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印花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9788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14
本申请涉及一种喷墨印花机,包括:输送部件,用于输送待打印件;喷墨打印部件,设置于输送部件上侧,用于对待打印件喷墨定位部件,用于对输送部件上侧的待打印件定位,包括:横轨,可竖直运动的设置于所述输送部件上方,沿垂直于所述输送部件的输送方向设置;多个定位板,沿所述横轨的长度方向活动设置于所述横轨,所述定位板设置于所述输送部件的进料侧。本申请具有实现待打印件在导带上侧的准确定位,保证后续的待打印件喷墨打印质量的效果。后续的待打印件喷墨打印质量的效果。后续的待打印件喷墨打印质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墨印花机


[0001]本申请涉及喷墨打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喷墨印花机。

技术介绍

[0002]在软质的织物生产过程中,一般都采用先成型,后喷墨上色方式实现最终加工,在这过程中就需要采用到喷墨机实现图案的喷墨。
[0003]相关技术中对织物上色采用了一种喷墨机,包括带有导带的支撑框架以及设置于支撑框架上侧的喷墨装置,织物上色时,将织物置于导带的上侧,然后通过导带输送织物,织物输送过程中,喷墨装置对输送中的织物进行喷墨,从而实现织物的上色。
[0004]但专利技术人发现此种喷墨机使用时,当需要对尺寸较小的织物块进行喷墨打印时,织物块在导带上侧的位置难以准确放置,从而导致在喷墨时,会影响喷墨的精度,最终导致喷墨成型的织物块难以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实现待打印件在导带上侧的准确定位,保证后续的待打印件喷墨打印质量,本申请提供一种喷墨印花机。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喷墨印花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喷墨印花机,包括:输送部件,用于输送待打印件;喷墨打印部件,设置于输送部件上侧,用于对待打印件喷墨;定位部件,用于对输送部件上侧的待打印件定位,包括:横轨,可竖直运动的设置于所述输送部件上方,沿垂直于所述输送部件的输送方向设置;多个定位板,沿所述横轨的长度方向活动设置于所述横轨,所述定位板设置于所述输送部件的进料侧。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待打印件进行上色之前,首先将横轨落至输送部件的输送表面,然后,分别调节各定位板的位置,使各定位板的位置符合要求,然后将待打印件置于导带的上侧,使待打印件置于多个定位板之间,使待打印件的一端抵接于横轨,并使待打印件的相对两侧分别抵接于定位板,如此完成待打印件在输送部件上侧的定位,然后沿竖直方向移动横轨,使横轨脱离输送部件上侧,通过输送部件对待打印件进行输送,并通过喷墨打印部件对待打印件进行打印即可,上述的定位部件有效的实现了待打印件在输送部件上侧的定位,保证了后续喷墨待打印件的精度,提高了喷墨质量。
[0008]可选的,所述输送部件包括导带;所述导带的进料端转动设置有分丝辊,所述分丝辊的轴线方向垂直于导带的输送方向,所述分丝辊以其轴线中部为中心对称设置有两螺纹段。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输送较长的大型待打印件时,将待打印件的一端
置于导带上侧完成定位的同时,可以将待打印件的末端置于分丝辊上,从而随导带的转动,带动待打印件输送的同时,待打印件通过摩擦力也将带动分丝辊转动,而分丝辊上两段对称的螺纹段将实现待打印件末端在传送过程中自动展开。
[0010]所述导带的下侧设置有清洗组件,所述清洗组件包括:清洁辊,水平设置,沿垂直于导带的输送方向设置,能够抵接于导带外周面下侧;喷液管,能够趋向所述导带的外周面下侧喷液,所述喷液管设置于清洁辊远离导带的上料侧。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打印件置于导带的上侧,通过导带实现待打印件的输送,输送过程中,喷墨装置对待打印件进行喷墨,实现待打印件的上色,然后导带继续转动,当导带的外周面旋转至清洁部件位置时,喷液管首先向导带外周面喷墨清洁液,然后继续随导带的转动,清洁辊可以对导带的下表面进行清洁,如此实现导带外周面的清洁,使得旋转一周的导带再次进行承接待打印件传送时,避免了之前的导带周面残留的颜料印至新的待打印件,保证后续待打印件的上色质量。
[0012]可选的,所述导带的下侧还设置有烘干组件,所述烘干组件位于所述清洗组件靠近导带的上料侧;所述烘干组件包括沿导带输送方向依次排布的风机以及加热管,所述风机吹风口朝向所述导带。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加热管与风机的配合,能够在实现导带的清洁后,对导带的周面的进行快速的烘干,避免水渍的残留,避免影响后续的待打印件上色。
[0014]可选的,所述导带的下侧设置有水槽,用于承接所述清洗组件;所述清洗组件设置于所述水槽上侧多个,多个清洗组件沿所述导带的输送方向排布。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的水槽能够实现烘干组件的承接,并使清洁时产生的水流流至水槽的,避免污水流至地面,而采用的多个清洗组件,能够提高导带的外周面清洁效果,避免导带表面印记的残留。
[0016]可选的,所述水槽的下侧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多个升降缸,竖直设置于导带的输送方向两侧;承接滑轨,水平固定于导带输送方向两侧的升降缸的上端,所述水槽沿导带的输送方向滑移于所述承接滑轨,随所述水槽滑移,能够带动所述清洗组件至少部分移动出所述导带的下方区域。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清洗组件的清洁辊进行更换维修时,可以通过升降缸带动承接滑轨竖直运动至清洁辊脱离抵接导带,然后沿水平方向滑移水槽,使水槽以及部分的清洁部件脱离导带的下侧,从而方便的更换维修清洁辊。
