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九基色染液网格化混配的色立体及其等明度色谱构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于九基色染液网格化混配的色立体及其等明度色谱构建,属于纺织行业的色彩调控
技术介绍
[0002]颜色包涵色相、明度及彩度等三个维度,颜色的全色域是由0
°
~360
°
变化的色相角、0~1变化的明度、0~1变化的彩度所定义的颜色空间决定的。所谓全色域调控颜色,是指通过调控多元染液基色的比例,在全色域范围内调控染液色相、明度及彩度等三个维度的变化,使其色相角在0
°
~360
°
范围内变化、明度在0~1范围内变化、彩度在0~1范围内变化。这种染液颜色调控的方法称为染液颜色的全色域调控方法。
[0003]在染液配色、调色、着色过程中,需要从色相、明度及饱和度三个维度进行颜色的调控,一般利用色相环中相邻的两组彩色染料进行混色以调控颜色的色相变化;利用一组或二组彩色染料与一组白色染料或者黑色染料混合以调控染液颜色的明度变化;利用两组以上相邻色与两组无彩色染料混色以调控颜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九基色染液网格化混配的色立体及其等明度色谱构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基于彼此相同质量、且色相差60
°
的六种彩色染液,以及与各彩色染液质量相同、且分别对应预设低明度灰、中明度灰、高明度灰的三种无彩染液,构成九基色染液,然后进入步骤B;步骤B.基于染液质量所对应的预设基准离散数,以九基色染液中色相差60
°
的任意两种彩色染液与包含对应中明度灰、以及对应低明度灰或高明度灰的两种无彩染液进行混合,构成12种四元染液混色组合,并构建各四元混色组合分别对应的扇形柱状网格化模型,即获得四元染液离散化质量组合混色模式,然后进入步骤C;步骤C.根据四元染液离散化质量组合混色模式,构建各四元混色组合分别对应的四元三重耦合混色网格化配色模型,然后进入步骤D;步骤D.按基色染液的彼此联系,针对12个四元混色组合分别对应的扇形柱状网格化模型平均划分为两组,分别针对各组,按组中各基色染液的彼此联系,将组中6个扇形柱状网格化模型组合成八元染液混色圆柱状网格化模型,进一步根据2个八元染液混色圆柱状网格化模型之间端部基色染液的位置对应关系,将2个八元染液混色圆柱状网格化模型进行堆叠,构建九基色全色域网格化色立体,然后进入步骤E;步骤E.基于九基色全色域网格化色立体,分别从等明度面、等色相面、等彩度面三个维度,构建可视化色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九基色染液网格化混配的色立体及其等明度色谱构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基于色相差60
°
的六种彩色染料α、β、γ、δ、ε、θ,以及分别对应预设低明度灰、中明度灰、高明度灰的三种无彩染料μ、o、η,针对各染料质量p
α
、p
β
、p
γ
、p
δ
、p
ε
、p
θ
、p
μ
、p
o
、p
η
,分别以各染料浓度λ
α
、λ
β
、λ
γ
、λ
δ
、λ
ε
、λ
θ
、λ
μ
、λ
o
、λ
η
,配置质量分别为ω
α
、ω
β
、ω
γ
、ω
δ
、ω
ε
、ω
θ
、ω
μ
、ω
o
、ω
η
的各基色染液,构成九基色染液,并获得各基色染液的颜色值分别为C
α
(r
α
,g
α
,b
α
)、C
β
(r
β
,g
β
,b
β
)、C
γ
(r
γ
,g
γ
,b
γ
)、C
δ
(r
δ
,g
δ
,b
δ
)、C
ε
(r
ε
,g
ε
,b
ε
)、C
θ
(r
θ
,g
θ
,b
θ
)、C
μ
(r
μ
,g
μ
,b
μ
)、C
o
(r
o
,g
o
,b
o
)、C
η
(r
η
,g
η
,b
η
),ω
α
=ω
β
=ω
γ
=ω
δ
=ω
ε
=ω
θ
=ω
μ
=ω
o
=ω
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九基色染液网格化混配的色立体及其等明度色谱构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基于九基色染液质量ω
α
、ω
β
、ω
γ
、ω
δ
、ω
ε
、ω
θ
、ω
μ
、ω
o
、ω
η
,以九基色染液中色相差60
°
的任意两种彩色染液ω
x
、ω
y
与包含对应中明度灰、以及对应低明度灰或高明度灰的两种无彩染液ω
o
、ω
z
,按各染液分别对应的混合比执行混合,获得12种四元染液混色组合,各四元染液混色组合中混色染液质量Ω
xyoz
如下:各四元染液混色组合中各染液混合比如下:进一步分别针对各种四元染液混色组合,以底面扇形各端点分别对应染液质量ω
x
、ω
y
、ω
o
的颜色值C
x
(r
x
,g
x
,b
x
)、C
y
(r
y
,g
y
,b
y
)、C
o
(r
o
,g
o
,b
o
),顶面扇形各端点分别对应染液质量ω
zx
、ω
zy
、ω
z
的颜色值C
zx
(r
zx
,g
zx
,b
zx
)、C
zy
(r
zy
,g
zy
,b
zy
)、C
z
(r
z
,g
z
,b
z
),扇形弧长对应色
相角,扇形半径对应彩度,高度对应明度,构建四元染液混色组合对应的扇形柱状模型,并基于染液质量所对应的预设基准离散数10,针对扇形柱状模型的扇形弧长、扇形半径、高分别进行10等分,构建该四元混色组合对应的扇形柱状网格化模型,进而获得各四元混色组合分别对应的扇形柱状网格化模型,即获得四元染液离散化质量组合混色模式;各扇形柱状网格化模型中,基于对应染液质量ω
x
等分的ω
x
(i)、对应染液质量ω
y
等分的ω
y
(m)、对应染液质量ω
o
等分的ω
o
(j)、对应染液质量ω
z
等分的ω
z
(δ),则各染液质量混合比合比如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九基色染液网格化混配的色立体及其等明度色谱构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根据四元染液离散化质量组合混色模式,关于各四元混色组合分别对应的扇形柱状网格化模型,以i、m、j、δ定义网格点,按四元三重耦合混色,则网格点所对应质量ω
xyoz
(i,m,j,δ)如下:根据ω
xyoz
(i,m,j,δ)=ω
x
=ω
y
=ω
o
=ω
z
,以及i=m,更新式(8)如下:即实现各基色染液不同离散质量下进行四元三重耦合混色获得混色样ω
xyoz
(i,j,δ);进一步根据式(10),获得混色样ω
xyoz
(i,j,δ)中四元基色染液的混合比(i,j,δ)中四元基色染液的混合比如下:以及根据各网格颜色值C(i,j,δ)=[r(i,j,δ)g(i,j,δ)b(i,j,δ)],获得各网格颜色值如下:获得网格点P(i,j,δ)的极坐标为:极角θ(i,j,δ),极半径ρ(i,j,δ),高度Z(i,j,δ)如下:
或记为:Q(i,j,δ)=[(i
‑
1)
×
π/30(j
‑
1)/10(δ
‑
1)/10](1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九基色染液网格化混配的色立体及其等明度色谱构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针对12个四元混色组合ω
α
‑
ω
β
‑
ω
o
‑
ω
μ
、ω
β
‑
ω
γ
‑
ω
o
‑
ω
μ
、ω
γ
‑
ω
δ
‑
ω
o
‑
ω
μ
、ω
δ
‑
ω
ε
‑
ω
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曰兴,薛元,王立强,高洪国,张国清,王玉平,刘尊东,孙显强,朱文硕,谌启鑫,
申请(专利权)人:愉悦家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