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满检装置及吊挂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2462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满检装置及吊挂设备,属于吊挂系统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满检装置不能有效检测轨道上设置相邻载具之间间距较大的满站情况的问题。本满检装置包括能够安装在轨道一侧的检测底座,满检装置包括压杆和连杆,连杆转动连接在检测底座上,压杆的一端与连杆的一端连接,压杆的外侧面与连杆的外侧面相配合形成过渡面,检测底座内设有用于检测压杆或者连杆的位置变化的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压杆和连杆安装好后,这样载具可以沿着连杆移动,最后与压杆抵接。连杆不仅仅是只用于支撑压杆,还能充当斜面使载具能够快速与压杆抵接。压杆与连接杆是可拆卸连接,这样可以根据载具之间的距离来安装合适长度的压杆,以适用不同的作业情况。适用不同的作业情况。适用不同的作业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满检装置及吊挂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吊挂系统
,涉及一种满检装置及吊挂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在服装加工领域,越来越多的服装制造厂引入了服装吊挂系统。服装吊挂系统安装在车间的上方,由不同轨道构成,轨道上安装有可移动的载具以及衣架。
[0003]在仓储物流输送系统(包括吊挂系统)中,需要判断主轨、支轨或其它轨道上的载具的数量是否已满。如果在该轨道上已经存满载具,则不允许新的载具进入。否则会发生载具掉落,或因载具堆积造成吊挂设备损坏等问题。
[0004]现在的市场上对于如何解决载具满站的问题采用在轨道入口位置设置红外或者金属接近开关传感器,该传感器用于检测该轨道上的载具是否已经积累到入口的位置。比如传感器检测到与传感器位置对应的载具已经较长时间未移动,则判断该轨道上的载具已满,反之就是判断未满。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这类传感器的检测区域有限,通常只是点状区域,这样的检测方式仅适用于载具之间处于相互紧挨的情况。若载具之间的间距扩大,传感器的检测点容易落后两载具之间,这样就不能有效的判断满站,容易出现误判导致载具不断进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满检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满检装置不能有效检测轨道上设置相邻载具之间间距较大的满站情况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满检装置,包括能够安装在轨道一侧的检测底座,所述满检装置包括压杆和连杆,所述连杆转动连接在所述检测底座上,所述压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压杆的外侧面与所述连杆的外侧面相配合形成过渡面,所述检测底座内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压杆或者所述连杆的位置变化的传感器。
[0008]其工作原理是:
[0009]检测底座,其可以通过螺钉等固定安装在轨道的一侧。
[0010]连杆为长条型,其转动连接在检测底座上。
[0011]压杆也为长条型,其一端与连杆的一端连接。压杆向检测底座的方向压或者向远离检测底座的方向抬,此时压杆会一并带动连杆转动。也就说,当载具沿着轨道过来会挤压压杆,从而导致压杆朝着检测底座的方向压,同时连杆朝着检测底座的方向转动,这时候压杆或者连杆会触发传感器,载具只是经过压杆,其触发的时间较短。这样传感器一来可以起到计数的作用,二来当触发时间较长,说明在该轨道上载具的数量已满,传感器发出满载的信号,以便后台作出相应动作。压杆的外侧面与所述连杆的外侧面相配合形成过渡面。过渡面指的是载具经过满检装置时与其抵接的面,载具会沿着连杆的外侧面移动,最后与压杆的外侧面抵接。
[0012]其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方案的压杆和连杆均为长条型,且连杆安装好后是斜向上的,这样载具可以沿着连杆移动,最后与压杆抵接。连杆不不仅仅是只用于支撑压杆,还能够充当斜面使载具能够快速与压杆抵接。
[0014]此外,本满检装置体积小,可以安装在很多位置,安装方便,不需要将截轨道,本满检装置不仅可以用于检测载具,对于轨道上其他形状的运动物体都能进行检测。
[0015]优选地,所述压杆与所述连杆可拆卸连接。
[0016]其有益效果是:
[0017]压杆与连杆是可拆卸连接,这样可以根据载具之间的距离来安装合适长度的压杆,以适用不同的作业情况。
[0018]优选地,所述连杆的外侧面呈弧形,所述连杆与所述检测底座之间的夹角为α,α大于0度且α小于45度。
[0019]其有益效果是:
[0020]连杆与检测底座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45度,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夹角设置的更小,这样与载具的前进方向形成的角度较小,这样载具可以轻易的将连杆朝检测底座的方向压,即便载具在无动力的情况下也能做到,且连杆不会影响到载具的运动状态。
[0021]优选地,所述检测底座上设有安装槽一和安装槽二,所述安装槽一和所述安装槽二上均安装有所述连杆,所述压杆的尾部与所述安装槽一内的所述连杆连接,所述压杆的中部与所述安装槽二内的所述连杆连接。
