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集流体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2862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复合集流体制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复合集流体制备装置,旨在解决目前的复合集流体制备装置制备出来的复合集流体功能单一,从而导致后序补锂困难、制备效率低,且电解液浸润效果差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复合集流体制备装置包括热复合模组、补锂模组和电解液浸润助剂模组,热复合模组,其用于对高分子膜及高分子膜两侧的第一箔材和第二箔材进行热复合,以得到复合集流体;补锂模组,其设置在热复合模组的下游,用于向复合集流体喷涂锂粉溶液;电解液浸润助剂模组,其设置在热复合模组的下游,用于向复合集流体进行电解液浸润助剂的涂布。流体进行电解液浸润助剂的涂布。流体进行电解液浸润助剂的涂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集流体制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复合集流体制备的
,具体提供一种复合集流体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为了改善电池热失控,业界逐渐将目光投向复合集流体,复合集流体的通常制备方法为将箔材电镀到高分子层上,或者将箔材与高分子层热复合,这两种方法目前均可实现复合集流体的制备。
[0003]但是,目前的复合集流体制备装置制备出来的复合集流体功能单一,规模化应用存在瓶颈,从而导致后序补锂困难、制备效率低,且电解液浸润效果差等问题。
[0004]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复合集流体制备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目前的复合集流体制备装置制备出来的复合集流体功能单一,从而导致后序补锂困难、制备效率低,且电解液浸润效果差的问题。
[0006]在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集流体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复合模组,其用于对高分子膜及所述高分子膜两侧的第一箔材和第二箔材进行热复合,以得到复合集流体;补锂模组,其设置在所述热复合模组的下游,用于向所述复合集流体喷涂锂粉溶液;电解液浸润助剂模组,其设置在所述热复合模组的下游,用于向所述复合集流体进行电解液浸润助剂的涂布。
[0007]在上述复合集流体制备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集流体制备装置还包括:第一放卷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热复合模组的上游,用于对所述高分子膜进行放卷;第二放卷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热复合模组的上游,且位于所述高分子膜的第一侧,用于对所述第一箔材进行放卷;第三放卷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热复合模组的上游,且位于所述高分子膜的另一侧,用于对所述第二箔材进行放卷。
[0008]在上述复合集流体制备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箔材和所述第二箔材上均形成有孔。
[0009]在上述复合集流体制备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箔材上的孔在其长度和宽度方向上间隔分布;所述复合集流体制备装置还包括第一孔检测部件,所述第一孔检测部件设置于所述热复合模组与所述补锂模组之间,且朝向所述第一箔材设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箔材的宽度方向上的所述孔之间的第一间距;所述补锂模组包括朝向所述第一箔材设置的多个可移动的第一喷嘴,各个所述第一喷嘴能够基于所述第一间距进行位置调整;并且/或者所述第二箔材上的孔在其长度和宽度方向上间隔分布;所述复合集流体制备装置还包括第二孔检测部件,所述第二孔检测部件设置于所述热复合模组与所述补锂模组之间,且朝向所述第二箔材设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箔材的宽度方向上的所述孔之间的第二
间距;所述补锂模组包括朝向所述第二箔材设置的多个可移动的第二喷嘴,各个所述第二喷嘴能够基于所述第二间距进行位置调整。
[0010]在上述复合集流体制备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电解液浸润助剂模组包括第一凹版涂布机构,其设置于所述补锂模组的下游,用于向所述复合集流体的第一侧进行所述电解液浸润助剂的涂布。
[0011]在上述复合集流体制备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电解液浸润助剂模组还包括第二凹版涂布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凹版涂布机构的下游,用于向所述复合集流体的另一侧进行所述电解液浸润助剂的涂布。
[0012]在上述复合集流体制备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复合集流体制备装置还包括:第一烘干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凹版涂布机构与所述第二凹版涂布机构之间,用于对所述第一侧的所述电解液浸润助剂进行烘干。
[0013]在上述复合集流体制备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复合集流体制备装置还包括:第二烘干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第二凹版涂布机构的下游,用于对所述另一侧的所述电解液浸润助剂进行烘干。
[0014]在上述复合集流体制备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复合集流体制备装置还包括:收卷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第二烘干机构的下游,用于对所述复合集流体进行收卷。
[0015]在上述复合集流体制备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锂粉溶液为惰性锂粉溶液。
[0016]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复合集流体制备装置包括热复合模组、补锂模组和电解液浸润助剂模组,热复合模组,其用于对高分子膜及高分子膜两侧的第一箔材和第二箔材进行热复合,以得到复合集流体;补锂模组,其设置在热复合模组的下游,用于向复合集流体喷涂锂粉溶液;电解液浸润助剂模组,其设置在热复合模组的下游,用于向复合集流体进行电解液浸润助剂的涂布。
[0017]上述设置方式使得复合集流体具备补锂功能以及改善电解液浸润效果功能,解决了后工序补锂困难、制备效率低的问题,同时也兼顾了增加电解液浸润效果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0019]图1是本技术的复合集流体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箔材和第二箔材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列表:
[0022]10

第二放卷机构;11

第三放卷机构;12

第一放卷机构;20

热复合模组;31

第一孔检测部件;32

第二孔检测部件;40

补锂模组;41

第一喷嘴;42

第二喷嘴;501

第一凹版辊;502

第一辅助辊;503

第二辅助辊;70

第一烘干机构;601

第二凹版辊;602

第三辅助辊;603

第四辅助辊;71

第二烘干机构;80

收卷机构;90

孔;01

第一导向辊;02

第二导向辊;03

第三导向辊;04

第四导向辊;05

第五导向辊;06

第六导向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
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
[002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集流体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复合模组,其用于对高分子膜及所述高分子膜两侧的第一箔材和第二箔材进行热复合,以得到复合集流体;补锂模组,其设置在所述热复合模组的下游,用于向所述复合集流体喷涂锂粉溶液;电解液浸润助剂模组,其设置在所述热复合模组的下游,用于向所述复合集流体进行电解液浸润助剂的涂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集流体制备装置还包括:第一放卷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热复合模组的上游,用于对所述高分子膜进行放卷;第二放卷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热复合模组的上游,且位于所述高分子膜的第一侧,用于对所述第一箔材进行放卷;第三放卷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热复合模组的上游,且位于所述高分子膜的另一侧,用于对所述第二箔材进行放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箔材和所述第二箔材上均形成有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箔材上的孔在其长度和宽度方向上间隔分布;所述复合集流体制备装置还包括第一孔检测部件,所述第一孔检测部件设置于所述热复合模组与所述补锂模组之间,且朝向所述第一箔材设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箔材的宽度方向上的所述孔之间的第一间距;所述补锂模组包括朝向所述第一箔材设置的多个可移动的第一喷嘴,各个所述第一喷嘴能够基于所述第一间距进行位置调整;并且/或者所述第二箔材上的孔在其长度和宽度方向上间隔分布;所述复合集流体制备装置还包括第二孔检测部件,所述第二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宇
申请(专利权)人: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