[0018]可选的,所述输送部件还包括:支撑框架;输送套筒,转动的设置于支撑框架,用于承接导带;检测单元,设置于支撑框,用于检测导带的转动偏移量;纠偏辊,沿垂直于导带的输送方向转动设置于支撑框架,且所述纠偏辊的一端可水平摆动,所述纠偏辊能够抵接于导带的下侧;
纠偏缸,水平设置于支撑框架一侧,接收检测单元的偏移量,用于带动纠偏辊的可摆动端摆动,从而带动导带纠偏。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输送套筒转动,从而实现可以实现导带的转动,导带的输送过程中产生偏移使,通过纠偏缸带动纠偏辊摆动,从而可以带动导带在输送过程中引导导带输送方向,从而达到导带的纠偏。
[0020]可选的,喷墨打印部件包括:喷墨打印架,沿垂直于所述导带的输送方向活动设置于所述导带上方,所述喷墨打印架设置有朝向导带方向的喷墨头;保湿槽,设置于所述导带一侧,随所述喷墨打印架移动,所述喷墨头位能够于所述保湿槽上侧,所述保湿槽内活动设置有刮片,用于刮除所述喷墨头的墨滴。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喷墨打印架带动喷墨头移动至导带的指定位置后,可以对导带上侧输送的待打印件进行喷墨打印,当喷墨打印结束后,喷墨打印架带动喷墨头移动至保湿槽的上侧,可以通过刮片挂除喷墨头的墨滴,从而避免墨滴凝固于喷墨头上,影响喷墨头的使用。
[0022]可选的,所述支撑框架转动设置有支撑辊筒,所述支撑辊筒与所述输送套筒的轴线方向相同,所述导带套设于所述支撑辊筒外侧;所述支撑辊筒的周面设置有凸针,所述导带设置有多个通孔,随所述支撑辊筒与所述导带同步转动,所述凸针能够穿过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导带外周面。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待打印件置于导带上侧后,随导带的转动,支撑辊筒能够对导带进行支撑,提高导带的承载力,且支撑辊筒周面的凸针能够穿过导带的通孔扎至所述待打印件,从而进一步的固定待打印件在导带上侧的位置,避免待打印件产生位移,保证喷墨的精准性。
[0024]可选的,所述支撑辊筒的周面均匀布设有出针孔,用于凸针的穿设;所述支撑辊筒内同轴转动设置有往复轴,所述往复轴的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墨印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部件(2),用于输送待打印件;喷墨打印部件(3),设置于输送部件(2)上侧,用于对待打印件喷墨;定位部件(4),用于对输送部件(2)上侧的待打印件定位,包括:横轨(41),可竖直运动的设置于所述输送部件(2)上方,沿垂直于所述输送部件(2)的输送方向设置;多个定位板(43),沿所述横轨(41)的长度方向活动设置于所述横轨(41),所述定位板(43)设置于所述输送部件(2)的进料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印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部件(2)包括导带(23);所述导带(23)的进料端转动设置有分丝辊(272),所述分丝辊(272)的轴线方向垂直于导带(23)的输送方向,所述分丝辊(272)以其轴线中部为中心对称设置有两螺纹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印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带(23)的下侧设置有清洗组件(51),所述清洗组件(51)包括:清洁辊(511),水平设置,沿垂直于导带(23)的输送方向设置,能够抵接于导带(23)外周面下侧;喷液管(512),能够趋向所述导带(23)的外周面下侧喷液,所述喷液管(512)设置于清洁辊(511)远离导带(23)的上料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印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带(23)的下侧还设置有烘干组件(52),所述烘干组件(52)位于所述清洗组件(51)靠近导带(23)的上料侧;所述烘干组件(52)包括沿导带(23)输送方向依次排布的风机(523)以及加热管(522),所述风机(523)吹风口朝向所述导带(23)。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印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带(23)的下侧设置有水槽(53),用于承接所述清洗组件(51);所述清洗组件(51)设置于所述水槽(53)上侧多个,多个清洗组件(51)沿所述导带(23)的输送方向排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墨印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53)的下侧设置有升降组件(54),所述升降组件(54)包括:多个升降缸(541),竖直设置于导带(23)的输送方向两侧;承接滑轨(542),水平固定于导带(23)输送方向两侧的升降缸(541)的上端,所述水槽(53)沿导带(23)的输送方向滑移于所述承接滑轨(5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传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铭洋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