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湿两用旋转可调式土壤动物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1020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38
一种干湿两用旋转可调式土壤动物分离器,底座上装有支杆,支杆外周面上设有螺纹,支杆上从下到上依次经螺纹装有收集架、漏斗架和灯泡架,构成旋转可调结构,收集架上均布置有多个收集瓶,漏斗架上均布开有多个通孔,通孔内均卡装有漏斗,漏斗上置有样品筒,漏斗下部出口分别位于多个收集瓶正上方,灯泡架下面均布装有与各个漏斗相对应的灯泡,多个灯泡串联在一起,并经导线与装有灯泡架上面的开关相连,开关与供电装置相连;结构简单,设计新颖独特,体积小,可拆卸,组装方便,便于携带,光热源、土壤、收集瓶之间的间距可调,提高分离效率,实用性高,适用面广,是土壤动物分离器上的一大创新,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湿两用旋转可调式土壤动物分离器


[0001]本技术涉及土壤动物分离辅助工具,特别是一种干湿两用旋转可调式土壤动物分离器。

技术介绍

[0002]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种类非常丰富,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和组成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功能,对凋落物分解、土壤养分的循环、土壤理化性质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土壤动物按体长可以分为大型土壤动物、中型土壤动物、小型土壤动物,其中中型土壤动物主要包括螨类和跳虫,属于干性土壤动物,线虫属于湿生动物。由于中型土壤动物肉眼难以观察,需要先把其从土壤中分离提取出来,才能做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0003]鉴于中型土壤动物怕光、怕热的特点,于20世纪初,意大利的科学家Berlese技术一种用于分离土壤动物的烘虫漏斗。1917年,Tullgren改良了漏斗,也就是目前常用的干漏斗法,即将土壤或其他样品放在漏斗上的一个容器中,然后将这个容器置于灯泡的下方。灯的热度和光线为土壤样品创造一个大约14℃的温度梯度。这就刺激中型土壤动物向下运动,最终穿过筛网到达漏斗底部的收集容器中。线虫的分离方法主要根据线虫比水重的原理,采用湿漏斗法进行提取分离。
[0004]此后,国内外的科学家在干漏斗和湿漏斗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不断的改良优化干漏斗和湿漏斗分离技术。如专利号为CN109622350A:一种土壤中小型干、湿动物的分离方法;CN109453981A:一种干湿两用中小型土壤动物分离装置;CN107950520A:一种多功能野外便携式中小型土壤动物分离装置;CN104094898A:一种基于农田景观与生态功能研究的中小型土壤动物分离装备设计与应用;CN108522432A:土壤动物分离收集装置等多项专利。
[0005]但是,由于结构上的不足,现有的土壤动物分离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主要包括框架、放置在框架中的隔板、漏斗、光源、收集瓶等,整个装置体积较大,不能拆卸,携带极不方便,不适合野外进行多样本量的土壤动物分离实验的操作;2.现有分离技术中的光源、土壤、漏斗和收集容器的高度,及他们之间的间距都是固定的,不能根据分离时间、不同含水量和厚度的样本等实际需求来调节他们之间的距离,分离效率低;3.现有湿漏斗或干漏斗分离器大多是独立的,即使有少数干湿两用的,占空间大,浪费空间,分离样本量少,工作效率低;4.现有的分离器为往往多排漏斗联合,给实验操作造成诸多不便。因此,缺乏分离效率高、可比性强、可升可降、操作和携带方便、可用于多样本量的土壤动物分离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干湿两用旋转可调式土壤动物分离器,可有效解决现有的土壤动物分离设备分离效率低、实用性差、不易携带,且适用性面差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干湿两用旋转可调式土壤动物分离器,包括支杆、漏斗、底座和收集瓶,所述的底座上装有支杆,支杆外周面上设有螺
纹,支杆上从下到上依次经螺纹装有收集架、漏斗架和灯泡架,构成旋转可调结构,收集架上均布置有多个收集瓶,漏斗架上均布开有多个通孔,通孔内均卡装有漏斗,漏斗上置有样品筒,漏斗下部出口分别位于多个收集瓶正上方,灯泡架下面均布装有与各个漏斗相对应的灯泡,多个灯泡串联在一起,并经导线与装有灯泡架上面的开关相连,开关与供电装置相连,构成灯泡的开关结构。
[0008]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独特,体积小,可拆卸,组装方便,便于携带,光热源、土壤、收集瓶之间的间距可调,提高分离效率,实用性高,适用面广,是土壤动物分离器上的一大创新,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0]图2是本技术样品筒结构示意图(干式样品筒)。
[0011]图3是本技术样品筒结构示意图(湿式样品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情况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13]结合附图给出,一种干湿两用旋转可调式土壤动物分离器,包括支杆、漏斗、底座和收集瓶,所述的底座8上装有支杆3,支杆3外周面上设有螺纹,支杆3上从下到上依次经螺纹装有收集架6、漏斗架4和灯泡架1,构成旋转可调结构,收集架6上均布置有多个收集瓶7,漏斗架4上均布开有多个通孔,通孔内均卡装有漏斗5,漏斗5上置有样品筒,漏斗5下部出口分别位于多个收集瓶7正上方,灯泡架1下面均布装有与各个漏斗5相对应的灯泡2,多个灯泡2串联在一起,并经导线与装有灯泡架1上面的开关101相连,开关101与供电装置相连,构成灯泡2的开关结构。
[0014]为保证更好的实施效果,所述的漏斗5为长颈漏斗,样品筒为干式样品筒10或湿式样品盘11,图1中仅示出其中一个漏斗5上装有干式样品筒10。
[0015]所述的干式样品筒10为硬质塑料制成的两端开口的空心圆形,底部开口处装有不锈钢丝网,干式样品筒10直径小于漏斗5上部开口处内径,大于漏斗5下部长颈处的内径。
[0016]所述的湿式样品盘11为不锈钢丝网制成的上大下小的空心倒圆锥形,湿式样品盘11开口处的外径不小于漏斗5上部开口处的内径。
[0017]所述的支杆3与收集架6、漏斗架4和灯泡架1的上、下面接触处均装有限位螺母9。
[0018]所述的供电装置为可充电电池(图中未示出),可充电电池装在灯泡架1下面。
[0019]所述的供电装置为插头12,开关101经导线与插头12相连(图中插座12的导线长度不代表实际长度)。
[0020]所述的漏斗5下部出口处装有软胶管,软胶管上装有止水夹(图中未示出)。
[0021]所述的漏斗5设有均布的6

