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应力场和渗流场耦合作用下软土路基长期沉降预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工程领域中一种动应力场和渗流场耦合作用下软土路基长期沉降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滩涂作为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为沿海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利用空间。滩涂区广泛分布着具有高含水量、高孔隙比、高压缩性、低抗剪强度和低渗透性的软土地基。路基两侧赋存环境差别迥异,一侧邻接陆地,水位较低,一侧邻近大海,长期受到潮汐作用下反复水位变化影响。此外,运维期,路基将承受交通荷载作用。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在长期反复水位和交通耦合作用下,软土路基动应力场和渗流场不断发生变化,容易引发工后沉降过大等工程事故,甚至会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因此,合理探寻一种动应力场和渗流场耦合作用下软土路基长期沉降预测方法,对有效防止工程灾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3]目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常用的沉降预测方法主要有分层总和法(又称规范法GB50007
‑
2011)、三点法、Verhulst模型、Logistic模型、砂井固结理论方法、有限单元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应力场和渗流场耦合作用下软土路基长期沉降预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第一步,监测在时间t内线性路基工程在典型位置处由潮汐诱发的反复水位幅值A、反复水位周期T、交通荷载大小的平均值F和不同潮汐荷载与交通荷载耦合作用下的沉降监测数据和无潮汐荷载作用下的沉降监测数据,不同潮汐荷载与交通荷载耦合作用下的沉降监测数据与反复水位幅值A、反复水位周期T、交通荷载大小的平均值F和时间t有关,且沉降曲线呈现双曲线特征,满足公式(1):式中,t0为初始时间;s
t
为时间t时的沉降,s0为初始时间t0时的沉降,a为截距参数,b为斜率参数,D为沉降的增加幅度;第二步,设初始时间t0为0,初始沉降s0为0,将不同潮汐荷载与交通荷载耦合作用下的沉降监测数据绘制于横坐标为t
‑
t0,纵坐标为s
t
‑
s0中,求得斜率参数b;分析斜率参数b与反复水位幅值A的关系,利用二次多项式建立斜率参数b与反复水位幅值A的关系,如公式(2)所示,b=c1A2+c2A+c3ꢀꢀꢀꢀꢀꢀꢀꢀꢀꢀꢀꢀꢀꢀꢀꢀꢀꢀꢀꢀ
(2)式中,c1、c2和c3为二次多项式的待定参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