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0239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壳体,围设成腔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板;电芯,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电芯面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极耳、以及向所述第一侧板延伸的延伸部,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电芯相接的一侧至所述第一侧板的距离大于所述延伸部至所述第一侧板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等性能。性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电化学储能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以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装置受到广泛应用,例如,锂离子电池具有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和绿色环保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数码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等行业中。随着科技发展,对电池的能量密度等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亟待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等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能够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等性能。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壳体,围设成腔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板;电芯,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电芯面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极耳、以及向所述第一侧板延伸的延伸部,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电芯相接的一侧至所述第一侧板的距离大于所述延伸部至所述第一侧板的距离。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极耳在所述第一侧板上的投影与所述延伸部在所述第一侧板上的投影不重叠。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电池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板相连的第六侧板,所述第一极耳在所述第六侧板上的投影与所述延伸部在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围设成腔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板;电芯,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电芯面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极耳、以及向所述第一侧板延伸的延伸部,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电芯相接的一侧至所述第一侧板的距离大于所述延伸部至所述第一侧板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在所述第一侧板上的投影与所述延伸部在所述第一侧板上的投影不重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板相连的第六侧板,所述第一极耳在所述第六侧板上的投影与所述延伸部在所述第六侧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位于所述腔体内的第一导接件,所述第一导接件与所述第一极耳电连接;所述第一导接件包括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极耳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接片相接的第二连接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极片,所述第一极耳的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导接件的第二连接片相接的一面和所述极片的延伸方向基本平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极耳电连接的第一导接件,所述第一导接件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第一导接件包括第二连接片;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一侧板相连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一极耳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电芯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背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片连接;或者,所述第二连接部面向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片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4

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的隔膜,所述第一极耳设置在所述第一极片上;多个所述第一极耳的第二连接部依次贴合组成第一极耳板,所述第一极耳板与所述第一导接件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一侧板相连的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极耳的第二连接部朝向靠近所述第二侧板的方向贴合,形成所述第一极耳板,或者,所述第一极耳的第二连接部朝向靠近所述第三侧板的方向贴合,形成所述第一极耳板,或者,所述第一极耳的第二连接部朝向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上的中心线贴合,形成所述第一极耳板。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电芯至所述第一侧板的方向,所述第一极耳板至所述第一侧板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延伸部至所述第一侧板的距离。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接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接片相连的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位于所
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一极耳的第一连接部之间;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片位于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极耳的第二连接部之间;和/或,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电芯相接的一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片相接的一面之间形成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范围为80

120
°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所在平面和所述第二连接片所在平面之间形成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的范围为80

120
°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的第二连接部至所述第二侧板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电芯至所述第二侧板的距离。13.根据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极耳电连接的第一导接件,所述第一导接件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二侧板,所述第一导接件在第二侧板上的投影与所述延伸部在所述第二侧板上的投影不重叠。14.根据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极耳电连接的第一导接件,所述第一导接件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第一导接件包括第一连接片;所述电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背离所述腔体的一侧的第一外接片,所述第一外接片包括向外凸起形成的第一极柱,所述第一连接片包括与所述第一极柱对应设置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极柱穿透所述第一侧板、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连接片相接。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的第一通孔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二孔段位于所述第一孔段靠近所述电芯的一侧;所述第一极柱靠近所述电芯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孔段对应设置的第一外延部。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柱的靠近电芯的一端面与所述第一连接片的靠近电芯的一侧表面齐平。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柱靠近所述电芯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一通孔、并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周向向外延伸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片靠近所述电芯的一侧表面相接的第一外延部。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接片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还设有第一绝缘片,所述第一导接件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还设有第二绝缘片,所述第一极柱穿透所述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和/或,所述第一极柱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志达彭宁谢斌徐延铭王智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