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预制棒生产废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00808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纤预制棒生产废水处理方法,采用电絮凝法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高效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光纤预制棒生产废水处理方法,废水进入处理池一内经过初筛去除其中的颗粒物和油污得到预处理废水;预处理废水进入处理池二经电絮凝处理,其中的细颗粒悬浮物、二氧化硅凝胶、COD被去除得到深度处理废水;深度处理废水最后再进入处理池三进行沉降之后经检测,指标合格的废水返回光纤预制棒生产工艺再次利用;不合格则返回处理池二重新处理。本处理工艺可以同时处理光纤预制棒生产废水中的二氧化硅凝胶、细颗粒悬浮物、COD多种污染物,且其中的二氧化硅凝胶和细颗粒悬浮物可得到快速的深度处理。到快速的深度处理。到快速的深度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预制棒生产废水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光纤预制棒生产废水处理方法,属于生产工艺技术,主要适应于对光纤预制棒生产工艺尾气处理所得废水的处理。

技术介绍

[0002]在光纤预制棒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尾气,其中含有大量极细的二氧化硅颗粒,在尾气处理过程中经喷淋作用,这些极细的二氧化硅颗粒进入废水中,这些微米级的颗粒在废水中呈胶体状,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不易沉降。
[0003]传统的技术通常采用添加絮凝剂和助凝剂的方式进行沉降,然而对于微米级呈胶体的超细二氧化硅颗粒沉降效果不理想,且沉降时间长,难以满足配套生产处理量的需求。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增加了企业的环保压力。针对目前的形势,有必要开发出一种光纤预制棒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处理快速,可实现对光纤预制棒生产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光纤预制棒生产废水处理方法,采用电絮凝法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高效处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光纤预制棒生产废水处理方法,步骤如下:
[0006]步骤S1,预处理,光纤预制棒生产废水进入处理池一内,依次经过其内部过滤池、油水分离池和预处理排水池之后实现初筛去除其中的颗粒物和油污,得到预处理废水;
[0007]步骤S2,电絮凝除杂,当预处理废水流至处理池二的水量与池容比例超过一定值时,开启电絮凝装置,将其电流调整至一定水平后进行电絮凝处理,将废水中的细颗粒悬浮物、二氧化硅凝胶、COD进行电絮凝沉降,得到深度处理废水;
[0008]步骤S3,沉降,深度处理废水最后进入处理池三内进行沉降,上端清液经过滤后完成处理,滤渣作为固废进行处理;
[0009]步骤S4,检测悬浮物、COD指标分别符合国标排放标准之后,返回光纤预制棒生产工艺再次利用,对于不达标的废水返回处理池二内重新处理直至达标;
[0010]其中,处理池一、处理池二和处理池三依次采用管道连接;处理池一和三内设置有传感器、添加药剂的加料管。处理池一内依次设置有相连接的过滤池、油水分离池和预处理排水池;处理池二内安装有用于在电极上进行电絮凝反应去除废水中污染物的电絮凝装置;处理池三内设置有沉降斜坡。
[0011]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1中处理池一靠近入口处过滤池内安装有过滤网,用于去除废水中的粗颗粒物;
[0012]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1中处理池一内部的油水分离池和预处理排水池之间采用可实现油水分离的U型连通管相连接;
[0013]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1中连接油水分离池和预处理排水池的U型连通管靠预处理排水池一端更长,有利于将废水排放至预处理排水池内,油份留在油水分离池内得到油水分离。
[0014]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中处理池二内安装有电絮凝装置,用于在电极上进行电絮凝反应去除废水中污染物;
[0015]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中电絮凝装置极板可以选用铁板、铝板中的任意一种;
[0016]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中电絮凝装置采用极板数为2

10组;
[0017]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中电絮凝反应温度范围为0℃

40℃;
[0018]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中开始电絮凝反应的水量与池容比范围为50%

70%;
[0019]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中电絮凝反应条件设置为恒流模式;
[0020]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中电絮凝反应的电流范围为1A

