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流污泥热水解耦合热泵余热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94923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29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流污泥热水解耦合热泵余热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包括生化池、二沉池、侧流池、热水解模块和水源热泵模块,水源热泵模块的热能采集端与二沉池连接,水源热泵模块的热能输出端与热水解模块连接,二沉池的固相输出端通过侧流管路与热水解模块连接,热水解模块通过侧流池与生化池连通。本申请由水源热泵模块提取二沉池流出污水中的热量,在提升热能品位后,为污泥在热水解模块内发生热水解反应提供稳定地反应温度条件,实现污泥热水解技术和侧流工艺的协同,有效减少了热水解反应能耗,降低了热水解反应温度条件供给成本,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实现低碳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侧流污泥热水解耦合热泵余热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在传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系统中,一般包含生化反应池和二沉池,生化反应池用于对污水进行微生物处理,二沉池用于进行泥水分离,为降低主流系统污泥负荷,一般在将二沉池污泥直接回流至生化反应池的基础上,还会采用侧流工艺将部分回流污泥进行单独处理(如厌氧消化、生物强化等)。但是申请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在不依赖外部能源的情况下,会存在侧流工艺中污泥碳源释放不足,无法满足主流反硝化需求,需额外投加碳源的情况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侧流污泥热水解耦合热泵余热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2、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侧流污泥热水解耦合热泵余热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生化池、二沉池、侧流池、热水解模块、预热模块和水源热泵模块,沿污水流动方向,生化池、二沉池依次设置,所述水源热泵模块的热能采集端与二沉池的液相输出端连接,水源热泵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流污泥热水解耦合热泵余热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生化池、二沉池、侧流池、热水解模块、预热模块和水源热泵模块,沿污水流动方向,生化池、二沉池依次设置,所述水源热泵模块的热能采集端与二沉池的液相输出端连接,水源热泵模块的热能输出端与热水解模块连接,水源热泵模块用于采集二沉池液相输出端中液相流体的热能,并在提升热能品位后输出至热水解模块,以实现热水解模块对污泥的热水解处理,二沉池的固相输出端通过侧流管路与热水解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热水解模块的输出端通过侧流池与生化池连通,热水解模块用于对流经的污泥进行热水解处理;所述预热模块包括气相循环管路和设于气相循环管路中的换热组件,所述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流污泥热水解耦合热泵余热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生化池、二沉池、侧流池、热水解模块、预热模块和水源热泵模块,沿污水流动方向,生化池、二沉池依次设置,所述水源热泵模块的热能采集端与二沉池的液相输出端连接,水源热泵模块的热能输出端与热水解模块连接,水源热泵模块用于采集二沉池液相输出端中液相流体的热能,并在提升热能品位后输出至热水解模块,以实现热水解模块对污泥的热水解处理,二沉池的固相输出端通过侧流管路与热水解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热水解模块的输出端通过侧流池与生化池连通,热水解模块用于对流经的污泥进行热水解处理;所述预热模块包括气相循环管路和设于气相循环管路中的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设于热水解模块的输入端,用于对进入热水解模块进行预热,热水解模块包括反应室,所述气相循环管路的输入端与反应室的顶部连通,气相循环管路的输出端设于反应室的中部,气相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泵;所述换热组件包括设于热水解模块输入端管路上的外套管,外套管和热水解模块输入端管路之间具有用于预热气道,预热气道用于构成气相循环管路,以实现热水解模块输入端管路中的污泥进行预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流污泥热水解耦合热泵余热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解模块还包括驱动单元和设于反应室内的搅拌叶,驱动单元用于通过驱动搅拌轴控制搅拌叶转动,所述搅拌叶上设置有气孔,气相循环管路还包括设于搅拌轴内的输气通道,所述输气通道的输入端通过联轴器与循环泵的输出端连通,输气通道的输出端与气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侧流污泥热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雪沈智超马彬杨力贺禧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发展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