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95193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移动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系统、污泥收集储存系统、管式膜电极系统、辅助加药系统、自控系统和移动式厢体;所述的预处理系统,包括反应区、隔板、沉淀区和清水区,所述的隔板置于反应区内,所述的反应区、沉淀区和清水区依次连接;所述的污泥收集储存系统,用于收集和储存沉淀区底部的污泥;所述的管式膜电极系统,用于处理清水区内的污水,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去除;所述的辅助加药系统,包括加药装置,通过加药装置向反应区加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依托电化学氧化的方式将有机物染污分解去除,同时装置具有可移动式,更加适用分散式的污水收集与处理。更加适用分散式的污水收集与处理。更加适用分散式的污水收集与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领域,尤其是一种移动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变电站的污水来源主要是值守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由于变电站一般地处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而且变电站具有分散性的特点;此外,当检修期间人员突然增加,导致生活用水量增大,变电站内的值守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也很难集中收集,无法进行有效处理。
[0003]目前,对于变电站污水的主要处理方式是化粪池和生物接触氧化法等,这些方法基本都是生化的方式,利用微生物的分解将水中有机物降解。但是一方面微生物对环境要求较高,比如冬季或者水量突然增加,微生物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另一方面,微生物难以分解水中的变压器油类物质,这些物质将会长时间存在于水中,若排放到自然界中将会对自然界中的水体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依据物理的混凝沉淀和电化学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一种移动式且可自动适应水量变化的自动控制的污水处理装置。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预处理系统、污泥收集储存系统、管式膜电极系统、辅助加药系统、自控系统和移动式厢体;
[0006]所述的预处理系统,包括反应区、隔板、沉淀区和清水区,所述的隔板置于反应区内,所述的反应区、沉淀区和清水区依次连接;
[0007]所述的污泥收集储存系统,用于收集和储存沉淀区底部的污泥;r/>[0008]所述的管式膜电极系统,用于处理清水区内的污水,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去除;
[0009]所述的辅助加药系统,包括加药装置,通过加药装置向反应区加药;
[0010]所述的自控系统,与所述预处理系统、污泥收集储存系统、管式膜电极系统和辅助加药系统通过PLC控制器反馈调节,维持系统稳定运行;
[0011]所述的移动式厢体,其上安装所述的预处理系统、污泥收集储存系统、管式膜电极系统、辅助加药系统和自控系统。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污泥收集储存系统,包括电动阀、排泥泵和污泥储存箱;所述排泥泵的一端连接沉淀区底部,另一端连接污泥储存箱的进口;所述的电动阀设在排泥泵的进口管道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管式膜电极系统包括膜电极反应器和布置在膜电极反应器外壳内部的管式膜电极,清水区内的清水通过循环泵打入膜电极反应器内部,在管式膜电极内通过电化学的方式将清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去除。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管式膜电极为具有微孔结构的过滤式RuO2电极,有多支,通过插入式均匀布置在反应器外壳内部。
[0015]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管式膜电极系统还包括流量监测器、电导监测器和温度监测,流量监测器根据管式膜电极进出口及循环口流量计监测流量大小;电导监测器根据管式膜电极进口水中TDS含量调整辅助加药系统中氯化钠加药泵的启停;温度监测器通过管式膜电极出口温度计控制直流电源的启停。
[0016]进一步地,所述的辅助加药系统,包括混凝剂、助凝剂及氯化钠加药装置,所述的混凝剂、助凝剂及氯化钠加药装置包括计量泵、加药桶和液位计;所述计量泵安装在加药桶正上方的龙门框架上,计量泵的进口通过软管伸入加药桶内,计量泵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加药点,液位计连锁控制反应区内液位高度和加药的启停;通过所述预处理系统和污泥收集储存系统控制计量泵启停。
[0017]进一步地,所述的移动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水质监测系统,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出口电动阀、在线COD表和氨氮在线仪表,管式膜电极的出水口连接出口电动阀,通过在线COD表和氨氮在线仪表测量水质,反馈控制出口电动阀的开关。
[0018]进一步地,所述的移动式厢体包括厢体、置于厢体内的供电模块、储能模块和动力输出模块;所述的供电模块为污水处理装置提供电力,所述储能模块包括太阳能发电板和与其连接的储能电池,所述储能模块在无外接电源情况下为污水处理装置提供电力,所述动力输出模块包括液压升降机和可伸缩的轮子,利用液压升降机将厢体提升一定高度,所述可伸缩轮子实现厢体的移动。
[0019]更进一步地,移动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工作时,由供电模块为污水处理装置提供电力,驱动装置运转;当无外界电源时,储能模块在动力输出模块的协助下为厢体的移动和污水处理装置的运转提供一段时间的电力消耗;短距离移动时,厢体上的4只轮子伸出,只依靠储能模块和轮子即可实现移动;长距离运输时,4只轮子收起,整体装置通过平板车运输。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移动式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其采用上述移动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污水首先通过原水泵提升至预处理反应池内,同时在预处理反应池内加入混凝剂、助凝剂及氯化钠;反应后的污水在沉淀区内泥水分离,清水溢流至清水区,底部的污泥通过排泥泵抽出暂存至污泥储存箱内;清水区内的清水通过循环泵打入膜电极反应器内部,在管式膜电极内通过电化学的方式将清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去除,管式膜电极出水则达标排放。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具有可移动式,且配备太阳能发电和储能系统,即使在无外接电源情况下也能应急使用。
[0023](2)可承受污水水量的负荷冲击,且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0024](3)可对水中难降解的有机物具有很好的降解效果。
[0025](4)自动化运行,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移动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使用时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自控系统的控制图。
[0029]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1