8个,灯泡2和收集瓶7数量与灯泡2数量相同。
[0022]所述的收集瓶7、漏斗5和灯泡2分别绕收集架6、漏斗架4和灯泡架1的中心均布放置。
[0023]本技术在具体使用时,如图1所示,支杆3从下向上分别安装有收集架6、漏斗架4和灯泡架1,收集架6上放置收集瓶7,漏斗架4上放置玻璃长颈漏斗,漏斗上放置样品筒;
灯泡架1上安装灯泡2,作为光源和热源。收集架6、漏斗架4和灯泡架1材质为铁质、木质或塑料等。在具体使用时,在干式样品筒10或湿式样品盘11内添加土壤或其他实验材料,将其置于漏斗5内,插上插头12,打开开关101,灯泡2作为光源和热源,对样品筒内的土壤或其他实验材料进行照射,土壤内的动物随样品筒底部进入漏斗5,后经漏斗5底部出口进入收集瓶7内,灯泡2、样品筒以及收集瓶7之间的间距可通过拧动限位螺母9和收集架6、漏斗架4和灯泡架1,使其在支杆3上上下移动来调节,当距离调节好之后,经限位螺母9限位,保证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触碰而导致收集架6、漏斗架4和灯泡架1在支杆3上自由旋转的情况发生,当需要外出携带时,将收集架6、漏斗架4和灯泡架1从支杆3上取下,需要使用时再安装上即可。
[0024]本技术在用于分离线虫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湿两用旋转可调式土壤动物分离器,包括支杆、漏斗、底座和收集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8)上装有支杆(3),支杆(3)外周面上设有螺纹,支杆(3)上从下到上依次经螺纹装有收集架(6)、漏斗架(4)和灯泡架(1),构成旋转可调结构,收集架(6)上均布置有多个收集瓶(7),漏斗架(4)上均布开有多个通孔,通孔内均卡装有漏斗(5),漏斗(5)上置有样品筒,漏斗(5)下部出口分别位于多个收集瓶(7)正上方,灯泡架(1)下面均布装有与各个漏斗(5)相对应的灯泡(2),多个灯泡(2)串联在一起,并经导线与装有灯泡架(1)上面的开关(101)相连,开关(101)与供电装置相连,构成灯泡(2)的开关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湿两用旋转可调式土壤动物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斗(5)为长颈漏斗,样品筒为干式样品筒(10)或湿式样品盘(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湿两用旋转可调式土壤动物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式样品筒(10)为硬质塑料制成的两端开口的空心圆形,底部开口处装有不锈钢丝网,干式样品筒(10)直径小于漏斗(5)上部开口处内径,大于漏斗(5)下部长颈处的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湿两用旋转可调式土壤动物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廷娟谢小龙罗晓铮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