)内部滑动卡接有收集筒(21),且收集筒(21)下端面呈过滤网结构,所述水筒(2)下端连通有可产生吸力的出水管(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处理的开放水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靠近罩壳(7)内部前侧的浮板(1)上的伺服电机(3),所述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贯穿浮板(1)并固定连接有轴套(31),所述轴套(31)内部滑动插接有驱动轴(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处理的开放水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32)下方位置的两个固定板(14)之间固定连接有蜗壳(34),所述出水管(22)下端管口与蜗壳(34)下端面中心位置连通,所述蜗壳(34)环形后侧面连通有排水管,所述蜗壳(34)上端面前侧靠近中心位置连通有进气管(35),所述进气管(35)上端贯穿至浮板(1)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处理的开放水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32)下端贯穿至蜗壳(34)内部并固定连接有叶轮(33),所述驱动轴(32)环形外侧面环形等距固定连接有四个矩形结构的卡块(37),所述轴套(31)的内壁上环形等距开设有四个与卡块(37)匹配的卡槽(3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处理的开放水体的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秋林张爱民张波沈智超梁皓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发展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