污水池;2

原水泵;3

预处理反应池;31

反应区;32

沉淀区;33

清水区;34

隔板;4

辅助加药系统;5

污泥收集箱;6

排泥泵;7

循环泵;8

产水箱;9

电动阀;10

膜电极反应器;11

直流电源;12

出口电动阀;13

在线COD表;14

氨氮在线仪表;41

计量泵,42

加药桶,43

液位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
[003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2]实施例1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系统、污泥收集储存系统、管式膜电极系统、辅助加药系统、自控系统和移动式厢体;所述的预处理系统,包括反应区、隔板、沉淀区和清水区,所述的隔板置于反应区内,所述的反应区、沉淀区和清水区依次连接;所述的污泥收集储存系统,用于收集和储存沉淀区底部的污泥;所述的管式膜电极系统,用于处理清水区内的污水,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去除;所述的辅助加药系统,包括加药装置,通过加药装置向反应区加药;所述的自控系统,与所述预处理系统、污泥收集储存系统、管式膜电极系统和辅助加药系统通过PLC控制器反馈调节,维持系统稳定运行;所述的移动式厢体,其上安装所述的预处理系统、污泥收集储存系统、管式膜电极系统、辅助加药系统和自控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泥收集储存系统,包括电动阀、排泥泵和污泥储存箱;所述排泥泵的一端连接沉淀区底部,另一端连接污泥储存箱的进口;所述的电动阀设在排泥泵的进口管道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式膜电极系统包括膜电极反应器和布置在膜电极反应器外壳内部的管式膜电极,清水区内的清水通过循环泵打入膜电极反应器内部,在管式膜电极内通过电化学的方式将清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去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式膜电极为具有微孔结构的过滤式RuO2电极,有多支,通过插入式均匀布置在反应器外壳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式膜电极系统还包括流量监测器、电导监测器和温度监测,流量监测器根据管式膜电极进出口及循环口流量计监测流量大小;电导监测器根据管式膜电极进口水中TDS含量调整辅助加药系统中氯化钠加药泵的启停;温度监测器通过管式膜电极出口温度计控制直流电源的启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加药系统,包括混凝剂、助凝剂及氯化钠加药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烈钊李治国樊印龙赵搏华崔亚兵孙桐胡家元祝晓峰史斌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