[0022]其有益效果是:
[0023]在检测底座上设置了两个连杆并分别安装在安装槽一和安装槽二内,压杆与两个连杆均连接,这样两个连杆对于压杆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这样将压杆换成长度较长的,也不会因为压杆的重心发生改变导致连杆与检测底座的夹角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满检装置的正常运行。
[0024]优选地,所述检测底座上设有安装槽三,所述传感器设置在安装槽三内,所述传感器设有凹槽一,所述压杆设有能够移入所述凹槽一内的凸起部一,所述连杆开设有通孔,所述凸起部一贯穿所述通孔。
[0025]其有益效果是:
[0026]压杆的中部设有凸起部一,连杆的开设有通孔。因为压杆的凸起部一可以穿过位于安装槽二的连杆的通孔,然后在压杆朝检测底座方向移动时,凸起部一能够移入传感器的凹槽一内,从而触发传感器信号。这样使得压杆与安装槽二的连杆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凑,有利于减少满检装置所占用的空间。
[0027]优选地,所述安装槽三包括安装通道和固定槽,所述传感器具有凸起部二,所述凹槽一位于所述凸起部二上,所述凸起部二穿过所述安装通道且所述传感器的主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槽上,
[0028]所述固定槽的两侧设有卡扣,所述固定槽上设有固定柱,所述传感器开设有与所述固定柱相匹配的固定孔,所述传感器主体撑开所述卡扣后固定在所述固定槽上。
[0029]其有益效果是:
[0030]安装传感器时,从检测底座的底部将传感器装入,传感器的凸起部二会穿过安装
通道,方便压杆的凸起部一能够移入凹槽一内。这样方便对传感器进行安装以及更换。传感器安装好后,其传感器的主体安装在固定槽上,固定槽的两边具有卡扣,传感器要安装时会将卡扣向两边撑开。在传感器与固定槽的槽面抵接后,卡扣复位将传感器的主体扣住,使传感器能够固定在固定槽上,防止其掉落。
[0031]传感器上还开设有固定孔,固定槽上设有与固定孔相匹配的固定柱。这样可以增加传感器安装的稳定性。
[0032]优选地,所述满检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检测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覆盖所述固定槽。
[0033]其有益效果是:
[0034]固定板能够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轨道上,检测底座的底部通过螺钉与固定板固定连接。这样固定板能够覆盖固定槽,也就说说固定板与检测底座相配合使传感器封闭起来,这样对于传感器能够起到防尘的作用,也进一步的增强了传感器的稳定性,使得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强,提高了传感器检测的准确性。
[0035]优选地,所述满检装置包括子母螺钉,所述连杆通过所述子母螺钉转动连接在所述检测底座上。
[0036]其有益效果是:
[0037]子母螺钉包括螺钉和螺母,螺钉贯穿检测底座和连杆的一端,使连杆能够通过螺钉转动连接在检测底座上,在螺钉的末端装上螺母来固定,这样方便拆卸和安装。
[0038]优选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满检装置,包括能够安装在轨道一侧的检测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满检装置包括压杆(2)和连杆(3),所述连杆(3)转动连接在所述检测底座(1)上,所述压杆(2)的一端与所述连杆(3)的一端连接,所述压杆(2)的外侧面与所述连杆(3)的外侧面相配合形成过渡面,所述检测底座(1)内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压杆(2)或者所述连杆(3)的位置变化的传感器(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2)与所述连杆(3)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的外侧面呈弧形,所述连杆(3)与所述检测底座(1)之间的夹角为α,α大于0度且α小于45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底座(1)上设有安装槽一(11)和安装槽二(12),所述安装槽一(11)和所述安装槽二(12)上均安装有所述连杆(3),所述压杆(2)的尾部与所述安装槽一(11)内的所述连杆(3)连接,所述压杆(2)的中部与所述安装槽二(12)内的所述连杆(3)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底座(1)上设有安装槽三(13),所述传感器(4)设置在安装槽三(13)内,所述传感器(4)设有凹槽一(411),所述压杆(2)设有能够移入所述凹槽一(411)内的凸起部一(21),所述连杆(3)开设有通孔(31),所述凸起部一(21)贯穿所述通孔(3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三(13)包括安装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洋陈鹏赵瑞高冰陈继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衣科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