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松材木屑制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0544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持式松材木屑制取装置,包括电钻和收集罩,电钻包括主体部以及设置在主体部前端的钻头部;收集罩安装在主体部的前端并将钻头部包围;收集罩的前端具有收集口,收集口用于与松树的树皮抵接;主体部在外力作用下使钻头部钻入松树内并使钻下的木屑落在收集罩内收集。从而在户外实地采集松树木屑时,操作人员爬上松树后,一只手抱住松树后,可以用另一只手单手进行操作,钻下的木屑会自动落入收集罩内收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电钻收集松树木屑的过程中不方便操作且危险性较高的问题。危险性较高的问题。危险性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持式松材木屑制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林业实验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手持式松材木屑制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林业松树线虫病研究领域,需要采集松树的木屑作为实验样品,目前在户外实地采集时,由人工爬上松树用电钻在松树上钻孔并收集产生的木屑;
[0003]在实际采集过程中,操作人员爬上松树后为了保证安全,至少需要一只手抱住松树,用另一只手操作电钻进行钻孔,此时,没有多余的手去收集钻孔过程中产生的木屑,如果冒险将抱松树的手松开去收集木屑,则非常危险,很容易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松材木屑制取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电钻收集松树木屑的过程中不方便操作且危险性较高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持式松材木屑制取装置,包括:电钻,电钻包括主体部以及设置在主体部前端的钻头部;收集罩,安装在主体部的前端并将钻头部包围;其中,收集罩的前端具有收集口,收集口用于与松树的树皮抵接;主体部在外力作用下使钻头部钻入松树内并使钻下的木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松材木屑制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钻(10),所述电钻(10)包括主体部(11)以及设置在主体部(11)前端的钻头部(12);收集罩(20),安装在所述主体部(11)的前端并将所述钻头部(12)包围;其中,所述收集罩(20)的前端具有收集口(21),所述收集口(21)用于与松树的树皮抵接;所述主体部(11)在外力作用下使所述钻头部(12)钻入松树内并使钻下的木屑落在所述收集罩(20)内收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松材木屑制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罩(20)沿所述钻头部(12)的长度方向活动可调地安装在所述主体部(1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松材木屑制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1)的外壁上设置有多条沿所述钻头部(1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13),多条所述滑槽(13)沿所述主体部(11)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手持式松材木屑制取装置还包括:滑杆(30),所述滑杆(30)为多根,多根所述滑杆(30)沿所述滑槽(13)的长度方向一一对应地安装在多条所述滑槽(13)内;第一弹簧(40),所述第一弹簧(40)为多根,多根所述第一弹簧(40)一一对应地套设在多根所述滑杆(30)上,所述第一弹簧(40)的第一端与所述滑槽(13)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50),所述连接杆(50)为多根,多根所述连接杆(50)的前端部与所述收集罩(20)固定连接,多根所述连接杆(50)的后端部具有与所述滑槽(13)匹配的滑块,所述滑块上开设有与所述滑杆(30)匹配的滑孔,多个所述滑块通过所述滑孔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滑杆(30)上并与所述第一弹簧(40)的第二端抵接;其中,钻头部(12)钻入所述松树的过程中,所述收集罩(20)相对于所述主体部(11)逐渐后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松材木屑制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口(21)的端面为弧形面以使所述收集口(21)的周向边缘能够与松树的树皮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松材木屑制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罩(20)前端下部具有缺口(22);所述手持式松材木屑制取装置还包括:活动挡板(60),所述活动挡板(60)可打开或关闭地安装在所述缺口(22)上;所述钻头部(12)的最前端钻入松树的树皮时,所述活动挡板(60)打开;所述钻头部(12)的最前端钻入松树的木芯时,所述活动挡板(60)关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式松材木屑制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钻(10)还包括位于所述主体部(11)下方的手柄部(14);所述手持式松材木屑制取装置还包括:挡板驱动机构(70),设置在所述手柄部(14)上并与所述活动挡板(60)连接以驱动所述活动挡板(60)打开或关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持式松材木屑制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松材木屑制取装置还包括:挡板连接架(80),所述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超琼杜学工任博文李彩虹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林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