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043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该雾化器包括外壳、套管、底座、雾化芯、进液管控件以及设于雾化芯壳与套管之间的密封环,雾化芯包括发热体、导液体以及雾化芯壳,套管、雾化芯壳以及外壳之间形成储液杯,雾化芯壳的侧壁贯设有至少一个与储液杯连通的进液孔,进液管控件套设于雾化芯壳的外周,在进液管控件的侧壁的至少一部分区域贯设有相互间隔的多个毛细部,毛细部至少与进液孔在进液管控件的径向上相对间隔设置而形成有间隙,以在间隙内形成雾化液膜,防止气体进入储液杯内,避免出现漏液;且雾化液能够在毛细部的毛细作用下快速将雾化液导引至间隙并流入气道中,达到顺畅导液的效果,防止干烧。干烧。干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雾化
,尤其是涉及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子雾化器一般由储液杯、雾化芯、出气道、进气道以及电极等组成。雾化芯由导液体和发热体组成,发热体用于加热雾化液,导液体连通储液杯和设置于气道内的发热体,从而将雾化液从储液杯导入到发热体。雾化芯的导液体一般是由导液棉或者导液陶瓷等材料制成。
[0003]雾化器的工作原理是:当发热体工作时,会加热雾化导液体导流过来的雾化液,储液杯则源源不断地向导液体补充雾化液,随着储液杯的雾化液不断被消耗,液面下降,储液杯内的气压会不断减小,于是储液杯内的气压相对于气道内的空气大气压的负压值会变大,当负压值大到一定程度时,气道内的空气大气压的气压值就会超过导液体对外界大气进入储液杯中的阻力,于是气道内的空气就会穿过导液体进入储液杯内,也就是俗称的“回气”,从而形成储液杯和气道之间气压的静态平衡,这样储液杯内的气压再次增大,使得储液杯内的气压相对于气道内的气压的负压值减小,由于储液杯内始终维持一定的负压,因此储液杯内的雾化液就不会发生漏液。
[0004]然而,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雾化芯与储液杯的出液孔是直接相连通的,而雾化器对设置在气道中雾化芯的进液和回气至储液杯的管控主要是靠导液体的松紧度或者孔隙率产生的阻力、以及储液杯内相对于气道内气压的负压进行控制的,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对于进液控制和防止漏液就出现了难以调和、难以兼顾的问题,有时导液体压住出液孔足够紧,虽然能够很好地阻止气体进入储液杯内,但却容易出现阻力过大,雾化液难以流入气道中的问题;而有时如果导液体压住出液孔过松,虽然储液杯能够正常回气,却又容易发生漏液的情况。
[0005]具体而言,仅仅靠导液体的松紧度、孔隙率来控制进液和漏液容易出现如下问题:
[0006]1、雾化芯的雾化芯支架侧壁上一般设置有两个以上的进液孔,进液孔与储液杯上的出液孔相通,如果雾化器处于非正常使用姿态时,如雾化器被平放、斜放或倒置,此时雾化芯支架上设置的进液孔会裸露在雾化液的液面以上,此时由于雾化液的重力减少或完全变为零,以及导液体产生的阻力减小,导致之前的储液杯和气道之间的气压静态平衡被打破,气道内的空气压力远远大于储液杯内的气压,于是气道内的空气通过导液体、进液孔进入到储液杯内,使得储液杯内的气压与气道内的大气压持平,也就是储液杯相对于气道的负压减少甚至几乎为零,从而导致储液杯内雾化液通过导液体流向气道,造成漏液。此外,当储液杯内的雾化液减少到一定量时,储液杯内的气压随之变小,这样储液杯相对于气道的负压值也随之变得更大,于是气道内的空气也会通过导液体、进液孔进入到储液杯中,造成漏液。
[0007]2、在雾化器采用水基雾化液时,由于水基雾化液具备表面张力大的特性,使得水基雾化液传导至导液体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能量破坏水基雾化液中的水分子键,水基雾
化液的表面张力过大,导致水基雾化液不容易传导至导液体中,从而容易发生雾化芯供液不畅而干烧的现象;而在非使用状态时,由于水基雾化液还具备粘稠度低的特性,水基雾化液容易泄漏到气道内,从而导致漏液。
[0008]3、雾化芯支架上的进液孔是否浸泡于雾化液内,由于储液杯中的雾化液时高时低,因此有时存在直观视觉上的误差,导致可能出现在缺少雾化液的状态下,使用者使用雾化器,从而发生干烧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电子雾化装置进液不畅导致发生干烧,以及容易漏液的技术问题。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包括:
[0011]外壳;
[0012]套管,所述套管连接于所述外壳的顶侧内部;
[0013]底座,所述底座连接于所述外壳的底侧;
[0014]雾化芯,设于所述外壳的内部,包括发热体、导液体以及雾化芯壳,所述发热体和所述导液体相互连接并套设于所述雾化芯壳中,所述导液体的一侧与所述雾化芯壳的内侧壁相互连接,所述雾化芯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套管以及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套管的外侧壁、所述雾化芯壳的外侧壁以及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储液杯,所述雾化芯壳的侧壁贯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储液杯连通的进液孔;
[0015]进液管控件,位于所述储液杯内的底部并套设于所述雾化芯壳的外周,为中空筒状,在所述进液管控件的侧壁的至少一部分区域贯设有相互间隔的多个毛细部,所述毛细部至少与所述进液孔在所述进液管控件的径向上相对间隔设置而形成有间隙;
[0016]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设置在所述雾化芯壳与所述套管之间的连接处。
