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折叠式悬臂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凝土浇筑
,具体为可折叠式悬臂平台。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部分桥墩和房屋建筑等不同结构的混凝土浇筑均使用三角平台作为施工操作平台,工人在三角平台上方进行支拆模工作,但由于三角平台无外侧防护,且支模过程繁琐,造成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较大的情况发生,因此会采用此类悬臂平台进行辅助施工工作,而在该类悬臂平台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合适的对该组件进行折叠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折叠式悬臂平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折叠调节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可折叠式悬臂平台,包括吊平台,所述吊平台的顶端设有三角架结构,所述三角架结构包括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固定在吊平台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杆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连杆靠近底端的一侧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间位置处连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底端连接有第五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顶端和吊平台的顶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侧设有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的底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折叠式悬臂平台,包括吊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平台(1)的顶端设有三角架结构(2),所述三角架结构(2)包括第一连杆(201),所述第一连杆(201)固定在吊平台(1)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杆(201)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连杆(201)靠近底端的一侧连接有第二连杆(202),所述第二连杆(202)的中间位置处连接有第三连杆(203),所述第三连杆(203)的底端连接有第五连杆(206),所述第三连杆(203)的顶端和吊平台(1)的顶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二连杆(202)的另一侧设有第四连杆(205),所述第四连杆(205)的底端固定有弯钩杆(2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悬臂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201)和第二连杆(202)与吊平台(1)的顶端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所述第四连杆(205)和弯钩杆(204)之间相互固定,所述弯钩杆(204)和吊平台(1)顶端一侧的内部之间形成铰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悬臂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平台(1)的一侧设有埋件结构(8),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王广峰,刘凤舞,王毅,谢阳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腾飞鑫龙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