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砌体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2941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砖砌体墙,所述砖砌体墙包括:砖砌体;界面砂浆层,所述界面砂浆层涂抹于所述砖砌体的表面;加强面层,所述加强面层为活性粉末混凝土面层,所述加强面层涂抹于所述界面砂浆层上。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砖砌体墙,通过将界面砂浆层涂抹于砖砌体的表面,能够增强加强面层对砖砌体的粘结力;加强面层为活性粉末混凝土面层,加强面层涂抹于界面砂浆层上,利用加强面层的高强度与高韧性的特性,以及与砖砌墙体良好的粘结性能,可以较大幅度的提高墙体的承载力,有效抑制墙体的开裂和破坏,显著改善砖墙的脆性破坏;而且不会增加砖砌结构的自重和体积;施工工序简单,且施工周期短,工程造价低。工程造价低。工程造价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砖砌体墙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加固
,尤其是涉及一种砖砌体墙。

技术介绍

[0002]早期,大部分一般房屋的结构均采用砖混结构。然而该部分结构受当时技术、材料及施工条件的制约,该部分结构经过长时间的服役,存在材料老化、结构受损等问题,无法满足建筑结构安全性及可靠性要求,可能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对既有砖砌体结构进行加固是当前一项普遍的措施。
[0003]目前,工程上对既有砌体结构加固的方法主要有:1、钢筋混凝土外加层加固法,可明显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力,且加固方法施工方便、有成熟的设计施工流程,但现场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影响生产和生活,且加固后增大了构件截面,减少建筑物净空。2、增设扶壁柱加固法,其优点是施工简便,设计及施工经验丰富,可提高砌体结构承载力和稳定性,但是加固后建筑物净空会减小,且承载力提高不明显,较难满足抗震要求,一般在非地震区的建筑上使用。3、无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这种加固法的优点是施工方便、几乎没有湿作业、受力较可靠及原构件的截面尺寸也没有太大变化,缺点是加固费用较高,并且需要对角钢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总的说,目前加固既有砖砌体的方法存在增加结构自重和体积、施工工序复杂且周期长和工程造价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在于提出一种砖砌体墙,所述砖砌体墙可以提高墙体的承载力,有效抑制墙体的破坏。
[0005]根据本技术的砖砌体墙,所述砖砌体墙包括:砖砌体;界面砂浆层,所述界面砂浆层涂抹于所述砖砌体的表面;加强面层,所述加强面层为活性粉末混凝土面层,所述加强面层涂抹于所述界面砂浆层上。所述砖砌体可以是既有的、需要加固的砖砌墙体,也可以是新砌的、需要加固的砖砌墙体。
[0006]根据本技术的砖砌体墙,通过将界面砂浆层涂抹于砖砌体的表面,能够增强加强面层对砖砌体的粘结力;加强面层为活性粉末混凝土面层,加强面层涂抹于界面砂浆层上,利用加强面层的高强度与高韧性的特性,以及与砖砌墙体良好的粘结性能,可以较大幅度的提高墙体的承载力,有效抑制墙体的开裂和破坏,显著改善砖墙的脆性破坏。而且不会增加砖砌结构的自重和体积;施工工序简单,且施工周期短,工程造价低。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砖砌体包括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呈夹角布置,所述砖砌体墙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包裹于所述加强面层内,所述加强筋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墙体所在一侧且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墙体所在一侧。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砖砌体墙,在水平投影平面内,所述加强筋在所述第一墙体所在一侧的延伸长度不小于200mm,和/或,所述加强筋在所述第二墙体所在一侧的延伸长度不小于200mm。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的横截面的中心与所述砖砌体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在7mm

12mm。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界面砂浆层的厚度为1.5mm

2mm。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面层的厚度为20mm

30mm。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面层为海砂海水加强面层。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面层中的混凝土的等级不小于C60。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面层设于所述砖砌体的外侧表面,或,所述加强面层设于所述砖砌体的外侧表面和内侧表面。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的连接位置形成有构造柱,所述加强筋沿所述构造柱的周向延伸。
[001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砖砌体墙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中所示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9]图3是图1中所示B

B处的剖面图。
[0020]附图标记:
[0021]100、砖砌体墙;
[0022]10、砖砌体;11、第一墙体;12、第二墙体;
[0023]20、界面砂浆层;
[0024]30、加强面层;
[0025]40、加强筋;
[0026]50、构造柱;
[0027]60、过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参考图1和图3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砖砌体墙100。
[0030]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砖砌体墙100,包括:砖砌体10、界面砂浆层20和加强面层30。砖砌体10可以是既有的、需要加固的砖砌体10,也可以是新砌的、需要加固的砖砌体10。对砖砌体10进行加固前,需要先去除砖砌体10表面的油污、粉末和疏松的砌砖砂浆,再将界面砂浆涂抹于砖砌体10的表面,在砖砌体10的表面形成界面砂浆层20,界面砂浆层20能够增强加强面层30对砖砌墙体的粘结力;最后将加强面层30涂抹于界面砂浆层20上,加强面层30为活性粉末混凝土面层。
[0031]其中,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是一种力学性能、耐久性能
都非常优越的新型建筑材料。活性粉末混凝土具有超高强度、高韧性、高耐久性、体积稳定性良好的特性,具有很高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
[0032]界面砂浆为一种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能够增强对基层的粘结力,具有良好的耐水、耐湿热、抗冻融性能,可以避免抹灰层空鼓、起壳的现象;可代替人工凿毛处理,省时省力。
[0033]根据本技术的砖砌体墙100,通过将界面砂浆层20涂抹于砖砌体10的表面,能够增强加强面层30对砖砌体10的粘结力;加强面层30为活性粉末混凝土面层,加强面层30涂抹于界面砂浆层20上,利用加强面层30的高强度与高韧性的特性,以及与砖砌墙体良好的粘结性能,可以较大幅度的提高墙体的承载力,有效抑制墙体的开裂和破坏,显著改善砖墙的脆性破坏,而且不会增加砖砌结构的自重和体积;施工工序简单,且施工周期短,工程造价低。
[003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砖砌体10包括第一墙体11和第二墙体12,第一墙体11和第二墙体12呈夹角布置。例如,第一墙体11与第二墙体12的夹角可以是直角或近似直角,也可以是符合墙体结构设计的其他角度。砖砌体墙100还包括:加强筋40,加强筋40包裹于加强面层30内,加强筋40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墙体11所在一侧且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墙体12所在一侧。也就是说,加强筋40设置在第一墙体11与第二墙体12的夹角处,并且加强筋40的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砖砌体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砖砌体(10);界面砂浆层(20),所述界面砂浆层(20)涂抹于所述砖砌体(10)的表面;加强面层(30),所述加强面层(30)为活性粉末混凝土面层,所述加强面层(30)涂抹于所述界面砂浆层(2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砌体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砖砌体(10)包括第一墙体(11)和第二墙体(12),所述第一墙体(11)和所述第二墙体(12)呈夹角布置,所述砖砌体墙(100)还包括:加强筋(40),所述加强筋(40)包裹于所述加强面层(30)内,所述加强筋(40)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墙体(11)所在一侧且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墙体(12)所在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砖砌体墙,其特征在于,在水平投影平面内,所述加强筋(40)在所述第一墙体(11)所在一侧的延伸长度不小于200mm,和/或,所述加强筋(40)在所述第二墙体(12)所在一侧的延伸长度不小于200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砖砌体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40)的横截面的中心与所述砖砌体(10)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在7mm

12mm。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坤华梁永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