8A;
[0021]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3中处理池三内部的沉降斜坡为斜坡结构,便于污泥沉降;
[0022]作为优选,所述处理池一、处理池二和处理池三内部设置有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液位;
[0023]作为优选,所述处理池一、处理池二和处理池三之间连接的管道上分别安装有泵,用于转运溶液。
[0024]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采用电絮凝法除杂,无需前期调节废水的pH,步骤简单、无二次污染且成本低;2.本处理工艺可以同时处理光纤预制棒生产废水中的二氧化硅凝胶、细颗粒悬浮物、COD多种污染物,且其中的二氧化硅凝胶和细颗粒悬浮物可得到快速的深度处理。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光纤预制棒烧结生产废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光纤预制棒生产废水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
[0027]图中:1、处理池一;11、进水管;111、水泵;12、过滤池;121、滤网;13、油水分离池;131、连通管;14、预处理排水池;2、处理池二;21、电絮凝装置;211、电极板;3、处理池三;31、沉降斜面;32、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9]实施例1
[0030]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光纤预制棒生产废水处理装置安装如下:将处理池一1、处理池二2和处理池三3依次采用管道连接,管道上分别安装有水泵和阀门,在处理池一1中部和处理池三3的上端分别设置有进水管11和出水管32,完成整套装置的连接。在处理池一1内安装2块隔板将其分隔成过滤池12、油水分离池13和预处理排水池14,其中接近进水口11的过滤池12内安装有滤网,且通过管道与位于中间的油水分离池13连接,中间油水分离池13和预处理排水池14通过U型连通管131相连接,且连通管131位于预处理排水池14内管子更长,位置更低,有利于将油水分离池13内的水排出,油份留在其中。处理池二2内安装有电絮
凝装置21,采用多组极板结构。处理池三3内设置有用于沉降污泥的沉降斜面31。
[0031]废水处理工艺过程:
[0032]步骤S1,预处理,开启进水管1和与其连通的水泵,光纤预制棒生产废水经过进水管11进入处理池一1内,测得水温为2℃,废水流量设置为5m3/h,依次经过预处理中的过滤池12、油水分离池13、预处理排水池14内部处理之后去除其中的颗粒物和油污,实现初筛得到预处理废水。
[0033]步骤S2,电絮凝处理,电絮凝装置采用2组铁极板,当预处理废水流至处理池二2且水量与池容比例达70%时,开启电絮凝装置,将其电流调整一定水平后进行电絮凝处理,将预处理废,开启电絮凝装置21,开始进行电絮凝除杂,废水进入处理池二2流经电絮凝装置21进行电絮凝处理,采取铁板作为极板将电流设置为3A,将废水中的细颗粒悬浮物、二氧化硅凝胶、COD进行电絮凝沉降,得到深度处理废水。
[0034]步骤S3,沉降,深度处理后的废水最后进入处理池三3内进行沉降,上部清液经过滤后完成处理,滤渣作为固废进行处理。
[0035]步骤S4,检测固体悬浮物、COD指标分别为9mg/L和27mg/L,符合国标排放标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预制棒生产废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预处理,光纤预制棒生产废水进入处理池一内,依次经过其内部过滤池、油水分离池和预处理排水池之后实现初筛去除其中的颗粒物和油污,得到预处理废水;步骤S2,电絮凝除杂,当预处理废水流至处理池二的水量与池容比例超过一定值时,开启电絮凝装置,将其电流调整至一定水平后进行电絮凝处理,将预处理废水中的细颗粒悬浮物、二氧化硅凝胶、COD进行电絮凝沉降,得到深度处理废水;步骤S3,沉降,深度处理废水最后进入处理池三内进行沉降,上端清液经过滤后完成处理,滤渣作为固废进行处理;步骤S4,检测悬浮物、COD指标分别符合国标排放标准之后,返回光纤预制棒生产工艺再次利用,对于不达标的废水返回处理池二内重新处理直至达标;其中,处理池一、处理池二和处理池三依次采用管道连接,处理池一和三内设置有多个传感器、添加药剂的加料管;处理池一内依次设置有相连接的过滤池、油水分离池和预处理排水池;处理池二内安装有用于在电极上进行电絮凝反应去除废水中污染物的电絮凝装置;处理池三内设置有沉降斜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预制棒生产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处理池一靠近入口处的过滤池内安装有用于去除废水中粗颗粒物的过滤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预制棒生产废水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楼彬杨军勇
申请(专利权)人:富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