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路面施工用沥青洒布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160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沥青路面施工用沥青洒布结构,所述箱体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沥青罐,所述箱体内腔后侧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前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凹板,所述支撑凹板前端固定连接有洒布主管,所述洒布主管两侧均有洒布副管,所述洒布副管和洒布主管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喷嘴,所述洒布主管顶部靠近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靠近前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底板底部靠近后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后侧有移动主板,所述移动主板底部有三个挡板,减少风吹日晒,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操作简单方便,还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路面施工用沥青洒布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洒布
,尤其涉及一种沥青路面施工用沥青洒布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沥青路面是通过铺设上沥青完成的,而沥青路面建造完成是工作人员用沥青洒布机或沥青洒布车上的洒布结构完成的,沥青洒布机是一种黑色路面机械,沥青贯入式路面在碎石层摊铺碾压挤密实、平整均匀后,在表面清扫干净、保持干燥的基层上用沥青洒布机喷洒第一遍沥青,在趁热撒布嵌缝料均匀覆盖后,再由沥青洒布机喷洒第二遍沥青,直至喷洒罩面沥青形成路面。
[0003]现有的沥青洒布装置一般都是存放在外部的,在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打后,装置容易出现一些损坏或者喷嘴容易被堵塞,造成装置出现问题,影响后续的工作,且现有的装置在进行维修的过程中,装置不易拆卸,导致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难度加大,费时费力,在施工结束后,喷嘴或者输送管内会存在少量的沥青,会在施工结束后滴落在完工的路面上,影响美观,在派人去清理的话又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沥青路面施工用沥青洒布结构。
[0005]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沥青路面施工用沥青洒布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沥青罐,所述箱体内腔后侧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前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凹板,所述支撑凹板前端固定连接有洒布主管,所述洒布主管左右两侧均有洒布副管,所述洒布副管和洒布主管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喷嘴学名中就叫这个,所述洒布主管顶部靠近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靠近前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底板底部靠近后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后侧有移动主板,所述移动主板底部有三个挡板。
[0007]进一步的,所述沥青罐底部靠近中心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输送管,两个所述输送管远离沥青罐的一端均贯穿有圆环,并与其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圆环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圆环杆,两个所述圆环杆顶端均固定连接在箱体内腔顶部,两个所述输送管远离圆环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沥青导管,两个所述第二沥青导管远离输送管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洒布主管顶部相邻处,两个所述第二沥青导管内腔底部均贯穿设有第一沥青导管,两个第一沥青导管远离输送管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相邻的洒布副管一侧。
[0008]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腔顶部和底部靠近前侧处均开设有移动槽,两个所述移动槽内腔均活动连接有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相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杆,两个所述移动杆之间共同固定连接在支撑凹板相邻一侧。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左
右两侧均啮合有从动齿轮,两个所述从动齿轮内腔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靠近洒布主管的一端均插接在底板顶部,两个所述连接杆远离洒布主管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相邻的洒布副管顶部中心处。
[0010]进一步的,所述洒布主管前侧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腔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远离洒布主管中心处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远离洒布主管中心处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相邻洒布副管一侧。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旋转齿轮,所述移动主板前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若干齿块,所述旋转齿轮后侧与相邻齿块互为啮合设置,所述移动主板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移动副板,所述洒布主管和洒布副管后侧靠近底部处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腔均活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后端均固定连接在相邻的移动主板和移动副板前侧。
[0012]进一步的,所述移动主板和移动副板底部均有支撑杆,所述移动主板内腔底部和相邻的支撑杆内腔顶部均开设有两个第一螺纹孔,所述移动副板内腔底部和相邻支撑杆内腔顶部处均开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内腔均贯穿设有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内腔均啮合在螺纹杆外侧边缘相邻处,所述支撑杆远离螺纹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相邻挡板后侧,中间的所述挡板两侧均与两侧的挡板相邻处活动连接,所述挡板内腔均开设有若干沥青喷孔。
[0013]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通过设置电动伸缩杆和支撑凹板,使本装置在日常不使用的情况下,有效的将洒布主管和洒布副管收进箱体内,减少风吹日晒,有效保护了装置的各个部件,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螺纹孔和螺纹杆,使装置在维修和清洁的时候,可以通过旋转螺纹杆将支撑杆从装置中拆卸下来,方便维修人员进行检修和清理,简单方便,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5]2、通过设置第二伺服电机和齿块,在工作人员在使用结束后,旋转齿轮带动移动主板左右移动,使沥青喷孔从喷嘴底部移动到一侧,使挡板的顶部可以接住喷嘴和输送管内遗留的沥青,保证了遗留的沥青不会滴落在路面上,从而减少了后续的工作流程,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0016]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施例的主视剖视图;
[0018]图2为本实施例的右视剖视图;
[0019]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0020]图4为本实施例的弧形槽俯视剖视图;
[0021]图5为本实施例的移动副板主视剖视图;
[0022]图6为本实施例的支撑凹板俯视图;
[0023]图7为本实施例的旋转齿轮俯视图。
[0024]图中:1、箱体;2、连接杆;3、洒布副管;4、喷嘴;5、挡板;6、沥青喷孔;7、洒布主管;8、弧形槽;9、限位块;10、限位杆;11、第一沥青导管;12、第二沥青导管;13、输送管;14、从动齿轮;15、主动齿轮;16、沥青罐;17、第一伺服电机;18、底板;19、圆环;20、第二伺服电机;21、滑动杆;22、滑动槽;23、旋转齿轮;24、支撑杆;25、移动副板;26、电动伸缩杆;27、移动杆;28、移动槽;29、支撑凹板;30、螺纹杆;31、移动主板;32、齿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6]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路面施工用沥青洒布结构,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沥青罐(16),所述箱体(1)内腔后侧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26),所述电动伸缩杆(26)前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凹板(29),所述支撑凹板(29)前端固定连接有洒布主管(7),所述洒布主管(7)左右两侧均有洒布副管(3),所述洒布副管(3)和洒布主管(7)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喷嘴(4),所述洒布主管(7)顶部靠近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底板(18),所述底板(18)顶部靠近前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17),所述底板(18)底部靠近后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20),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0)后侧有移动主板(31),所述移动主板(31)底部有三个挡板(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施工用沥青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罐(16)底部靠近中心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输送管(13),两个所述输送管(13)远离沥青罐(16)的一端均贯穿有圆环(19),并与其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圆环(19)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圆环杆,两个所述圆环杆顶端均固定连接在箱体(1)内腔顶部,两个所述输送管(13)远离圆环(19)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沥青导管(12),两个所述第二沥青导管(12)远离输送管(1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洒布主管(7)顶部相邻处,两个所述第二沥青导管(12)内腔底部均贯穿设有第一沥青导管(11),两个第一沥青导管(11)远离输送管(1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相邻的洒布副管(3)一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施工用沥青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顶部和底部靠近前侧处均开设有移动槽(28),两个所述移动槽(28)内腔均活动连接有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相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杆(27),两个所述移动杆(27)之间共同固定连接在支撑凹板(29)相邻一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施工用沥青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7)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5),所述主动齿轮(15)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文革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