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及可折叠终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1771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天线及可折叠终端设备,属于可折叠终端技术领域。一种天线,用于可折叠终端设备,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包括能够沿折叠线折叠的第一屏和第二屏,所述天线包括:第一辐射单元和第二辐射单元,所述第一辐射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屏内的第一导体上,所述第二辐射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屏内的第二导体上,所述第一辐射单元和第二辐射单元沿所述折叠线对称设置;当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辐射单元和第二辐射单元相邻的端部在所述折叠线处重合形成偶极子辐射体;当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辐射单元和第二辐射单元重合形成一个单极子辐射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可折叠终端的天线设计问题,使得可折叠终端设备在展开和闭合状态下天线性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天线性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天线性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线及可折叠终端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可折叠终端
,尤其涉及一种天线及可折叠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可折叠智能终端设备作为一种差异化的新型终端设备,以新型的外观等吸引消费者,是各大终端厂商追逐的新领域。目前在集通讯和娱乐为一体的智能终端中设计稳定的天线非常重要。而可折叠智能终端设备具有展开和闭合两种状态,其两种状态下天线的地板(天线周围的金属区域)大小和天线环境均发生了变化,因此设计一种在终端设备展开和闭合两种状态下辐射性能一致且稳定性好的天线显得困难且重要。
[0003]目前设计可折叠智能终端设备天线的办法就是先在其中一种状态下(展开或者闭合状态)把天线调试好,较少考虑另一种状态下的天线性能,往往这样的天线设计办法只能保证一种状态下的天线性能,而另一种状态下的天线性能就会显得比较差。这样后期在优化性能不合格状态下的天线性能后,肯定会使另一种状态下的天线性能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天线不稳定或者性能恶化。所以这种天线设计办法给调试带来了极大的麻烦而且天线性能也不能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天线及可折叠终端设备,旨在解决现有可折叠终端的天线设计问题,使得可折叠终端设备在展开和闭合状态下天线性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用于可折叠终端设备,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包括能够沿折叠线折叠的第一屏和第二屏;所述天线包括: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所述第一缝隙设置在所述第一屏内的第一导体上,所述第二缝隙设置在所述第二屏内的第二导体上,所述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二缝隙沿所述折叠线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均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结构;
[0006]当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的开口在所述折叠线处重合形成偶极子辐射体;
[0007]当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重合形成一个在所述折叠线处具有开口的单极子辐射体。
[0008]在一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布置在第一导体或第二导体上的馈电单元,所述馈电单元在所述第一缝隙或者所述第二缝隙接入。
[0009]在一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布置在第一导体或第二导体上的天线开关;
[0010]其中,所述馈电单元在所述第一缝隙接入时,所述天线开关在所述第二缝隙接入;所述馈电单元在所述第二缝隙接入时,所述天线开关在所述第一缝隙接入。
[0011]在一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为PCB板。
[00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可折叠终端设备,包括前述目的所
述的天线,所述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位于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的顶部区域。
[001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天线,包括:第一金属条和第二金属条,所述第一金属条设置在所述第一屏内的第一导体上,所述第二金属条设置在所述第二屏内的第二导体上,所述第一金属条和所述第二金属条沿所述折叠线对称设置;
[0014]当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金属条和第二金属条相邻的端部在所述折叠线处重合形成偶极子辐射体;
[0015]当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金属条和第二金属条重合形成一个单极子辐射体。
[0016]在一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布置在第一导体或第二导体上的馈电单元,所述馈电单元在所述第一金属条或者所述第二金属条接入。
[0017]在一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布置在第一导体或第二导体上的天线开关;
[0018]其中,所述馈电单元在所述第一金属条接入时,所述天线开关在所述第二金属条接入;所述馈电单元在所述第二金属条接入时,所述天线开关在所述第一金属条接入。
[0019]在一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为PCB板。
[002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可折叠终端设备,包括前述目的所述的天线,所述第一金属条和第二金属条位于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的顶部区域。
[0021]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天线及可折叠终端设备,可折叠终端设备在展开和闭合状态时分别按照偶极子辐射体和单极子辐射体进行工作,从而使可折叠终端设备在展开和闭合状态下天线的谐振频率工作在相同频段,从而保证天线性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在可折叠终端设备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在可折叠终端设备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在可折叠终端设备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在可折叠终端设备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天线,用于可折叠终端设备。如图1和3所示,可折叠终端设备包括能够沿折叠线(图中以虚线示意,实际该折叠线可以根据产品支持的折叠情况而定)折叠的第一屏3和第二屏4。天线包括:第一辐射单元和第二辐射单元,第一辐射单元设置在第一屏内的第一导体上,第二辐射单元设置在第二屏内的第二导体上,第一辐射单元和第二辐射单元沿折叠线对称设置。
[0027]当可折叠终端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辐射单元和第二辐射单元相邻的端部在折叠线处重合形成偶极子辐射体;当可折叠终端设备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辐射单元和第二辐射单元重合形成一个单极子辐射体。可折叠终端设备在展开和闭合状态时分别按照偶极子辐射体和单极子辐射体进行工作,从而使可折叠终端设备在展开和闭合状态下天线的谐振频率工作在相同频段,从而保证天线性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9]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0]实施例一
[0031]如图1所示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可折叠终端设备在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可折叠终端设备可以沿图中虚线(即折叠线)对折,对折状态如图2所示。
[0032]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包括:第一缝隙1和第二缝隙2,第一缝隙1设置在第一屏3内的第一导体上,第二缝隙2设置在第二屏4内的第二导体上,第一缝隙1和第二缝隙2沿折叠线对称设置。其中,第一缝隙1和第二缝隙2的长度和宽度均相同,且均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结构。
[0033]本实施例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可以为PCB板。
[0034]在一示例的实施方式中,天线的馈电单元可以在第一缝隙1接入并位于与第一缝隙1同侧的PCB电路板上,也可以在第二缝隙2接入并位于与第二缝隙2同侧的PCB电路板上。
[0035]本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可以使可折叠终端设备在展开和闭合状态下天线的谐振频率工作在相同频段,从而保证天线性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具体分析如下:
[0036]根据天线波长和频率的公式C=fλ(C为恒值)得出,当频率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用于可折叠终端设备,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包括能够沿折叠线折叠的第一屏和第二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包括:第一辐射单元和第二辐射单元,所述第一辐射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屏内的第一导体上,所述第二辐射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屏内的第二导体上,所述第一辐射单元和第二辐射单元沿所述折叠线对称设置;当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辐射单元和第二辐射单元相邻的端部在所述折叠线处重合形成偶极子辐射体;当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辐射单元和第二辐射单元重合形成一个单极子辐射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单元为第一缝隙,所述第二辐射单元为第二缝隙,所述第一缝隙设置在所述第一屏内的第一导体上,所述第二缝隙设置在所述第二屏内的第二导体上,所述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二缝隙沿所述折叠线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均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结构;当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的开口在所述折叠线处重合形成偶极子辐射体;当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重合形成一个在所述折叠线处具有开口的单极子辐射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置在第一导体或第二导体上的馈电单元,所述馈电单元在所述第一缝隙或者所述第二缝隙接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置在第一导体或第二导体上的天线开关;其中,所述馈电单元在所述第一缝隙接入时,所述天线开关在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世榕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