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粘性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现场测试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力学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粘性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现场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工程建设中,对于无粘性粗粒土的回填压实质量通常采用孔隙率或相对密度指标控制,一般由设计提出孔隙率或相对密度控制值,要求现场填筑碾压后的孔隙率或相对密度不低于设计要求。现场填筑压实后的相对密度是指用现场填筑碾压后实测干密度、室内相对密度试验所得最小干密度和最大干密度三者通过公式计算而得。室内相对密度试验(最小干密度、最大干密度)的最小干密度通过倾注松填法测得,最大干密度通常采用振动台法测得,即采用φ300
×
340mm容积桶及振动频率为40Hz~60Hz、振幅0mm~2mm可调的振动台,施加压力为14KPa,进行振动试验,要求试样最大粒径不超过60mm,对原级配中超径部分一般采用“等量替代法”等方法进行处理,从而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小干密度。
[0003]由于目前的振动碾压设备技术发展较快,激振力较大,现场填料实际最大粒径可达 300mm以上,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粘性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现场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试验场地上进行不同级配工况、不同铺土厚度H
n
下的若干期碾压试验,所述不同级配工况采用不同级配工况曲线表示,碾压试验包括以下步骤:S1、对试验场地划分为碾压试验场和相对密度试验场;并在一期碾压试验开始前,对试验场地采用工程建筑施工用的无粘性粗粒土作为回填料进行铺筑并碾压密实,作为基础层;S2、预定一期试验层铺土厚度H1,并在相对密度试验场已回填基础层上放置多个试样筒,求得每个试样筒体积V
筒
;在试验场地的回填基础层上根据预定厚度H1进行无粘性粗粒土的铺填,一期试验层顶面高程与试样筒顶面高程同高;S3、在每个试样筒内分别灌入一种在级配工况曲线下所配制的试验料(3),试验料的质量为M
筒
,通过试样筒体积V
筒
计算得出当前级配工况曲线下的试验料(3)的最小湿密度ρ
min
;对相对密度试验场的一期试验层以及试验料(3)碾压至沉降量无变化,对碾压试验场的一期试验层碾压达到预定碾压遍数;S4、在碾压试验场内随机选定测试点,测量出该测试点无粘性粗粒土的质量M和体积V,从而计算出当前碾压试验场内的压实无粘性粗粒土的湿密度ρ,再将该区域中无粘性粗粒土进行含水率检测,并通过计算得出碾压试验场内一期试验层无粘性粗粒土的干密度ρ
d
;并在密度测试的同时测试碾压试验场内一期试验层无粘性粗粒土的实际颗粒级配组成,绘制实测级配曲线;S5、对相对密度试验场的每个试样筒内已碾压密实的无粘性试验料(3),测量出其压实后体积V
压
,并根据试验料的质量M
筒
,计算得出当前级配工况曲线下压实无粘性粗粒土试验料(3)的最大湿密度ρ
max
;再将试样筒(1)中无粘性粗粒土试验料(3)进行含水率检测,并通过计算得出相对密度试验场一期试验层中当前级配工况曲线下的无粘性粗粒土试验料(3)的最小干密度ρ
dmin
和最大干密度ρ
dmax
;S6、重复步骤S2~S5,直至完成所有不同铺土厚度H
n
下、不同级配工况曲线的若干期碾压试验,得出不同铺土厚度H
n
下不同级配工况曲线的最小干密度和最大干密度;施工期无粘性粗粒土压实质量控制:按照上述碾压试验结果,确定铺土厚度、碾压遍数并进行逐层填筑施工,每层铺土碾压后,按照步骤S4计算出该层无粘性粗粒土的实测的干密度和实际颗粒级配组成;将实测级配曲线与不同级配工况曲线进行对比,计算出现场实测相对密度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全纪,谢国帅,张继霞,黄世强,黄亚康,刘剑平,李立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