[0017]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毛细部为沿所述进液管控件的周向开设于所述进液管控件的侧壁的毛细通槽,所述毛细通槽沿所述进液管控件的长度方向相互间隔设置;或者
[0018]所述毛细部为沿所述进液管控件的轴向开设于所述进液管控件的侧壁的毛细通槽,所述毛细通槽沿所述进液管控件的周向相互间隔设置;或者
[0019]所述毛细部为与所述进液管控件的轴向呈角度开设于所述进液管控件的侧壁的毛细通槽,所述毛细通槽沿所述进液管控件的周向相互间隔设置。
[0020]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毛细通槽的槽宽为0.1~1.2mm。
[0021]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毛细通槽的槽宽为0.2mm~0.5mm。
[0022]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毛细通槽的槽宽为0.3mm~0.4mm。
[0023]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毛细通槽之间的间距为0.1mm~2.0mm。
[0024]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毛细通槽之间的间距为0.2mm~0.5mm。
[0025]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毛细通槽为直通槽、弯通槽、波浪形通槽或者不规则形通槽。
[0026]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间隙沿所述进液管控件的径向的尺寸为0.1mm~1.5mm。
[0027]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间隙沿所述进液管控件的径向的尺寸为0.2mm~0.8mm。
[0028]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间隙沿所述进液管控件的径向的尺寸为0.3mm~0.5mm。
[0029]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间隙沿所述进液管控件的轴向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进液孔的直径。
[0030]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导液套,为中空筒状,套设于所述毛细部与所述雾化芯壳的外侧壁之间的所述间隙中。
[0031]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导液套的侧壁为多孔状、网状或狭缝状。
[0032]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进液管控件的材料为金属、硅胶或者陶瓷。
[0033]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导液套的材料为金属、硅胶或者陶瓷。
[003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子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外壳;套管,所述套管连接于所述外壳的顶侧内部;底座,所述底座连接于所述外壳的底侧;雾化芯,设于所述外壳的内部,包括发热体、导液体以及雾化芯壳,所述发热体和所述导液体相互连接并套设于所述雾化芯壳中,所述导液体的一侧与所述雾化芯壳的内侧壁相互连接,所述雾化芯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套管以及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套管的外侧壁、所述雾化芯壳的外侧壁以及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储液杯,所述雾化芯壳的侧壁贯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储液杯连通的进液孔;进液管控件,位于所述储液杯内的底部并套设于所述雾化芯壳的外周,为中空筒状,在所述进液管控件的侧壁的至少一部分区域贯设有相互间隔的多个毛细部,所述毛细部至少与所述进液孔在所述进液管控件的径向上相对间隔设置而形成有间隙;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设置在所述雾化芯壳与所述套管之间的连接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部为沿所述进液管控件的周向开设于所述进液管控件的侧壁的毛细通槽,所述毛细通槽沿所述进液管控件的长度方向相互间隔设置;或者所述毛细部为沿所述进液管控件的轴向开设于所述进液管控件的侧壁的毛细通槽,所述毛细通槽沿所述进液管控件的周向相互间隔设置;或者所述毛细部为与所述进液管控件的轴向呈角度开设于所述进液管控件的侧壁的毛细通槽,所述毛细通槽沿所述进液管控件的周向相互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通槽的槽宽为0.1~1.2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通槽的槽宽为0.2mm~0.5mm。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雷刘道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新宜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